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研究述评
2014-03-28裴文庆
裴文庆
(福建农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新时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研究述评
裴文庆
(福建农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就业特征、就业现状、就业困境及动因、就业问题解决途径、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等方面.最后,文章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验借鉴,新时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的研究方向.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题;述评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妥善处理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毕业生个人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更是国家长期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行情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高校毕业生往往成为弱势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愈加突出.因此,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面对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开展针对有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是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更是各级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国内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研究
朱云霞、胡静颖等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回顾,以及对各项具体政策和针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政策的研究,从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吸取其有利的价值,并对现行的高校就业政策进行分析,从而不断完善国家和地方的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的研究
王俊明、吴群、高建波等首先对地方高校的概念、内涵、外延等进行了准确地界定和研究.吉广华等看来,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方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影响;袁晓华认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区域性、应用性和局限性的特点,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董泽芳、张继平等认为,地方高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潜力,其就业带有明显的为地方服务的特征;陶华蕾等指出,地方性高校由于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制度不健全,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整体综合竞争力处于劣势等.
1.3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的分析.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业意愿、求职心态和就业观念等的研究.王霆、肖云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求职基本情况、就业定位、自身能力、求职准备、就业满意度、就业影响因素、就业政策的了解、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创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提炼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三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就业质量方面的研究.王静波、王翡翡等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人际能力、个人品性、职业发展能力、通用技能、处理工作能力等五个维度构成,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评估,对高等学校推行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加强自身就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万珊、吴泽俊等看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4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境及动因的研究
就困境而言,周伯华、蒙玉玲、辛彦怀、何伟等认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是: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差;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用人单位用人观念不当;毕业生择业观念不正确以及自我定位不准确等.就动因来说,袁媛、李涛、熊辉等看来,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体制存在弊端;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位;毕业生就业能力欠缺,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等.
1.5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解决途径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熊卓然、祝红梅、成巧云、施涌等看来,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确保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高校要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学生个体应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就业能力等.
2 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启示
2.1 对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荆德刚通过研究,认为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日本模式、英美模式、德国模式、俄罗斯模式、印度模式模式五种类型,通过及时借鉴国际经验,可以来指导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陈国政在分析总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经验后,立足我国现实情况,探索我国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李洁从可雇佣性及可雇佣技能视角,对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王占仁、董超对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岳昌君通过对中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等.
2.2 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验借鉴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中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国外的诸多国家和地区也存在.国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极为关注,并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早的,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大量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英美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经历了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和基本模式的建立、强调学生就业咨询、注重学生个人发展、把握人格特征选择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五个发展阶段.
第二,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国外学者和社会机构对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特征的进行了研究.如美国学者布莱思·贝克、理查德·布林等大学生就业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出现的缘由.
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困难所造成的影响研究.戴文·M·亨盛、萨克森等对毕业生就业的传统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效应.
第四,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的研究.安德鲁·马丁、埃里森·泰勒等在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背景下,从供给、就业需求和供求匹配角度,探究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综合影响因素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目前我国学术界主要侧重于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论述,而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方面比较薄弱.二是统观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角度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主要是从本科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入手来阐述就业问题.三是国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关注的主要是个体层面,即毕业生自身的特征,从中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而对毕业学校和就业单位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3 新时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展望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3.1 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的意义
通过大力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理论层面而言,应进一步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来加大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职业化背景下,要基于就业力的视角,科学界定地方高校的基本内涵,针对对地方高校的特点以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更加客观系统的研究,从而有助于极大地丰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内容,进而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研究体系更加科学完整.
从现实层面来看,要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其中存在的诸多就业问题,精准把握,采取措施,从而对社会、高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化解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矛盾,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有利于完善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再次,有利于帮助地方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把握自身方向,高质量完成就业.
3.2 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问题,研究其困难成因以及解决思路,就是要通过对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科学、全面、客观的实证调研,探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政府部门、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进提供有益帮助,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为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有利指导,建立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使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能够和微观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立政府—社会—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互动立体联系机制.
3.3 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的创新
首先,应加强问卷与量表的编制工作.如何使编制的调查问卷能够更加真实、全面、科学的反映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中科学地了解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并能客观地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客观得出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质量之间的评价长效体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精确化、标准化、科学化问卷与量表的编制工作.
其次,应把握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针对性.现有研究主要是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问题的较多,缺乏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问题研究的具体性、针对性.就目前来说,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次,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再次,应注意研究方法的创新.现有研究重静态方法研究、轻动态发展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宜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以及理论分析与实践论证相统一的规范研究方法,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使相关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应关注研究对策的实效性.对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应当从政府、社会、高校、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科学的全新解决措施,提出精细化、可操作性的应对办法,真正意义上改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张晖怀.新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洪杰,杨志勇.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 164-167.
〔5〕宋专茂.多学科视角下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25-129.
〔6〕张蕾,汪立夏.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48-51.
〔7〕王静波,王翡翡.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1(4):87-92.
〔8〕祝红梅.后金融危机时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60-63.
〔9〕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G47
A
1673-260X(2014)03-02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