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咀嚼语文更有味
2014-03-28黄惠娟
黄惠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兴趣是一把开启艺术大门的金钥匙。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创造激情;兴趣的激发,也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真、善、美的情感,品味语文才更有味。
一、导语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伊始,有吸引力的导语,是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若能巧妙地通过导入语言的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
在品析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准确把握阿Q这个令人笑中带泪的形象并理解作品的深刻主题,讲课之前,我在授课导入中设计引入了一则幽默故事《绝食》:伦敦皮尔德利大街有个小型杂技团上演一个节目——“30天关在玻璃箱内绝食之男子”。新闻记者凯西前去采访,他隔着玻璃箱壁问那绝食的男子:“你为什么要演这个节目?”那男子回答道:“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大家听后在捧腹大笑之余,心中不禁升起难以言表的酸楚。这也正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这一作品时对幽默的独特感受——把幽默看作是对生活含笑的批评,是含笑的讽刺。培养了这种情绪后,再让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更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幽默——含笑的泪”这一情感体验。因为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二、设疑引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有疑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有疑才能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布阵设疑,以“巧问”和“曲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为了达到诱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审美情感,让学生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目的,我首先发问:人生的际遇并非一帆风顺的,当同学们郁闷或苦恼时,会选择什么方式来排遣呢?由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于是学生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答起来。有的说可以通过运动来排遣,如跑步、打球;有的说通过可以逛公园、散步来排遣;有的说通过可以关起门大哭一场来排遣。在学生对排遣情绪有了一定的体验后,接着介绍《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再设疑:作者为何选择游荷塘观夜色来排遣“颇不宁静” 的心情呢?月色有何特点?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兴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三、直观生趣,激起学生探求欲望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形象感知比文字感知更具直接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力求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图画、影视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可以感知体验的具体形象,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欲望。
新课标明确指出:选读经典名著,与文本对话,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并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宝玉挨打》一文时,为了达到新课标要求的目标,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有关“宝玉挨打”的故事片断,让学生直观了解课文中逐层递进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后,对“宝玉挨打”前、后有关情节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设计的独特性以及人物性格刻画的典型性。然后积极鼓励学生探求研究,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使学生获得阅读文学作品的美好体验。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