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2014-03-28武汉理工大学财务处

财政监督 2014年23期
关键词:部门财务信息化

●武汉理工大学财务处 肖 斌

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武汉理工大学财务处 肖 斌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更多的是把目光投放在企业上面,对于高校的内部审计关注的则比较少。高校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其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活动也十分重要,本文就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措施。

高校 内部审计 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总是在先进技术手段的使用方面比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要快一步。从企业财务的角度来说,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比较成熟地运用了信息化的手段,而且成效也比较明显。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它自身的性质与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它不需要承受企业那样巨大的市场压力。但是,高校之间也并非没有竞争,高校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软实力即科研实力以及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的竞争,而这也并不说明内部审计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重要,内部审计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不论何种性质的单位,财务都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目前,信息化的手段已经在高校的财务核算中被广泛应用,而信息化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则还不成熟。高校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而企业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因此,高校的内部审计与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内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收入审计、支出审计、财务预决算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目前,高校的收入除了有财政拨款外,还有其他来源的收入,如办学收入、捐赠收入等。在收入渠道单一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内容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在收入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既要审查收入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更要审查收费的标准和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此外,对于已经取得的收入还要审计其管理是否得当。取得的收入是否按规定开具了相应的票据,取得的捐赠所得是否设置了专项基金进行管理,并且专款专用。学校其他部门有无设置“小金库”的现象,严格控制开设多头银行账户的现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高校的各项支出也在不断扩大,支出的扩大当然有其正当的原因,但也可能存在人为的不合规因素。支出的用途是否合理,支出的效益是否有达到,对于高校的声誉以及实力都是有影响的。因此,对于高校内部支出的审计也很重要。对于支出审计,既要关注支出的程序是否正规,更要关注支出的内容是否合法合理。在支出的范围、手续的办理方面,国家都有一定的标准,因此,高校在支出的程序上要严格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执行。在支出内容的审计方面,尤其要重点关注政府采购资金的审计以及基本建设工程的审计,因为这两类支出往往涉及的金额比较大,是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财务预算是对高校未来财务工作的一个指导,财务决算则是对过去一个年度财务活动的反映。通过对财务预决算进行审计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高校收支的规范程度。经济责任审计是将经济责任与相关的负责人锁定在一起的一种有效监督手段,这种审计要在相关责任人离任前进行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高校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状。近年来,教育部门以及高校自身对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比较低的,这与高校的性质以及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认识有关。不过,高校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体现在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等方面。具体来说,在硬件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都采用了先进的电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软件方面,很多高校都引入了财务审计软件,这与单靠人力进行审计相比,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在人员的建设方面,首先是内部审计人员与财务核算人员相互独立,内部审计部门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其次是所招聘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和综合素质也逐年在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问题仍然比较多。

(二)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人员的认识不足。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倡导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去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但是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中一方面是部分管理人员年纪比较大,知识更新较慢,计算机水平也很低,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深,缺乏有效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简单地认为拥有了计算机硬件、软件设备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就是实现了审计的信息化,这种片面的认识使得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流于形式。

2.信息的沟通程度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需要建立在信息交流畅通的基础上,但目前,高校审计各个流程上面的信息是比较离散的,不同环节的人员搜集的信息在各自的电脑上面,共享的程度很低。如果要使用其他环节的信息还需要上级的纸质审批,纸质审批的过程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滞后性。

3.信息的处理水平低。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使人们比较轻松的从处理后的数据中分析出组织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它使得人们不用在繁杂的信息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高校内部审计对于信息化的建设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比较低,对于软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知之甚少。

4.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独立性是比较差的,如果要想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中切实发挥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高校必须足够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目前,高校中的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是财务部门的一个分支,这样的机构设置无疑使得内审部门的地位比较低、独立性也很差。

三、推进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独立性。内部审计的实质是对组织运营的一种监督,随着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张,管理的内容也将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内部监督。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是在财务部门设立一个分支机构来进行内部审计,这样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反映出内部高校还没有足够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提高它的地位并增强它的独立性是个很好的方式,例如在高校设置一个独立于财务部门而直接对校长负责的部门会更好地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人才的配合,在没有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情况下,再好的硬件设施也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目前,高校所聘用的财务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对于人员的后期继续学习做得不够,这导致很多人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更新。为了适应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人才至关重要。高校在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的时候,应当更加关注内部审计人员的挑选,要尽量选择高学历的年轻人,因为这样的人有能力也更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思维更活跃。

(三)完善内部审计的信息系统。针对内部审计中信息沟通不善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优化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这类问题主要是技术层面的,解决办法比较简单,通过软件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在信息复杂的情况下,即便是有信息系统的辅助也还是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去综合分析庞杂的信息,因此,提倡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很有必要。

1.高晓玲.2012.深入推进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9。

2.何岸.2006.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

3.吕先锫、王振青.2012.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调查报告[J].会计之友,29。

4.孙友霞、张佳春、李光胜.2012.高校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8。

猜你喜欢

部门财务信息化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水利财务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