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与重组:诗歌意象再现之理论与实践
——以许渊冲诗歌翻译为例

2014-03-28潘丹丹

关键词:许渊冲译者译文

潘丹丹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阜阳 236041)

解构与重组:诗歌意象再现之理论与实践
——以许渊冲诗歌翻译为例

潘丹丹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阜阳 236041)

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中的再现意象手段为例,重新梳理并探索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出理论与实践的不对应性,从而肯定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性,肯定许渊冲的努力。

意象;翻译理论;翻译实践;重组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

我们谈到翻译,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谈到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谈到它们的关系,再谈到用某一种翻译理论去评介某一项翻译活动。理想的角度是有一种普世的翻译理论能指导所有已出现及未出现的翻译活动,那样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事实上这种普世的翻译理论是不存在的。正如穆雷老师所说“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直接一一对应的关系,中间可能隔着翻译经验……(翻译经验)缺乏系统性……不具有普遍意义[1]。穆老师的话对于所有的翻译实践者来说是一支安慰剂,因为只有那些具体操作实践者才知道翻译过程中的辛酸远不是理论工作者所能理解,理论的指导性很多时候是不能具体指导翻译实践的。正因为此才有了东晋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译事经验,才有了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踌躇”的感慨。我们不得不这样说,理论是为实践而生,但实践却不是理论高明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理论的指导作用,刘超先在谈到翻译最高标准时曾这样概括,“最高标准不同于具体翻译标准,具体翻译标准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和校正功能,而最高翻译标准是实践者们的向往目标,吸引译者们不断提高译作和原作的近似度和等值度”[2]。正是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不一一对应性的指导,翻译理论才不断地得以完善,不断地吸收各种学科的理念与想法,以开放的胸怀完善自身。也正是具体翻译实践的灵活性和多角度性,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者才能在自己有限的结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忠实与伪忠实、忠实与创造的夹缝中求形求神,把握实践的尺度,既不受制于理论,又不逾越理论的高屋建瓴性的指导。

二、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的概念,作为术语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到“窥意象而运斤”,“意象”意思为作者写作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把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联系在一起。明朝何景明也指出“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在这里,他以哲学的观点评论诗歌的意象,把这一词语分为主观“意”和客观“象”的结合。在美国,意象派出现在20世纪初,意象派代表庞德把意象定义为“an‘image’is that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3]。他们受到直觉主义者的影响,喜欢创造新鲜原始的物象,强调具体的“象”,而非“意”“象”的整体合一性。从这一点上看,中国诗歌中的意象与庞德意象派的意象是有区别的。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从认知角度看,几乎所有物象的表达均源自作者主观感情的投入。意象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诗歌的灵魂,“以象示意而意在象外”,“意”指“情境”,“象”指“物境”。诗人把客观世界的物象与主观世界的心境融为一体,通过简单的物象,以含蓄的语言,抒发深邃的主观感情,取象浅显却蕴意无穷。中国诗歌意象的主观组合使古典诗词英译的可能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而与庞德意象派的意象理解不同也使得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性受到影响。许多译者曾努力寻找表达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美的途径,力图探寻出再现意象的种种方式,以此将源语中诗歌的美传播给译入语读者,希望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读者能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学之美。

许渊冲在诗歌翻译方面是成就卓越者之一。许渊冲,“书销中外四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对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直译,林语堂的美学,郭沫若的创作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提出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文学翻译理论。他认为诗歌翻译是美和真的矛盾,是诗歌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矛盾。他提出了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原则,需要运用“三化”(深化等化浅化)手法,从而达到读者“三之”(知之好之乐之)的目的。许渊冲的“三美三化三之”的诗歌翻译观点是他在自己翻译诗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他的观点,赞成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不少。如若就上述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重新梳理他的翻译实践及他的美化之理论,这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他的翻译实践及翻译理论,让我们去尊重他在诗歌翻译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三、意象再现

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综合了信息论、交际论、符号论和接受美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即“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论。奈达认为传统的翻译理论重点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新的翻译理论则强调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他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产生的反应相一致,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基本对等[4]。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借助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等一些跨学科知识,借用Buler和Jacobson的语言三大功能,即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劝说功能为理论依据,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这两个概念[5],交际翻译的视角扩展了人们一直争议的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为翻译研究从交际和交流角度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是结合其几十年诗歌翻译经验提出来的,他注重语言的凝练,善于运用技巧和手法,为了达到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的目的,注重语言表达的音韵美,形式美,在音韵和形式都达到要求时,又极大限度地追求意义的对等,他善于把握语言,提出为了达到“三美”目的,不妨灵活运用语言,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增词减词的“三化(深化等化浅化)方法。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论,以及纽马克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概念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许渊冲诗歌翻译的技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诗歌翻译从形式上的伪忠实到内容上的动态忠实提供了一条可以选择的捷径。

我们看许渊冲对下面这首诗歌的翻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Leaving at dawn the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I've sailed a thousand miles through canyons in a day.

With monkeys'sad adieus the riverbanks are loud;

My 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mountains far away.LEAVING THEWHITE EMPEROR TOWN ATDAWN[6]

唐肃宗756年春,李白被流放,取道四川行至白帝城时忽闻赦书,故放舟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他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7]。

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中中出现了两个地方名词,“白帝”和“江陵”。白帝城地势高,所以地处彩云间,而江陵地势低,则有千里路程一日到达。在译文中,白帝城直接对等翻译成“White Emperor”,容易和汉语对应,比如,城市/中国重庆的网页上的翻译和旅游中国指南的英文网页上都是用的“White Emperor”的翻译。江陵则使用浅化的翻译方法直接省略不译。“彩云间”翻译成“crowned with cloud”,有云的地方肯定是地势高的原因,比如我们常说“高耸入云”,“crown”一词既显示云彩把城市环绕,又同时把“彩云间”的“间”翻译出来。许渊冲运用语义翻译的方法把“彩云间”深化翻译,他本人非常认可这样的翻译,认为这样的翻译是译语与原语之间的竞赛,看哪种语言更能表达原语的内容。“千里江陵”译成“a thousand miles”,译者用等化的手法相对应的翻译成具体数字,“千里”并不是指白帝城离江陵的实际距离,但却指他们距离远,为下文写一日还形成对比。“一日还”和“千里江陵”翻译手法一致,也等化翻译成具体数字。第三句话和第四句话是全诗的精彩之处,既是个人心情又是人生总结。因为心情好,两岸的猿声不断,也不觉得烦躁,而译文中则采用深化的手法把猿声增译为“sad adieus”,“adieus”一词显示出猿声不断,本应让人反感,和诗中作者的轻快心情作对比。对于“轻舟”一词,译者把轻舟一般化为一种单人小艇,采用了浅化的翻译方法。

从整个译文上看,第二句话“我”是句子的主语,第一人称的写法给人一种真实亲身经历的感觉,让整首诗歌生动起来。“I've sailed”现在完成时态的使用表明动作已经完成,间接上把“还”翻译出来。由于第二句译文主语是我,第四句译文主语用“My skiff”也不足为怪了,句子时态仍然是现在完成时态。诗中原文押韵“间(jian)”“还(huan)”“山(shan)”,译文用abab韵律,押韵cloud&loud,day&away,辅音/au/和/ei/读音从口型较大的元音滑向口型较小的元音,既有流水从高向低流淌,又有行程速度之快之意。同时译者一句话中使用首韵和尾韵,crowned&cloud,thousand miles through canyons,cr&cl,th&thr,s&s这些辅音从一个迅速滑向另外一个,也显示出轻快的节奏。

原诗的平仄和译文的轻重音的使用也是相对应的。译文用每行十二个音节译成六步抑扬格,六强六弱对应了原文的平仄使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

I've sailed a thousand miles through canyons in a day.

--·-·-·-···-

With monkeys'sad adieus the riverbanks are loud;

·-·-·-·-··-

My 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mountains far away.

·-·-·-·-··-

(·weak syllable,-strong syllable)

诗中虽描写的是从地势高的白帝城南下,顺水顺风情景,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得到赦免时一路的欢悦心情,诗中后两句的写景与比兴的应用使作者的豪情跃然纸上,这是全诗的高潮和最精彩部分,作为原语读者是能够体会到的,然而,在译文中我们没有找到太多的信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中文诗歌经中国译者翻译之后,阅读者仍然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有英语学习经验的原语读者,如若把阅读者换成西方文化背景下有中文学习经验的译入语读者,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原文与译文实现动态对等过程中选择一种让原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都接受的一种中和状态,既不过分扭曲原语文化,传达出原语中的语言内涵,又不使译入语读者对译入语语言陌生,能接受译入语语言中异质的东西,这一点应该是纽马克交际翻译关注的重点,我们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对于诗歌翻译来说,译者不仅仅要翻译出诗歌所传达的意义,更需要传达出诗歌神韵,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汉语这一模糊、注重意指的语言,从“忠实于原文”的角度已经很难,而中国千年文化沉积的诗歌,要译出其言外之意、精神灵魂则更难。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提出译文与原文的阅读效果对等,并重视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纽马克根据不同语言功能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为诗歌翻译作为交流和交际手段提供了依据,为实现忠实于形式忠实于内容,又要忠实于诗歌灵魂这一难题提供可能。

许渊冲对诗歌的翻译,旨在帮助西方读者认识和了解唐诗之美,同时他在翻译中加入了中国诗歌的“异质成分”,异质的处理有利于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在实现动态对等的过程中,他使用了深化、浅化、等化的翻译方法,若两种语言有相似表达,许渊冲使用等化的处理方法,两种语言表达出现偏差时,可以诉诸深化和浅化的翻译方法。深化可以理解为翻译出深层含义,如增译、语义翻译、重复等翻译手法的运用。浅化可以理解为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如省略、音译等翻译手法的运用。许渊冲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若有更好的表达,译文应舍弃对等而求竞赛。诗歌翻译应该是艺术,为了诗歌的意象表达的“音美、形美、意美”,译文应当与原文竞赛,以求更好表达原语诗歌内容。

四、结论

本雅明认为人类语言的不纯粹造成了人类语言的混乱,而每一次翻译都是将两种语言中混乱的部分带到一起切磋协调,“都是迈向人类语言全部互补的微小一部分”[8]。奈达也是在深刻认识到语言表达的差异时提出了动态对等,以求语言形式上不同但表达功能上动态对等。然而因为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自己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而来的,在具体翻译时“化”的尺度凭借译者当时对译入语的灵感,深化浅化不易掌握,许钧教授称“‘化’无定法贵在悟”,把“化”理解为“讹”[9]。而理论对实践指导的不对应性正是译者本身经验的不系统性的结果,而译者只能从宏观上把握理论的指导作用,以经验作为尺度,在语义和词义间寻求最大限度的忠实与等效。

赵联斌的原型—模型翻译理论[10]认为,翻译活动是理想世界对物质世界的模拟,是基于需求为目的的供应行为[11]。在模拟范式下,译者的行为只能是模拟和复现。那么,不论翻译理论发展完善到何种程度,不同译者实际上做出的模拟努力总是与现实世界存在代沟,优秀的译者只能是不断地接近理论的要求,模拟现实物质世界。

正如许渊冲本人所说“实践第一理论第二”[12],他的诗歌翻译有着鲜明的风格特点,自成一家,受到诗歌研究者的普遍好评,很多人情不自禁地会拿他的英译本法译本做比较,欣赏研究,赞叹他方法的灵活。然而从具体的翻译实践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翻译时译者的主观翻译方法,汉语的灵活性、含糊性、所指性、不定性,诗歌意象中作者的主观性、随意性、情景性,这些都是翻译过程中主观因素。同时,我们也无法忽略不同语言表达的差别与空白。从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以及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角度看,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从语言的功能出发,走向功能对等,在忠实与伪忠实之间找到一条通向交流的捷径,其《唐诗三百首》的汉诗英译是很值得学习的,他在诗歌翻译的成功之处,为我国诗歌翻译事业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1]穆雷.也论翻译研究之用[J].中国翻译,2012(2):6.

[2]刘超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线索[J].中国翻译,1994(4):6.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221.

[4]Nida,E.A&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25.

[5]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武汉:湖北教育社,1999:35.

[6]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1.

[7]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36.

[8]Benjamin,Walter.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A].Walter Benjamin.Illuminations[C].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74.

[9]许钧.“化”与“讹”:读许渊冲议《红与黑》有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44.

[10]赵联斌,刘治.原型—模型翻译理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45.

[11]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上海翻译,2012(2):18.

[12]许渊冲.实践第一,理论第二[J].上海科技翻译,2003(1):2.

De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etic image——according to XYZ's translation of poem

PAN Dan-dan
(Fuyang Nromal College,Fuyang 236041,China)

The thesis,according to XYZ's translation of poem,sorts out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a new way that certifies the fact of their incongruity.Thereby,we are approval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XYZ's great effort.

image;translation theory;translation practice;recombination

H315.9

A

1009-8976(2014)02-0091-04

10.3969/j.issn.1009-8976.2014.02.028

2013-12-28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基础英语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3 jxtd113)

潘丹丹(1982—),女(汉),河南沈丘,硕士,讲师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许渊冲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摔得挺美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