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跨专业考研的叙事研究
2014-03-28王丽华
钟 铧, 王丽华
(1.德州学院 教育系, 山东 德州 253023; 2.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考研已成为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亮丽风景线[1]。在考研大军中,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跨专业考研。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9年来的有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者对跨专业考研的关注与研究较少,仅有1篇硕士论文和7篇期刊文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考研动机、复习策略等方面,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仅有1篇文章,即“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之个案调查”[2],它对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一定启发意义。近两年,笔者所在单位的少数学生选择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了解这些人跨专业报考的动机及意义。对跨考生而言,对跨考动机及意义的自我审视或许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的事情。陈向明教授认为所谓“有意义的问题”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我们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所涉及的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对被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3]据此,笔者认为跨专业考研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笔者所在单位大学生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情况,笔者对此进行了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4]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对话交流、意义探询,对其跨专业考研经验及其发展意义获得解释性理解,研究对象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也能够将其自身的经验及其个人意义清晰地呈现在意识状态中,增强个人经验的效能性。
二、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及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具体的抽样方式是强度抽样,即“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进行研究”[5]。笔者选择了教育科学学院2009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张晓明(化名)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他,一是因为他作为跨考者拥有笔者所需要的充分的研究信息。二是因为笔者是他的大学老师,对他情况比较了解。三是因为他以380分的大幅度超线分数获得了某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复试资格。在本研究中,笔者所关心的具体问题包括:该生基于什么样的动机跨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哪些人对他的跨专业考研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是如何认识与处理双专业学习及考研中的人际关系的?跨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这一过程对他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张晓明考取研究生之后,在系里引起了轰动,两次被邀与同学们进行考研经验交流:一次是在教育科学学院2013届考研与就业动员大会上发言,另一次是为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作报告。笔者参加了考研与就业动员会,而且得到了他的发言稿。随后笔者在教育科学学院会议室与他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开放性访谈。“教育叙事研究在其展开过程中是一种有关个体教育生活故事文本的分析研究。”[4]本研究实际上是笔者与张晓明协商合作,通过对跨专业考研经验现场文本的建立、解构、重构,形成最终研究文本,解释其跨专业考研经验、揭示其发展意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利用叙事材料从考研动机、重要他人、对双专业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与处理以及跨专业考研的个人意义等5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出有关结论。
(一)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分析
张晓明决定考研与他充满遗憾的高中生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他在高中后三年频繁地经历“高原反应”,一直处于心理挣扎状态。复读阶段持续的“高原反应”使他到了最低点,大学生活是他新的生命历程,“我就是想在大学里,在一个低的起点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这是一种抗争自救心理生活的延续。基于张晓明高中、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以及他“做错一件事然后再去弥补”的思维方式,可断定他最初的考研动机带有弥补高中生活不足的性质。“如果我高四的那些同学他们现在评价我考研,他们的第一感觉可能是‘他考研是因为想弥补自己的不足’。”
然而随着大学生活的演进,张晓明的考研动机发生了变化。一是具有了利他性,他的考研动机经历了从最初的纯粹自利到后来利己、利他兼具的转变。无独有偶,其他人的类似经历与感受可增加对张晓明考研动机转变的可理解性。“至于为什么学心理学,坦白地说,在此之前,我曾有半年时间陷入严重的抑郁和焦虑之中,不可自拔。但是当有一天,我依靠自己的努力,从那种深渊中解脱出来之后,我觉得生命从来没有这样美妙过,赋予了自己新的内涵,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我发誓,一定要去帮助那些像我一样痛苦的人,这就是我学心理学的原因。”[6]二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心理救助能力而考研。
(二)考研历程与重要他人
在张晓明的大学生活中,一些人对张晓明的跨专业考研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是老师。刘老师通过授课、谈话与推荐阅读书目影响张晓明,主要表现为:一是使张晓明对心理学深入钻研;二是使张晓明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三是张晓明作出了考研决定。正如张晓明所言“刘老师是一个启蒙者”。当然,其他专业课老师虽不是重要他人,但是对他深入了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差异,实现考研动机从感性向理性转变具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研友。一个是理工科的2008级学长。在张晓明考研阶段的迷茫期,这位学长包括读书方法和考研规划在内的考研经验对他“产生了直接影响”,使他从考研准备的迷茫状态中觉醒,有了清晰的考研规划。另一位研友,与张晓明志同道合,结成了考研同盟。这位研友对张晓明的影响体现在:一是两人定期讨论释疑,提高了解题效率,推进了复习进度;二是他们深入钻研问题,不给复习内容留死角、留疑点,使他减少了对考研失利的担心;三是彼此互谈目标、说理想,起到了目标监督的作用。
再次是姐姐。在张晓明身心疲惫、对考研动摇时,她邀请他到北京,陪他观看北大、北师大校园,到北大食堂用餐。她对他考研的影响在于:一是激发了他考名校的理想,他决心通过努力考到北大;二是他在考名校理想的激励下,增添了考研的干劲;三是他总结出主动调整疲劳的经验。
“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7]在张晓明走上考研路及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上述人等对他考研的志向与动机、学习方法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对双专业学习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小学教育专业与心理学专业之间的关系是贯穿张晓明考研始终的事。考研专业与本专业既有“通的地方”或“相容的地方”,也存在学科性质等方面的差异,还存在着学习时间的冲突。两个专业之间的对立统一,使得张晓明的双专业学习可用 “1<1+1<2”这样一个模式来表达,即虽不是双倍的辛苦,却也比单一专业学习艰辛。
当他立志报考心理学研究生后,就开始了以心理学专业学习为本的大学学习之道。亲近心理学,远离与心理学学习关系不密切、相矛盾的本专业学习是他处理双专业学习矛盾的原则。一方面,他尽量和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打交道,上心理学课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课下他把更多的功夫用在心理学专业学习上,通过多看书来弥补心理学专业素养的欠缺。对小教专业课,做到不请假、不缺课,尽可能在课下学习心理学;对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个别课程,他会和老师协商争取老师的理解。在时间上,与心理学学习时间相冲突,他会以考研为本灵活处理。对外系老师上的公共课,以老师上课所提供的信息对考研及将来发展是否有影响为听课原则。通过诸如此类的时间管理,为他考研学习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学习资源。张晓明应对双专业学习的过程体现在尽量接近双专业学习模式“1<1+1<2”中的“1”而远离“2”。
(四)考研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张晓明的大学人际关系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考研之前与考研过程中。考研之前,张晓明基于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经过努力,有了良好的同学关系;考研准备开始后,与本班同学、舍友的接触减少,并且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问题,后经他人提醒才觉察到。从张晓明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对考研带来的人际关系变化,张晓明从一开始因“自我中心”没有意识到问题,到后来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了人际关系的生疏,这实际上是一种进步。
在反思问题的基础上,他首先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调整与舍友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考研学习与人际关系处理还是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对于同学关系,虽然他通过为大家服务来调整和缓和,但还是感觉不如以前那么亲近,他也明白其中的缘故。并以自己在心理考研班的经历预期:“他们班凑在一起准备考研,目标一致、共同复习、相互鼓励、共享资料、亲密接触之时,关系肯定就好了。”从他的叙述可以看出,张晓明不仅珍惜同学关系,而且能够妥善处理同学关系,并且接受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同学关系不如从前的这一现实。这说明他对同学关系的认识及处理依然是成熟的。
在考研学习室,张晓明主动结成学习小组,并由此获得团队亲密感。在考研准备过程中,他“越来越合群”。而且他认为即使到自习室去复习,他也会组建类似的团队,获得同样的归属感。从张晓明的这一叙述可以看出,他能够以考研为中心主动地建立和珍惜适宜的人际关系,并且具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自信。
张晓明的大学人际关系不仅涉及他身边的同学、舍友,还有他与教师的交往,与学长、研友、姐姐,甚至是网友的关系。这些关系有的是基于社会交往需求,有的是基于考研功利性动机——这种关系是一种考研资源。各种关系处理都体现出他的主动精神。
张晓明通过将学习成绩与人际关系联系起来的非理性认识,逐步了解了它的具体表现、性质、形成过程,并且通过双专业学习尤其是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经历,逐步认识到换位思考、利他思想是人际关系的根本,成绩、能力尽管重要,但要建立在利他思想基础上。从张晓明的人际关系观的转变,我们感受到他考研期间的成熟变化。
整体来看,他的人际关系几经变化——从未考研时期的人际和谐到开始准备考研时的人际生疏,从经过调试后的关系缓和再到全面准备考研时期获得团队归属感、亲密感,整个过程充满了对人际关系的正确态度——珍惜友谊、自觉主动;从张晓明走出将学习成绩与人际关系联系起来的认识误区的历程来看,跨专业考研的学习及人际交往的经历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观也越来越成熟。
(五)跨专业考研的意义分析
整体而言,张晓明的大学生活是以跨专业考研为主体,主要是一种考研性质的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它的意义何在?他认为“考研就是一笔财富”,“它不仅会使你收获更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还会收获坚韧的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某些同学来说,还会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和性格”。
张晓明的跨专业考研是一个奋斗者的成长历程。他的高中生活充满了个人不幸——痛苦的“高原反应”,那是一种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呼救而无应的感受。难以割舍的生活经历孕育出的自我拯救愿望成为他在大学新生活中奋力走出泥泞的最初动力。我们看到,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没有满足于暂时的心灵舒适,而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增强自身的心理救助能力以帮助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面对着双专业学习的矛盾及由此带来的额外负担,面对着寻求资源的困难,面对着人际关系的变化,面对着长期的紧张劳作带来的身心疲惫,张晓明的选择是“意志坚韧,水滴石穿”。他认为:“如果你有清晰的目标和坚韧的意志,你就可以将考研坚持下来,因为你深信成功就是不断和困难周旋,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一刻,你就成功。”从张晓明的考研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考研对张晓明坚强意志的磨练。
他在考研中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进行规划的习惯。访谈中,张晓明多次使用“规划”“计划”等词汇,并且谈到了制定的各种计划——大学生活规划、假期计划、考研规划等。其次是主动调整自我的习惯。当他身心疲惫时,选择了去北京。“我觉得我不像周围的许多同学,他们到了中间之后,找不回状态,一直持续到期末。我当时觉得我放松了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劲头更足了。”大四上学期间,他制定了考研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能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调整。第三,力求甚解的习惯。对于刘老师的授课内容“一般在课下再去看书,不光是弄弄笔记”。“我喜欢把它和书对应起来,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仔细研读。”在考研复习阶段,对于心理统计,他不满足于机械的理解,而是亲自推理,以便能够使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他力求甚解的学习态度。
张晓明在大一时对人我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不成熟的,对学习成绩与人际关系有着非理性的人际关系观。然而双专业学习的自身冲突、衍生冲突和复杂的人际交往,锻炼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种充满挑战的人际关系洗礼中,张晓明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及处理越来越成熟。从张晓明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张晓明的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成熟历程,以及双专业学习对他的人际关系观的理论滋养,对其交往能力的训练价值;可以看出张晓明对良好人际关系的珍重与创建良好关系的自觉主动性,以及他在缓和人际关系方面地探索及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还可以看出张晓明目前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交往能力的自信。从人际关系的意义上讲,跨专业考研提高了张晓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张晓明整个的大学生活,尤其是跨专业考研锻炼了他重塑环境的能力。张晓明认为“××学院的信息肯定有些闭塞,周围环境很可能给自己不正确的引导,因为这毕竟不是优等生的那种环境”。但是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等的学生”,所以他“平时就喜欢给自己重塑环境,总是主动地去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他通过接触李开复等名人的书或者讲座,在考研学习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追求上进的、优秀的学生交往,来激励自己,获取发展资源,实现自主发展。“我感觉在大学生活里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对环境的塑造,它让我的效能感、控制感增强。”
四、结论与反思
围绕张晓明的跨专业考研,通过对其考研动机、重要他人,对双专业学习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与处理,以及考研的个人意义等方面的讨论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张晓明的跨专业考研是一个在周围环境尤其是重要他人的影响下,以自我心理补偿为原初动机和以服务他人、增强心理救助能力为最终动机;以心理学与教育学为工具自我探索、了解自我、自我设计、艰苦奋斗、实现目标的自觉主动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追求上进、不断规划,并通过奋斗将目标变现、超越自我,不仅走出了心理困扰,而且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能力、解决矛盾冲突和重塑环境的能力。在他身上切实体现出了跨专业考研即发展的个人意义。
从研究的问题方面考虑,跨专业考研的确值得研究,本研究选取了跨专业考研生张晓明作为研究对象,以开放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借用规范的叙事研究分析技术对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出的五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得出了结论,因而本研究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
对于张晓明考研的个人意义,笔者总结出了跨专业考研即发展的结论,然而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推广意义。笔者认为:叙事研究旨在深入地认识个体,无意于形成扎根理论并推而广之,因此本研究得出的跨专业考研即发展这一结论仅对张晓明具有适切性。将跨专业考研即发展这一“地方性知识”从定量研究的意义上推而广之是非分之想、冒险之举,当然,也不排除该研究结论或许具有一定的认同推广度,即读者通过阅读该文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感同身受,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对于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笔者在收集资料之前向张晓明作出了匿名保证,可是笔者所在单位的一些人通过阅读本文或许还是能猜出他是谁,希望这些知情人对他保持善意。当笔者向他说明访谈之意时,他欣然接受。访谈花费了他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那时他正处在复试准备阶段,笔者对他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刘同仪.新就业形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35):135-136.
[2] 黄峰.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之个案调查[J].科协论坛,2010(1):180-181.
[3]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36-40.
[5]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0.
[6] 赵向阳.从物理到心理学的考研之路[J].视野,2008(20): 21-22.
[7]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