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2014-03-28黄新跃
黄新跃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从数学问题中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以实现通过科学的、客观的、逻辑性的语言来描述一定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对自身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呢?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曾要求,能够借助于数学知识类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满足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而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数学建模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感知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出发来强化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品质。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和现状
1. 不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训练
传统应试教育为数学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由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兴趣和应用的开发,学生成了知识的接收器,只懂得比葫芦画瓢,而难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更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无法从数学应用中找出数量关系,更难以将数学问题进行建模,而且对解题的结果信心不足。
2. 对知识的学习局限于知识本身
知识只有在应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作用,而长期以来,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开发,对数学实践更是漠不关心,学生只能在题海战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素材,不仅枯燥无味,还容易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强化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策略
1. 注重积累,从数学建模中提高学生的信心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决中,引导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认识,提高其建模能力的信心是关键。比如通过对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从语言的吸收中领会到其中的数量关系,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步养成数学建模的习惯,为以后的复杂应用题的建模奠定基础。
2. 从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思想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才能使得学生认识和掌握,通常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对题意的审查与表述的中旨进行分析,强化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应用题的分析教学中,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应用题“在一个面积为900平方米的绿地上,其长比宽多10米,请求出绿地的长和宽”中,很快利用未知数来设定出解题的方程式,而在解决这个方程式时,又与过去的一元一次方程式不同,将其中的差异通过让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来找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并能够利用旧知识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认知,也就得到了我们学习解决应用题的教学目的。
3. 重视“建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教学中体验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处理时,需要首先分析应用题的题意和目的,从数学应用的核心目标出发,将现实问题转换成一定的数学公式,来实现数学建模的应用。比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解题结果的揭示,而更应该重视在解题中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探索问题,只有从思考中才能将问题的关键找出来,才能够将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式或不等式。
4. 兴趣是关键,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实现数学能力的前提,必须注重从学生的主动性的调动上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将周围的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来引导学生面对数学并不神秘,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更加充满热情和好奇,让学生学会观察,对发生周围的趣事进行探讨,引入一些课外数学知识,鼓励学生从观察和思考中培养学习数学的习惯。
5. 学会鼓励和赞许,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在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对学生的及时鼓励,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开放眼界,活跃身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同时,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从怀疑中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以促进学生真正从数学建模中感知到求知的乐趣和探索的意义。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