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再出发
2014-03-28钟声辉
钟声辉
新课程教学改革虽已开展了很多年,但不少学校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笔者曾跟随导师去河南一所学校调研。调研中发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面前,不少学校的领导不放心,教师不上心,课堂上本来很活跃的学生变成了被动吸收知识的学生。教师主要任务还是完成学习目标,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愿望,在课堂管理上还是“萝卜加大棒”的方式。
我校刚提出教学改革的时候,不少领导和教师都提出质疑:教师反复教,学生都不会,现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行吗?有教师说:“学生基础这么差,教学设备又落后,新课程教学改革肯定要失败。”笔者认真分析了他们的质疑和想法,同时对教师进行了调查,大致原因有四:一是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不了解课程改革新理念;二是教师仍然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没有一套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四是学校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一、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课改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组织工作由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务处领导指导并协调各年级各学科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教研组和备课组协助教师学习掌握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组织教师实施,学校四位校长都必须对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新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反馈并研究对策,指导教师修正教学方案。
教师新课程教学改革热情的高低、方法是否对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能否以身作则。笔者提出四位校长在新课程改革管理上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吃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积极投身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必须抓好一个课改教研组,参加所抓课改教研组规定的课改教研活动;必须参与课改课题研究;必须为课改教研活动作专业引领,能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中层干部受校长们的影响,行动不懈怠。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教师逐渐领悟新课改理念,对教育教学原理、教材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大了钻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得有兴趣了,反过来又催生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师对课堂突发生成的处理能力也提高了。同时,教师的探索积极性又给新课程教学改革增加了活水。
二、制定多元的课堂评价,制订学校的激励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要想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就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一)实行学校管理和课堂评价新标准,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教研组和备课组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更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实践团队。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专门制定了对教研组和备课组以及课堂教学的多维评价标准。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改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所有教研活动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课改教研活动,如课程培训、教材培训等。同时课改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
学校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推行集体备课制,备课方式是“分块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修改、个人反思”。教师要积极参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勇于表达思想,平等交流,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及时解决教学困惑,让每一个教师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学校还先后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师徒结对制、教师外出学习讲座制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新课程改革活动,提高课堂质量。
(二)稳步实施新课改,让教师成为课改的推动者
有了新课程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如何推进新课改才能让学校稳步发展,这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对新课改进行专项调研,形成新课改调研报告,学校领导特别是教务处领导认真研究调研报告,最后决定从初一到高三的每个年级选取2个班为课改班,课改教师由学校选定和个人报名相结合,第一学期进行开放探讨,第二学期进行修正、再实践、汇报和评估,根据新课程评价标准对课改班与普通班进行对比,再决定新课改如何推进。第三学期再在全校推行成熟的课改模式。让教师在课改路上能积极探索课改问题,享受课改的快乐教学,乐意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三、探索新课堂教学范式,让课堂呈现学生原生态的活力
课堂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自主生成、探究生成和动态生成,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生成、参与生成和在学生活动促进下的突发生成,这样的课堂自然就会呈现学生原生态的活力。
(一)相机诱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多元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看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不要忽视学生的缄默知识,诱导学生探究问题。对简单的知识要让学生自主领悟,放手给学生主动学、主动生成结果、主动发展;对有规律的知识可以选取其中精彩一处加以点拨,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其他同类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生成;对复杂的知识要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的点拨适可而止,不要教师以讲代教,教师应“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体会问题的实质;课堂上可设置游戏、对白、模仿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情景创设,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教师必须允许学生自由质疑,自由发言;要多创设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小组学习中,不仅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教学相长,催生师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和个性思维,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既育人又推动师生个性发展的目的。endprint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要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机会,鼓励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在他们讨论时,教师要及时发现精彩发言,捕捉富有创意的观点,从中进行个性化评价,再进行点拨,诱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尊重学生个性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课堂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因人而异,鼓励为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肯定会出现丰富多彩的观点,教师对学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对独到、精辟的观点要肯定;对不到位的观点,要鼓励;对错位的观点要引导,委婉地指出不足,找出优点加以表扬,树立学生发表看法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教师的课堂评价还应多样化,要不断变化,调动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营造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形成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时时充满活力。
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师生自主探究和共同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利用校本资源的独特性,通过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要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要求教师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融合和改进,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特色化,同时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历史、地方风俗、民间传说、旅游景点等开发新的校本课程。例如:《客家文化研究》《游泳与救生》《客家人家》《人际交往应注意的礼仪》《电影人物欣赏》等。这样,教师通过开发多元、个性的校本课程,既给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多元知识,让他们对本土文化有认同感,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强化各类课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多搭平台、多造机会,使每一位有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从而促进学生在个性、兴趣等的基础上自主发展。
在新课改路上,笔者感受到了初期的困难和艰辛,领悟了探索过程中的困惑,体会了新课程教学改革路上小小成功的快乐。在新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社会在发展,学校在发展,学情在变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子还很长,但探索育人方法和高效课堂的追求不能变,笔者会一直走在新课改的路上获取探索教育的快乐。
责任编辑 李少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