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 ”or“转瞬即逝”
2014-03-28张斯絮
张斯絮
对于80后、90后的适婚男女而言,2013无疑是个好年景——为了图个“爱你一生”的好彩头,无数青年扎堆在这一年定情、结婚。特别是“万年一遇”的2013年1月4日,全国各地的婚姻登记处更是人气爆棚,一些新人甚至不惜在瑟瑟寒风中排队等候数小时,可还没过几天,已经有数对怨偶闹起了离婚。“一生一世”是否已成为“转瞬即逝”?2013,且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婚恋景象。
这一年,美女们在忙着觅富豪。包括空姐、白领、海归大学生在内的优质女涌向了富豪相亲会,从整形专家到命相大师,甚至用上了测谎仪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年,萝莉们在忙着追大叔。现有婚恋调研显示:18~25岁之间的女性,70%有大叔控情结,欲与大自己10岁以上的男性为伴。而17岁台湾学生林靖恩与57岁音乐人李坤城的“爷孙恋”更是在微博上频频放闪。
可大叔全都那么好“控”?嫁入豪门,就能高枕无忧?
就在这一年,身价数百亿美元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毅然离開了小自己31岁的邓文迪,这名来自江苏徐州的传奇女人14年豪门婚姻终结,只留下还不及前任零头的分手费。
无独有偶,明星们再掀一波婚变潮。曾经的模范夫妻董洁和潘粤明恨不得撕破脸皮对簿公堂,逐渐开始被世人接受的李亚鹏和王菲突然宣告和平分手,而在好声音里的梦想帝汪峰转身离开了第二任妻子和不到两岁的孩子,高调奔向了国际章——正如那姐说:“最不可思议的事往往就变成了现实。”
观察这一年的社会现实,似乎比戏剧还“戏剧”。早有网络戏谑“结婚登记处就是房市晴雨表”:3月调控房地产的“新国五条”细则出炉,二套房限购限贷愈紧,二手房个税将从严按照差额的20%征收——立竿见影的连锁反应不是房价下滑,反而是“离婚潮”屡创新高。在动辄上百万的房款和几十块的离婚证之间,你会作何选择?公开信息显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离婚登记人数都一度成倍增长,刷新了纪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结婚而买房,却为了买房而离婚。
但正如不少婚姻登记处打出的警示牌“楼市有风险,离婚需谨慎”,玩“政策性离婚”并非最终都是一场欢喜。事实上,确有不少“假离婚”因为一方欺诈,或者一方意外而演变成真,让未得即时利益的另一方鸡飞蛋打、人财两空——毕竟,理想中的假离婚在法律上都是真离婚。
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按照官方口径 “粗离婚率”(即离婚人数与全部人口的比率值)来计算,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以平均8%以上的幅度增长已成事实。而将2012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的粗离婚率在5年间增长了近40%。
但在粗离婚率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粗结婚率也在增长,同样以2012年与2008年对比,5年间粗结婚率的增幅也达到了近20%。
无论悲喜与否,我们都无法逃避地走入了“高离婚率时代”,看看周围,因为出国、户口,因为房子、拆迁款,以及各种保障性费用,一对又一对荒唐地结了婚,又荒唐地离了婚。结婚率以及离婚率走高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社会的开放性和个人的自由度,但背后蕴含的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高度不稳定性,以及传统婚恋价值观的非理性变迁,值得高度关注和警惕。
诚然,结婚抑或离婚是每位公民应有的权利。但每对新人在走进“围城”之前都应严肃面对那句叮嘱:“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并且懂得“高质量的婚姻并非没有问题的婚姻,而是非常善于处理问题和危机的婚姻。” (摘自《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