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
2014-03-28陈伟红
陈伟红
(丽水学院 图书馆,浙江 丽水 323000)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
陈伟红
(丽水学院 图书馆,浙江 丽水 323000)
图书馆是将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然后提供给人们进行阅读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向信息时代过渡,这必将导致我们所面对的信息资源数量的急剧增加.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面临着深刻的管理变革,建设工作中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是对其成效进行评估的一个硬性指标,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来说更加显著.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服务
图书馆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能够平等自由的对知识和信息进行获取而提供的一种具有一定制度安排的公共利益,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位公民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图书馆来对本馆的资料进行查找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大量需求.在这种条件下,图书馆必须要对自身的建设作出改革,加强信息的整合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合作,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满足社会化的信息生产和流通方式以及服务对图书馆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而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信息技术基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的建设是高校以及它所在的地区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因此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模式的建设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必要性
1.1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极大的保障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完整
世界上的文献资源是非常巨大和广泛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能够将全球的文献和资源购全,在以后也不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图书馆,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纸质介质信息载体在加工、存储、传播、信息含量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要想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通过互联网络建立一个包括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具有标准性和通用性的平台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数字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包含了世界上最普遍和最广泛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传统的纸张介质存储、传播以及使用的局限性,实现了同一个单元信息能够同时被多人、多地以及多次的使用.通过对高性能的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的利用,数字图书馆能够在消耗最少的能量和物质的条件下实现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加工和获取,大大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复杂程度.另外,再加上数字图书馆自身的分布式建设和整体的协调为信息资源的高速共享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资源保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1.2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能够为文献资源的保障提供一个先进平台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资源量极为丰富的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它将知识的资源和知识的服务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智能化服务、数字化资源以及分布式管理的一个完善的体系.数字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储存和传播的一个环境,它通过由资源、服务、软件和硬件构成的支撑平台,包含了知识的收藏、服务、创造、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等全过程,同时还包含对数据、信息以及知识等相关流程的支持[1].具体来说,数字图书馆包含了资源数字化、数据的查询和有效访问、数字化资源的网络发布和传送以及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还有整个系统的管理以及版权保护等四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中有些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而有些则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
1.3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能够有效的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处于不断的高速发展中,每一分钟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图书馆是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保存以及传播的一个平台,它综合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思想和智慧,对其进行加工,并将其传递给人们.地方高校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特性与公共图书馆有着显著的差异,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研究更加有深度,它主要职责就是对所在地区的资源进行保障,它的服务也是针对科研开发、产品制造以及决策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对于保障地区的文化、经济、科技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和功能结构等进行分类的重组,建立起一个具有统一检索入口和检索方法的,更为高效、具有更好效能的资源有机整体.通过资源的整合,数字图书馆能够实现不同文献资源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的保障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现在许多地方高校的数字图书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很多图书馆的网页里内有单列的读者指南、馆藏目录查询等参考咨询大类;网页信息比较分散,给读者的查找带来了困难;网上的信息比较分散,数据库不能同意进行检索,给读者查找信息带来了不便.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对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2.1 在资源导航层面上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
资源导航系统是信息资源检索入口的集合,它为信息资源题名、关键词等的检索提供一个途径.资源导航系统一般具有分类浏览、关键词检索等基本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检索目标信息资源的获取[2].通过整合我们将其资源分为期刊、数据库、电子报纸、电子图书以及会议文集等不同类型,并分别建立相应的资源导航系统,为读者的资源查找提供方便.
2.2 在超级链接层面上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链接整合就是利用超文本链接的特性,将具有相关知识点的文献资源链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检索整体,进而为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条件.在这项工作的整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链接点设置和合理性、分类体系的合理性以及所有信息资源间引文链接的联系性,使网络信息资源形成一个具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网络体系.
2.3 在跨库检索层面上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
在数字图书馆中,每一个检索系统都具有自己的检索界面和检索方式,这就为读者的资源检索带来了难题.跨库检索可以实现用户在同一个检索平台下,对多个数据库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这就可以大量的节约用户的时间,避免重复检索,提高检索效率[3].
3 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主要是图书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采用联机检索、光盘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处理和传递方式,通过互联网,如教育科研网、校园网等,向高校内部的教育用户提供多种网络化和电子化的教育课程或者教育软件等共享信息资源,使高校图书馆打破原来的以馆藏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建立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4].与传统的印刷型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新型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无论是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质量上,还是在服务过程、服务特色和服务层次上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总的来说,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具有网络化、商品化、开放性和易用性、个性化主动服务以及信息版权的保护和信息传递的技术障碍等特点.我们对网络信息服务合作的模式在经历了多个信息服务模式后,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更多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由此我们提出,网络信息服务合作模式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方向.
3.1 以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技术作为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
任何一个信息服务机构开展信息服务合作都是要以软件技术和硬件作为基础来进行的,其中硬件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设备以及各种接入输出设备等,软件技术主要包括支持硬件系统运行的应用性以及工具性软件,比如搜索引擎软件以及浏览器软件等.通过扎实的硬件和软件技术,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能够建立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解决网络信息服务合作中对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的难题,这就为网络信息服务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5].
3.2 将教育用户的需求作为高校数字图书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的方向
随着互联网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教育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也开始逐渐舍弃了最初的文字印刷型,开始更多的采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主体是教育用户,在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整合中要围绕教育用户的需求,利用网络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使用户在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才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的方向.以教育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合作模式在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信息服务市场化的进程,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所涵盖的内容页越来越丰富,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加强它在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服务势在必行.数字图书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调用文字、图片、表格、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在数字文献中的应用,帮助知识的复现和认知,加快人们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源数据的传递,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图书馆”共享给每一位读者自己的桌面上,充分展现了它的开放性,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张旭.论我国图书馆群体化信息资源组织的整合机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03):82-83.
〔2〕董文敏.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4):105-106.
〔3〕张海秋.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58-59.
〔4〕王显燕.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探析[J].中国报业,2011(14):45-36.
〔5〕李连会.浅论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34-35.
G250.7
A
1673-260X(2014)03-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