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28张德粦
张德粦
近几年,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的教育质量高度关注,课程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以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开始重视阅读教学,且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来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本文重点研究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给予合理化的建议。
一、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人物的描写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等都采用了一定的技巧,所以在分析文章和理解文章的同时,需要合理地选择阅读方式。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掌握了娴熟的阅读方式,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清楚段落的涵义,才能够在考试的过程中,快速地根据题目的内容要求,找到所要的答案。阅读策略的产生来源于认知理论和元认知理论,阅读充分地调动了学习者的情感意识,教师合理地运用一系列的策略和方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实现构建文章整体结构的教学过程。
二、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会以自身的角度出发来教育学生,然后根据课程安排来设定一些阅读内容。很多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文章,以为经常性地组织阅读名家名篇,甚至达到背诵的阶段,能从文章的写作中领悟到作者的创作技巧,同时还可以掌握到类似描写和叙述等表达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求记笔记、分析文章等,但一路下来,发现我们学生的阅读水平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分析和阅读文章的能力也没有太大提高。
1. 没有把握好阅读的主体对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时,大多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教师本身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意志、动机和情绪等作为影响阅读的原因,然后想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 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自我调控情绪、自我激励等状态,提高阅读效率。很多情况下,教师对于阅读的教学过于盲目,只注重要求学生将重点内容记住,学会解题技巧。但在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领悟到文章的创作思路和要表达的内容。如何描述才可以表达出这样的效果?解题技巧究竟为什么要这样用?教师没有讲到,而学生自然也不会去思考,但这恰恰阅读的重点。
3. 阅读分为很多种形式,但通常意义上的阅读就是采用大声朗读或者默读的方式来明确文章的含义或者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或者是对名家名篇的记忆等。这样只会让学生生硬地掌握到一些“现成”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究竟是如何得出的难以明确。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和朗读名家名篇,指导学生分清段落,概括其意思和文章的中心思想。但这样的阅读形式无疑会缺少了文章层析性的加工,没有考虑到文章的结构形式,对于本质思想和意图就很难领悟到。
三、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汇总阅读的水平和质量
1. 通过不断的积累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和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多阅读、多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自然而然的阅读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水平。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性情的陶冶和艺术的熏陶,同时可以培养语感,阅读过程兴致盎然,增加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社戏》章节中的某个段落或者章回,就很难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特点,需要把握整体结构和主旨,思考人物的性格和特点,所以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很重要,非常有利于提升阅读水平。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放思想,不断尝试。语文教学存在其特殊性,必须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通过文章解读和研究来传递更多的知识点。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从“教”和“学”两方面来进行文章教学的构思和研讨。教师对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样式要进行分类,明确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等,重点要将阅读的方式和分析文章的技巧传授给学生。
3. 在阅读中培养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现在教育模式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但最终阅读的水平和能力还是要体现在考试和答卷过程中,所以在开展阅读科目时,必须要有针对性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将解题和分析题目的方式和技巧融入其中。例如在学习《祝福》一课时,不仅要体会到祥林嫂多愁善感的情感,感受到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状态,而且还要从中领悟到祥林嫂处于这种悲惨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样的环境或者背景造成了这种类型的人的出现,这对于我们来说自然具有很多启发和感悟。
责任编辑 罗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