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叫教案别样红

2014-03-28郑立宁

师道·教研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案预见性文言文

郑立宁

一、教案应具预见性

语文课堂并不像理科的教学课堂一样需要讲求严密的逻辑性,作为一门感性的人文学科,语文课堂是情感充溢的课堂,任一教学内容的进程中,教案再完美,也总有一些意外事件可能会发生,套用流行语,权称之为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写作教案时不可不设想到这一点,况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运筹帷幄”,方能决胜三尺讲台,比如,课前未曾遇到过的知识,未学过的内容——中国古代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我辈语文老师能有钱默存之过目不忘本领者恐怕少见,即使有如张松、陈寅恪和钱默存的记忆力也很少有机会从小去接触钱氏这样的书香世家那么多的藏书吧?至于要想象钱默存那样数学考“3”分上清华大学,那对不起,请穿越回民国去吧——今天的高考中,数学是文史类考生至为强大的拦路虎,说句不过分的话,在今天数学别说三分,就是考三十分,哪怕广东省内的三B学校都不会拥抱你。更何况大抵于今世作语文老师的,没有几个从小就具备陈演恪那样世代官宦的家底(而今这个“拼爹”的时代,多数人有点身家就奉古训而“不当孩子王”,谋别的似锦前程去了)。既如此,一定会遇到没有学过的内容,更何况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学生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的情况或者干脆离题千里的其它挑战。

基于上述原因,教师教案中的预见性应对方案可以让自己在课堂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比较得心应手,哪怕是面对学生的故意刁难也可以从容应对。至于课文中内容的拓展延伸,如果有预见性的准备,就更可以信手拈来,做到挥洒自如。

二、巧化教学难点

任一节课堂中,既要讲到重要的知识点,也可能会遇到难点,这时候就要讲究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使绝大多数人可以理解,涉及到重要的知识点时,如果学生表示难以理解,就必须灵活机动地讲解教材内容,而不是死板的说教乃至逼使学生去死记硬背——从教伊始我就这么做过的,但是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就范,否则“虽懂之以‘班纪,振之以威怒”,学生却“貌恭而心实不服”。比如讲解文言文断句和句式及翻译时,我就发现哪怕是本校文科重点班的学生,在面对这类题时,很多时候也是手捏笔杆心芒然,做题时踌躇不前。这个时候,处理这一既是文言文教学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时,我很有一段时间拿学生毫无办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的文言文教学教案无法适应学生的基础较差的现实,看来我的教案必须另起炉灶才行。相当多的学生(甚至可能是绝大多数)连动词、形容词、副词都无法区别开来,令其断句和翻译岂不是提着牛耳来面命?本学期就有一高三文科次重点班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动词”?我记得当时我只有一个念想:完了,然后我崩溃了——且慢,学生还以热切的眼光注视着我呢,我赶快定下神来说到:“你刚才是不是问我什么叫动词?”她一个劲地点头,然后我静下心来又问她“你刚才是在问我吗?”并且故意把“问”这个词说得很重,然后说“它不就是一个动词吗?这个‘问是不是你发出的动作呢?她点头。这个小插曲是促使我最终决定要给高三学生讲一下“汉语词性”,当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展示词性的PPT教案就应运而生了。

三、学生“倒逼”老师的教案

学生理解不了的疑问,需要请教老师,从而“倒逼”老师去想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来,纳入教学反思里去,见诸下一次的课堂中;学生对老师的讲解理解了,但觉得老师的教学过程存在有什么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见解,这种探求行动,教师切不可视为学生造反的狂妄之举,我们应该欢迎学生提出挑战,鼓励学生这种挑战“倒逼”老师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为娴熟地运用技巧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即写就每一节课堂教案,教师不可不自查,以学生接受的程度来“倒逼”自己教师于课前可预想一下,自己构思起草的这份教案,学生能够完全接受的有多少人,能够吃透该课程一半内容的人又有多少,完全“坐飞机”不知所云的人又有多少,当教学活动结束时,可以用课堂小测验或课堂练习乃至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把学生接受程度的信息反馈回来,建立数据模型,来看看具体结果对比课前的设想有什么出入,一般而言,该堂课的受众反馈信息能客观地反映出教案的适应性到底怎么样,如果普遍的接受性不高,那么该堂课的教案就不够有针对性导致效果欠佳,这样会“倒逼”教师去反思,写出更具针对性的教案来,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倒逼”的措施会逼出一个教、学双赢的教案来,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案预见性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半张纸》教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