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探析
2014-03-29朱晓东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探析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从大学生就业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就业适应性;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
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甚至出现了“大学生薪酬不如农民工”的现象.囿于当前应试教育模式局限,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意识通常不够敏锐.在择业和就业初期,他们在职业技能、人际关系、角色转换等方面都会遭遇严峻挑战.“天之骄子”在转眼间变为劳动力市场上微不足道的职业角色,这无疑会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1].对于用人机构来说,他们更希望聘请“招之即来,来即能战”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懵懂学子[2].因此,制定和实施各种措施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成为了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1 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涵义
根据词源学,适应性(Adaptability)一词源自拉丁文的“adaptare(适应)”.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说法.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不断发展,“适应性”的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适应性是社会适应性的有机组成部分[3].总结以往学者们的定义,笔者以为,大学生就业适应性是指对职业目标、职业选择、应聘、职业技能、职业人际交往、职场文化等因素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就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就业适应性是个体与职业发展相协调、相一致的动态过程.就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找到理想工作、顺利实现由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角色转换.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普遍具有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发展潜质较强等特点.他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也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1].因此,开展对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提高可以使他们具备职场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利共赢.
2 大学生就业适应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4年3 月1 日至4月30日,笔者在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调查访谈.本次调查访谈主要以问卷调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高校教职员工和用人单位四个群体.其中,调查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经、法、管等多个学科.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有所提高,但就业适应性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在调查中,用人单位反映比较多的是:“应届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大学生心态浮躁,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大学毕业生遇到困难表现出较大的畏难情绪”、“应届毕业生人际沟通困难,我们经常被‘雷’得外焦里嫩”等问题.总结调查情况,大学生在就业适应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调查发现,40%的大学生在职业目标选择方面存在期望值高于自身能力的情况.从就业地域选择上,毕业生们更愿意到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打拼.从单位性质上来看,行政部门、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更受青睐.不少毕业生甚至根本不考虑到民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就业,尽管这些企业提供的平台和待遇并不差.一些用人单位也表示,他们愿意提供基层工作岗位,但多数大学生以薪资太低、“没前途”的理由予以拒绝.
2.2 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定位模糊现象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超过60%的在校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对有关就读专业的就业范围、就业前景、职业发展途径等,缺乏科学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也不够关心.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他们在岗位选择上多以地理位置、薪资、职位为标准,甚至试图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来提高应聘成功的概率.可以推测,对于那些职业定位模糊、盲目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适应期”至少需要两三年以上的时间.
2.3 大学生职业素质和用人单位需要相脱节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目前高等教育还延续着应试教育的特色,知识灌输重于能力培养,成绩考核重于实践摸索.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职业素质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
2.4 部分大学生挫折承受力薄弱
在就业市场中,双向选择是一个基本规则,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互相选择和彼此淘汰的对应关系.对于在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来说,进入职场通常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自荐、笔试、面试、复试等考验的“轮回”.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极少数综合素质强、就业意识敏锐的就业强者,多数大学生都要面对就业挫折.在挫折面前,那些性格内向、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会强化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同时,在职场上,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人际网络都意味着新的挑战.如果挫折承受力薄弱,大学生的就业适应必将成为其人生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难关.
3 就业适应性视域中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高等院校是大学生提高就业适应性、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培育大学生敏锐的就业意识,充分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针对性的观念变革
观念是行为选择的向导,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领域的问题源于观念层面.因此,要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首先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观念变革.
高等院校应当把大学生就业适应性作为办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高等教育固然要强调人文精神,但也应当突出就业导向.如果培养出的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就业适应能力及职业发展潜能,就是对教育对象乃至社会的不负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应当被放到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就业适应性及社会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带动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此外,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它是一项涉及人才培养目标、治校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心理咨询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4],不可能一蹴而就.
此外,还应当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比如,当前,要特别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问题.在校期间,从学习成绩来看,大多数的女大学生通常有着良好表现,成绩相对较好.然而,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女学生的性别歧视屡见不鲜,给女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择业观念,进行明确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女大学生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力争在择业及就业过程中有更突出的表现.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要主动树立就业意识,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在进入大学以后,就要主动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不能到临近毕业才匆忙上阵.
3.2 在课程设置中突出就业导向
在校期间,学业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就业环节,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很看重专业成绩,正因为如此,专业课程设置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发展程度.在教学方面,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市场需要来对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针对性调整.首先,要综合利用国际国内教育资源,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保障专业学科内容上的前沿性、实用性.在培养大纲拟定方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不断进行优化,注意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再次,专门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引导他们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条件允许的高等院校,可以投资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系统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比如职业兴趣分析、职业意向测评、求职面试、职业场景模拟、职业实践等.
3.3 为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提供社会支持
解决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职业技能,这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共同投入,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高等院校要有意识地培育大学生在品德、知识、礼仪、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帮助他们建立起就业方面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弹性匹配.
从政府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应当介入大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具体来说,政府要发挥指挥棒作用.首先,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帮助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训练,提高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认知水平,指导他们进行职业技能的自我培养.其次,政府应当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就业能力开发中心(基地),为大学生创造职业技能的提升空间.最后,政府要发挥指导、监督、调控等职能,协调好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出台必要的政策,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提升提供制度保障[5].
3.4 构建周密的职业实践体系
就业适应性的提升离不开实践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应当构建起周密的职业实践体系.首先,在统筹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职业能力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优势和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力量的参与.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基地进行职业实践,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其次,提供校内外的勤工俭学机会,鼓励大学生提前认识和接触职业场景,同时也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最后,依托就业创业计划载体,鼓励大学生开办模拟性或真实性的经营实体,扶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创造各种类型的就业岗位.
3.5 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影响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又一重要方面是挫折承受力薄弱.高等院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挫折认知、自我评价、心理咨询等角度帮助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综合利用各种条件、资源、手段来认识与战胜挫折,不断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方面的适应性.
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也间接地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离不开政府、社会、高等院校及大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将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切实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杨柳军.基于通才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性[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2):114-114,186.
〔2〕柯振发,廖玲华.就业适应性问题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23):87-88.
〔3〕潘伟.就业压力与大学生适应性研究——以广西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为实证分析[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1.
〔4〕胡艳,张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1):95-98.
〔5〕张春英.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优化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0,17(6):69-71.
G646
A
1673-260X(2014)10-0220-03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就业压力下河南省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1csh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