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技术变迁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关系

2014-03-28薛春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图书馆信息技术

薛春艳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信息技术变迁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关系

薛春艳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升给图书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使资源建设、资源服务以及管理模式均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图书服务模式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也是难以回避的.图书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其资源建设及服务的重构对信息技术的参与有着高度依赖的同时,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信息技术;服务模式;资源建设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带来深刻地的技术性革命.图书馆对信息环境的依赖是难以回避的,信息化的社会需求使得图书体系也必然发生改革,从资源建设、资源服务、管理模式等细节均要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图书馆来说,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更甚,特别的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等内容,可以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出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较大的转型,不再是传统的知识化人才的需求,而是注重终身化、创新型人才的大规模人才的培养.

1 图书馆的普及与信息技术源起

1.1 图书馆大众化的源起

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提出,给图书馆普及化带来可操作的理论依据.柏拉图《理想国》提出了应对所有个体打开教育之门,给所有个体以同样的教育.由此,而引发近代的教育思潮.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宗教开拓教育民主化的先河,由于其教育为宗教所普及和把持.随着科技的复兴和社会发展的加速,教育思潮不断出现,大学教育从比较保守的教育模式向着外拓性进行转化,从长期秉承对精英式人才的培养,到对大众化教育普及的关注.

图书馆事业作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信息技术的普及下,未来图书馆事业将如何发展,如何给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1.2 信息技术的历史性回顾

信息技术的发展刺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图书馆的发展也促进信息技术的提升.然而,总体上来讲,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从19世纪起,无声电影的出现,则给教育手段翻开新的一章.教育教学以视觉教育为开端,通过模型、地球仪、幻灯片进行现场教学,可以说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进入了教学手段.20世纪初,大众传媒成为新的视听传播手段,诸如无声电影、收音机、电视等方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例证.早在1922年,我国沿海地区就已采用无声电影教学,其中金陵大学成为我国推行信息技术最早的高校.以信息技术的远距离教学优势,降低教学成本,破解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心理障碍,信息技术远程教学方式渐次的在我国开展起来.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源社会生产,而转嫁于教育领域.这一技术性的迁移,则表现出一系列的内在特点和演化规律.从信息技术的低级运用到高级形态的转向,则体现出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质的超越.通过对教育知识含量与教育观念的结合,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通过文字技术的处理和影像技术的抽象,使文字技术与口语技术进行相互补充,进而转化为一种数字化形态,利用数字化的集成,而后转化为学生所能接受的视听内容,使所学资料具有可存储性、可移动性、可编辑性.

从认知的角度上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成为图书馆开展的智能性手段,同时,也实现了实践与认知相结合的重要过程,在技术变相的过程中,图书馆服务模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资料,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脱离手工制作的过程,实现图书馆规模化发展的效益与效率.信息技术也因此而成为教学改革的重心之一,给图书馆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图书馆发展与信息技术变迁的社会学解读

2.1 信息技术给图书馆的社会性辅助

正如阿什比对图书馆的分析,大学是一个拟有机体,受着内在逻辑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其中,学生的入学需求、社会雇主的需求是社会外在需求的重要构成.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跨越性的发展,知识的生产者与运用者不再是被剥离分开的两个对象,而是一个集合体,图书馆自然成为知识性人才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图书馆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内在动力,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和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潜力也是可以想象的,图书馆的全民化已急为迫切,由于个体发展需求与图书馆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信息技术则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改变,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图书馆服务模式表现为灵活性、个性化、多样化.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图书馆普及的重要推手,应对财政不利和图书馆的需求,自动化的服务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国民教育提供图书馆环境的平台,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完善,给图书馆环境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辅助与提升.

2.2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依托关系

图书馆普及是个体发展、社会需要以及国家建设的必然需求,是技术革命后的产物.然而,在图书馆大众化普及的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源动力与支配性核心因素.对于图书馆来说,其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也呈现出诸多形态.然而,图书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动与被动的迎合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图书馆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普及则成为一个相互关系的重要话题,社会技术进步要求图书馆进行改革,然而,图书馆改革并非理想中的状态,而是总是间行间停状态.其表现为社会外界力量迫使图书馆改革难以为续,由于部分社会力量对任何改革都持有否定态度,从而造成图书馆的发展维系一定的水平而停滞不前.图书馆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观念的形成在短时期内难以在社会各界力量中形成,同时,进行图书馆大众化的社会条件也使得大众化培养的方式受到极大限制.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给图书馆大众化形成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手段,使图书馆的规模大众化成为成可能.

3 现代教育技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契机

3.1 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图书馆的社会需求

伴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机构难以回避信息技术的影响,并且重新认识其结构和社会功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使人类占有信息资源最大化,通过信息化的传播,使服务模式在信息技术得到发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给服务模式的转移,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与传统服务模式区别开来,其信息源较为庞杂,并且服务多样,为学生自主服务提供广泛的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也给图书馆教师职能的转换提供条件,教师“讲授”的作用渐次缩小,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和组织功能的增强,课程教学也走向开放式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而新型教师关系得以建立.现代教学技术把课程结构和管理分化,以课程的模块式给学生以影响,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探求式和查找式整合过程,为个体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数据的流失提供不可复制的社会可利用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一系列数据资源则被社会和图书馆院校所共享.同样,高等院校的数据资源也为社会个体所获得,从而,使得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利用图书馆的个体进行图书馆的自我学习,并且,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人际性的传播.

3.2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模式与组织形式影响

从国外的诸多经验我们可以见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尤其是数字化时期的到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功用.无论是自动化的图书馆模式,还是传统的模式,对技术的需求都显得尤为紧迫.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承载力量而言,信息技术的提升对图书馆大众化普及的重要更为突出.通过信息技术的改进和信息化模式的应用,能够拓展数据资源传播给更高广泛的空间.给图书馆资源的广泛利用提供前提,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远程服务,则保证图书馆的普遍要求,也给自动化服务模式提供依据.尤其是对图书馆的组织形式的影响表现较为鲜明.众所周知,服务模式在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功用,信息技术的介入对其组织形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出现一改长期占主体地位的传统手工服务形式,使组织形式出现自动化、资源共享制等形式.纵然图书馆的保守性,对新兴的形式有些许的滞后行为,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服务模式提供更多的可操作的方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人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自动借还、自动影印、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多媒体教学培训成为重要服务手段,在大量校园采用与研究过程中,以上方式使广大读者受益匪浅.从积累的角度上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给知识在一定空间的存储和传播创造了前提,也保持了知识的生存和生命力,给个体知识积累以更多的自由时间.

〔1〕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2〕沈百福,等.图书馆发展与图书馆投资[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何云坤.科学进步与图书馆变革史论[M].岳麓书社,2000.

〔4〕洪芳.社会文化视野中的图书馆大众化问题[J].图书馆研究,2000(05).

〔5〕马良生.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J].江苏高教,2000(02).

〔6〕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图书馆发展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1).

G251

A

1673-260X(2014)03-0139-02

猜你喜欢

大众化图书馆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图书馆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