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初探
2014-03-28陈兴贵
陈兴贵 王 美
(1.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2.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万州 404100)
一、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峡社会生活史是三峡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内外有关社会生活史及三峡研究的现状,开展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能够为区域社会生活史研究提供案例,进一步充实社会生活史学科体系
社会生活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和理论范式,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首先,对社会生活史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歧义。本文采用的社会生活史一词并非是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实际的情况是,与社会生活史相近的几个概念,如社会史、日常生活史、文化史、民俗文化史、生活史、社会经济史等经常被相互替代使用。这导致了社会生活史学科难以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无法建立规范的学术话语。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当前的绝大部分社会生活史成果仍然采取传统史学的文献研究方法,即通过重读历史文献,从中提炼出一些曾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片段,再将这些“碎片”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这种研究只是将传统史学忽略的部分和内容予以了重新重视,并未真正形成独立的研究方法体系。虽然一些历史学者在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开始借鉴口述史、田野调查、社会统计、跨文化比较、主位与客位等方法,但是运用数量和成果质量均还极为有限和欠缺。社会生活史依然找不到自己的方法论定位和成熟的研究方法体系,也就缺乏作为一门独立分支学科存在的学理基础。最后,社会生活史作为独立学科的相关理论支撑还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如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专题社会生活史、区域社会生活史、断代社会生活史、总体社会生活史以及国外社会生活史理论方法等。
区域社会生活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拥有广阔的地域,生活于特定区域的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基于特殊历史与地理环境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地域文化。有些地域文化之间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区域社会生活史作为各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文化实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活性、实践性,是区域文化中最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区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与总体社会生活史、断代社会生活史具有不同的特点。三峡社会生活史作为一项区域社会生活史的个案研究,不仅能够呈现三峡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的历史图景和变迁过程,更能够在具体实证研究基础上,有限度地探讨区域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充实区域社会生活史研究上的不足,为建构和完善社会生活史学科体系增加新的案例和素材。
(二)加强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能够推动三峡历史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目前,我国史学正处于革新之中。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能进一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内容狭窄、风格单调的状况。社会生活史研究可以使史学另辟蹊径,进行改革和创新,突破流行半个多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足鼎立的通史、断代史等研究格局。从研究社会生活史入手,开拓和填补鼎足之外的边缘地带和空白区域,同时再以社会生活的历史演变为中介,使鼎立的“三足”互相沟通,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历史学血肉丰满,容光焕发,改变以往史学那种单调、干瘪、不形象、不生动的局面,使历史真正成为立体式的、形象化的,并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起来,成为不断发展的真正的科学[1]3。
三峡研究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目前的成果极为丰富,内容涉及面也较广,但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当前三峡历史文化的研究大都以历史学、文学、考古学、语言学、艺术学为主。尤其受传统史学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的影响,三峡历史文化的研究大多依靠考古资料、文献资料来建构宏观的区域发展史,缺乏对历史时期和现实中创造三峡历史的普通老百姓或底层人民生活方式的关注。这导致许多研究成果和观点难于真正反映三峡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难于呈现出三峡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三峡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以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为主,极少引入口述、田野调查、访谈、参与观察、主位与客位等新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峡历史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无法呈现三峡文化的多样性。最后,三峡移民研究大多集中于三峡工程移民补偿、社会问题、安置政策、就业对策、教育培训、社会心理、库区经济等方面,极少从历史维度阐述三峡移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过程,更未能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建构一副全面反映三峡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文化图景。
(三)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价值
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不仅在学术上能够贡献于社会生活史的学科建设和深化三峡研究,而且在现实实践中也能为三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峡社会生活史对移民生活方式变迁规律的探寻,能够为移民社会的管理提供参考。三峡社会生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移民社会生活史。移民生活史涉及移民生活的物质、精神、制度、伦理、经济、社会、心理等,这些都是保证移民社会存在和运行的主要因素。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不仅能为研究历史时期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移民迁徙规律、移民社会构成原理、移民心态变迁等提供丰富的素材,也能为研究今日三峡工程移民的相关问题提供历史参照。从历史的视野把握三峡地区历代移民的社会心理,有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把握移民的心态,认清移民问题的本质,进而为化解移民矛盾,实现移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参考。
三峡社会生活史能够增强三峡作为独特地理单元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三峡一名的得来源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中国历史上,三峡始终未能形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直到今日,三峡依然是一个横跨湘鄂渝黔的地理单位。这就使三峡文化具有融合多种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来自于不同区域的文化随着商业、政治、战争、移民等因素的影响,相互碰撞、交融、同化,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三峡文化。这种多种文化的融合,一方面丰富了三峡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也消融了三峡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核心要素。换句话说,三峡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其核心文化要素是什么?这是三峡文化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然而,当前的相关研究依然未能得出让人信服的观点。三峡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三峡区域内历代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结果。三峡文化的特色存在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有通过深入挖掘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要素,才能提炼和总结出三峡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挖掘三峡地区的文化元素,充实三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作为独立文化区的历史厚度和文化积淀,使三峡文化真正名符其实。
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历史留给我们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的遗留既有优秀的成果,又有对今天的两个文明建设来说是消极的因素。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虽经过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但封建主义思想意识、习惯并没有随着君主制的推翻而消除殆尽。它还不同程度地残存下来,在群众生活方式中至今散发着它的腐臭,影响我们社会机体的健康,妨碍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诸如:买卖婚姻、虐待妇女、重男轻女、大办丧事以及家长制遗风、一言堂现象等等。开展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使我们对传统制度、风俗、习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状况有所了解,对其成果有科学的分析认识,也才能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的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移风易俗,消除封建主义残余,提高三峡各族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二、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指导思想
三峡社会生活史作为三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指导思想既要遵循基本的学术研究规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思想和方法。
(一)三峡社会生活史的主体是生活于三峡地区的历代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应该关注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经验与实践。这里的人民既是抽象的人类群体,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体。三峡人民作为三峡文化的创造主体,他们的文化观念、文化实践理应成为历史书写的主脉络和主体内容。然而,自古以来的官方史学却将历史创造的主体——人民的生活忽略了。三峡社会生活史改变了以往三峡历史研究中只注重宏观历史研究的缺陷,将三峡历史研究的视角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官方下移至民间,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学术使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均是事关切实利益的实实在在的实践。这些活动直接体现出了三峡人民文化生活的地域特色。
(二)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应该坚持跨学科研究的理念
社会生活史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可以看成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人口学等学科有交叉的内容,具有边缘学科性质[1]4。由于人类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往往与诸多现象相互渗透,互相交融。因此,社会生活史是一个边缘学科,它以其研究对象,将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人口学结合起来,它综合这些学科中历史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可以说是这几个学科边缘部分的结合部[1]14。这些学科是研究三峡社会生活史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要突破传统历史学的局限性,走入跨学科的视野,充分借鉴相关学科的口述史、微观史学、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深描民族志、跨文化比较、阐释学、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收集、解读、阐释文献资料和口头文本,从而建构一个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客观详实的人民生活图景。
(三)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应建构一个动态的社会文化变迁图景
社会生活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图景。社会生活是普通老百姓社会实践、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中。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也在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不应该只是一种历史维度的叙事,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述一些静态的生活场景,更应该关注事件或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结构,强调历史与现实的互动,探索事件或现象的生成动力及发展过程,从而建构起一个动态的区域社会文化变迁图景。
(四)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包含着多重的历史叙事
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社会生活史是诸多生产生活方式的集合。一部完整的社会生活史是各种不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史的整体反映。首先,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是某一具体的生活方式的历史记述与阐释,如三峡人民的衣食住行的历史变迁。其次,它是一个个体生命史的体现。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历史或现实的个体与群体。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无法借助于既定的文献资料,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个体的口述、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完成。因此,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就是对某个个体或群体的生活经验的书写,它所反映的是某个个体或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记忆和实践经验。最后,三峡社会生活史也是更大相关区域发展史、族群发展史乃至于国家发展史的缩影。
(五)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体上说,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是一部以三峡为基本单位的区域总体生活史。然而,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峡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三峡社会生活史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领域,它与其他区域的社会生活,与中国整体的社会生活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首先要处理好的第一个关系就是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三峡社会生活虽然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但与其他区域、与中国整体社会生活依然有诸多的联系。所以,三峡社会生活史既要凸显三峡的特色,又要将其放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考量。其次,还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功能与结构等方面的复杂关系。社会生活是由一个个独立、孤立、零散的生活方式和个体行为所构成的,因此,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要努力将这些社会生活碎片通过历史、结构、功能、意义的分析、整合连贯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生活整体。
三、三峡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生活史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究领域。当前社会生活史学科体例存在着极大的分歧,尚未形成统一的范式。如庄华锋的《中国社会生活史》,全书共分为饮食、服饰风俗、建筑与居住生活、行旅交通生活、婚姻生活、生老礼俗、卫生保健习尚、丧葬习俗、生产与行业生活、社交与节庆风尚、娱乐生活风尚、信仰习俗等[2]。再如毛佩琦的《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则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开始,直至民国时期,每一历史阶段内又分别记述当时的衣食住行、信仰、婚姻、娱乐、艺术等等方面的习俗[3]。这是两部宏观的综合性社会生活史专著,难免存在广而不细,以偏概全的瑕疵,而且两部著作均是通论性质的平铺直叙,缺乏对其中若干生活方式作深入阐释,只能给读者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而不能提供一个学理性的理论深思。冯尔康认为,群体生活和生活方式,应包括原始社会的氏族,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等级、阶级、阶层、宗族、家庭、民族、宗教、人口及其结构、职业结构及就业、衣食住行的习尚、婚丧、娱乐、社交、时令风俗等方面的社会生活[1]4。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作为一种区域性研究,在遵循一般社会生活史研究体例和范式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以彰显地域文化的魅力[4]。笔者在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将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一)物质生活史
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们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最直接成果。物质生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领域,从基本的方面看,它至少应该包括服饰变化的历史、饮食文化的变化、居住方式的变迁、交通通讯手段的变化、生活用具的变化、生产工具的变化等等。
(二)经济生活史
经济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经济活动的产生具有漫长的历史过程。今日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只是人类漫长经济发展史中较为短暂的一段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经济活动性质的非市场经济活动一直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史视野下的经济生活史并非完全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活动。三峡地区的经济生活史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如一般等价物的变迁、物物交换的原则、消费观念的变化、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仪式中的经济活动、土地交换制度、资源分配机制、物质产品的生产方式等。
(三)婚姻家庭生活史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综观人类家庭发展史,家庭观念、家庭形式、家庭结构不仅具有纵向的历史变迁特征,更具有横向的区域和民族多样性特点。三峡人民的家庭生活史包括恋爱、婚姻、生育、家庭、婆媳关系、丧葬、敬老、性生活、宗族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历史发展变迁中,呈现出了纵向的历史变迁特点,同时在局部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三峡婚姻家庭生活史的研究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全面描述和阐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
(四)社会交往史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交往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相互沟通的过程。人类的社会交往行为和规则受制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影响着人们在日常社会交往中的各种礼节。它规定着参与交往的主体采取何种方式与他人互动。社会交往一般包括社交礼仪、节庆活动、日常礼仪、帮会组织、土匪活动、救济制度、邻里互助方式、礼物交换、劳动换工原则、男女交往方式等。
(五)精神生活史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对应。人类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外,还需要各种的探寻形而上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求知的欲望,缓解了人类的紧张与不安的心理,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渠道。三峡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极为丰富,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总体上而言,三峡地区普遍存在着多种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活动,主要有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巫术、风水、门神、祖先崇拜、土地神、财神、鬼神、文曲星、地方保护神、女神崇拜、自然崇拜、偶像崇拜等。
(六)娱乐生活史
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利用自己或他人的语言或身体技巧,使自己或别人获得喜悦,达到表现喜怒哀乐,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活动。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山歌、棋牌、相声、戏曲、书画、音乐、舞蹈、儿童游戏、赌博、魔术、杂技等等。
四、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方法
三峡社会生活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自然要坚持历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即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进行考据考辩,以逻辑推理和归纳演绎的方法总结出三峡人民生活方式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本文认为,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应该重点采纳以下几种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历史学的专长。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首先要借助于历史文献的记载。历史学的文献研究法往往强调史料的考据,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虽然也要借助于对历史文献的考据,然而,受中国传统史学观念的影响,无论古代的历史文献还是今日重写的历史著作均有较大的缺陷,常常忽略甚至贬低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虽然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但是也不能完全局限于正统文献的考证,应该超越传统的文献范畴,将文献的范围扩展到诸如族谱、家谱、地契、文书、符纸、礼簿、账单、乡规民约、私人笔记、家书、照片等。只有从这些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入手才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或现实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图景。
(二)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根本的研究手段。田野调查强调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观察,它往往借助于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主位与客位等具体手段来获得第一手资料。借助于田野调查法,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收集到最能反映他们实际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田野调查能够弥补文献记载的疏漏,矫正文献记载的“官方意识”,使历史回到人民生活中,让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真正成为历史书写的主角。
(三)历史人类学方法
历史人类学就是借助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以期能够深入到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历史现实的最深处,以期维护人类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4]4。历史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能够避免历史学与人类学各自传统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历史学的文献研究能够弥补人类学田野工作中过于依靠参与观察和访谈的缺陷与遗漏,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又能够充实历史学研究中的非官方文献资料,更加贴近于民众生活,使历史叙述更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
历史人类学对历史资料或文献采取了另一种不同的路径。历史人类学以对史料的反思性理解见长,并以一种特定的历史文献理论为基础。历史人类学“突破了历史与文字的关联,从而扩展了文献概念”,改变“史学从文本出发”的局限。历史人类学对历史的建构不再局限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文字的既定概念,而是要将其扩展到现实的或历史的场景中,以获得更为广阔的意义。在历史人类学家眼里,“历史证据的多样性几乎是无限的”,“凡是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东西、制造出来的或者哪怕只是接触过的对象,都能够而且必定会向我们提供关于他的信息。”[5]70在历史人类学看来,文献的范围是可以扩展到更广的领域,“文献范畴扩展到了语言、图像和手势,随后又陆续收录了‘口头档案’和‘人种学文章’。”[4]3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历史书写,不再是一种宏观的“大历史”叙事,不再强调事件的时间性与历史贡献度。萨林斯认为,历史是自下而上以文化的方式建构起来的,就像存在于社会的各种制度和后果中的沉淀物,反映了老百姓的主要倾向[6]58。因此,历史人类学偏爱进行细节翔实的、突出人的主题和社会互动的内在方面的历史编纂[5]84。与传统史学关注那些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大人物”的研究取向不同,历史人类学则吸收了人类学关注底层社会的经验,试图撰写一种“小人物”。[5]87历史人类学强调一种动态的研究过程。历史人类学是一种动态的史学,即坚持运动观,它认为一切客体、一切社会学科(社会学、经济学以及人类学)以及人类社会都处在进化当中。至于史学,它仅仅是一门关于变迁对变迁加以解释的学科[4]9。历史人类学就是通过微观分析这面放大镜进行观察,这面放大镜使人们能够看到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的复杂性,从而促使人们就史学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提出一些新问题。
(四)背景分析法
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指的是一种在大的背景下,分析某一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以此来理解文化的深刻内涵。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不仅仅只是记录和描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现象,还要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行为和现象的来龙去脉。三峡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中,在解释某些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时,应该把它们与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通过背景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行为和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可以明确特定的行为和现象与相应社会背景的关系[7]。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动机和意义,以及这些行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五)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一功能分析法,是指运用系统论关于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原理来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是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结构一功能分析方法就是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探寻这一现象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即它所担负的社会功能,以及这一社会系统和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并将某一部分或结构与某种功能对应起来。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指出,功能方法是根据这样一种假定,即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系统。在一个特定共同体的生活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方法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被发现的规律,来解释任何文化的任何具体因素。”[8]37功能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把一种文化视为一个功能系统,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预测他给予这个系统施加的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结构—功能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既避免了以往那种历史研究所忽略的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又更加体现出现实意义,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1]《历史研究》编辑部.《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社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庄华锋.中国社会生活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毛佩琦.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4][法]雅克·乐高夫.历史与记忆[M].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瑞士]雅各布·坦纳著.历史人类学导论[M].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M].蓝达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曹浩,张恋.试论文化生态学视域的近代宜昌码头文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5):14-17.
[8][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