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2014-03-28刘炜张跃明
刘炜 张跃明
靖江市新港城医院 江苏靖江 214513
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刘炜 张跃明
靖江市新港城医院 江苏靖江 214513
目的:关于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首剂150mg经2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注射5-10分钟,未转律重复上述方法一次,若无效予以300mg经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以1mg/分钟维持静脉滴注。结果:2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78.6%。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同时加强临床护理能有效转律,防止并发症。
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体会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工作中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出现于器质性或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因发作时出现心排血量下降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加重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复转PSVT,改善或消除其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极为重要。现将我院2013年收治的28例PSVT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8例患者年龄36-91岁,平均6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22例。有冠心病10例、预激综合征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4例。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而确诊。②心功能I-II级。③无周围循环灌注不良、无II0及II0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④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支气管哮喘、妊娠者。
疗效评定有效:给药后2小时内复律者。无效:2小时内未能复律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2 护理方法
一般护理心电监测、吸氧、取平卧位、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用药前后病人的变化(症状、体征、心电图等)并作相应的记录。
心理护理PSVT为突然发作起病,常伴有胸闷、心悸等临床不适,患者极易产生精神焦虑、紧张、恐慌、烦躁等表现,而这些表现会加重心律失常。护士应和医生一起向病人耐心解释相关病情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让病人了解此病的可治性,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不安心理,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复律前准备主要是抢救物品准备:备好除颤仪、简易呼吸球囊、面罩、起搏装置等抢救器械;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间羟胺等抢救药品。
复律中准备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熟悉掌握有关PSVT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及识别转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另外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速度。室上速的转复除与个体差异、发作时间、药物剂量及自身心脏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还与静脉注射速度有关。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尽早做好抢救与治疗。
复律后准备①应继续保留静脉通路,给予静脉滴注营养心肌药物。②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③心电监护:监护心率、血压、心律等变化,进一步查找病因。④床边心电图留样,以便与用药前比较。
健康宣教: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②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暴饮暴食、烟酒等不良刺激、受凉保暖等。③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避免过喜过悲、激动等。④学会自我监测,有先兆症状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⑤定期检查身体,如心电图等。⑥有相关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规律服药。
3 结果
本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22例有效,有效率达78.6%;6例无效,无效率达21.4%。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窦性停搏、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4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发病机制[1]:多数是由于房室交界区折返或经房室间折返所致,少数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区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性激动所致。在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法常包括:刺激迷走神经(包括屏气后用力呼吸、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诱导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等)、射频消融、药物复律、食管心房调搏术、直流电复律等。急诊处理以药物复律为主,我院主要采用胺碘酮注射液进行复律。胺碘酮作为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同时具有I、II、IV类抗心律失常作用:轻度钠通道阻断、钾通道阻滞剂作用、非竞争性抗交感神经作用。胺碘酮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成功率为70-90%[2],有广泛抗心律失常作用,且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另外胺碘酮能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因而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伴有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对于宽QRS波群的PSVT难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时,选择使用胺碘酮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积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疾病的复发有重要的作用。总之,使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同时加强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转律,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那开宪,余平.PSVT诊治新概念[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3):1854
[2]李学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2 ,5 (10):779
R473.5
B
1009-6019(2014)09-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