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逃离文学”现象探析
2014-03-28何黎黎
何黎黎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0)
一
上世纪90年代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似乎已经滑落到了一个边缘,导致在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出现了脱离文学、逃离文学的现象。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出了很多“大家”,这些大家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成为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在建国以前的现代文学史上,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影响,文学的地位是神圣和高尚的,风光无限。文学以一个上层建筑中崇高的姿态出现被大众追捧和仰望,仿佛像航标一样,指引着当时人们的思想动向,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现代文学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拥有“鲁郭茅巴老曹”等大家,在各个文学形态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当时乃至当下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声音,并且沉淀了下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而在当代,文学的地位却不如以前。文学不再被人们像众星捧月一样地仰望,甚至不再被重视,“文学”二字似乎成了一个另类的话题。无论是文学创作者方面,还是读者方面,文学似乎都在逐渐失去其原本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在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突出而普遍的现象:逃离文学。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弃儿。在今天,研究文学几乎等于不识时务。于是,各种“转向”迭起,不少文学研究者纷纷转向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和文化研究, “逃离文学”愈演愈烈,“文学研究”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本具有的价值。
这在当下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文学在当代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它还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着,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关注文学在当下越来越“失色”,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脱离其本真面目的现象。
二
当下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整个社会越来越步入到“消费化”的时代,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决定了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当代不会再是象牙塔中的宠儿。
现代科技从根本上更新了艺术活动的媒介、手段、效果以及生产、流通与接受的方式,从而导致了艺术家族内部结构的变化。随着影视、音像、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革命,文学在艺术家族中的媒介优势逐渐消失,文学作为一门单一的语言艺术,在越来越先进的影视传媒、音像科技以及逐渐普及的更为迅捷的网络技术面前,它的优势无疑显得相形见绌。并且,经济的发展,流通的加速,体制的变革,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似乎所有的东西在一夜之间都在向着“市场”趋之若鹜。当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的社会,哪里有消费,哪里就有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利益。 于是,文学也不可避免地被从神龛中请了下来,必须要转换自己的姿态,才得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从文学创作者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必须要有市场,才会有人捧场,于是,越来越多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文学作品应时而生。这当中当然有好的作品出现,但是,文学由此而沾染上世俗化气息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炒作”,看到了很多的“做秀”,看到了“美女作家”“下半身写作”“网络写作”的层出不穷,看到了文学的娱乐化、直白化、消费化现象的出现,似乎文学创作成为了一种交易,一种和当下大众市场需求利益均等的交易。
从接受者角度来看,当代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传播媒介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方便,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不再依赖文学这种单一的语言传播方式。当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文学似乎已经滞后于当下快速的发展步伐,因此人们更乐意去接受那些简单方便的媒介方式。想想看,如果不是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出名,有多少人会知道当代作家苏童和《妻妾成群》?如果不是《红高粱》的大红大紫,有多少人知道这是莫言的代表作品?如果不是《活着》这部电影得了大奖,有多少人会去读余华的原著?如果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出名,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出自王朔笔下?……所以说,在当代,越来越多的媒介方式正在逐渐代替文学传播,在高速度,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纯文学似乎慢慢地被人们淡忘和不屑,成为了一个遥远和另类的话题。
由此不难理解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脱离文学的现象,创作者和接受者双方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在文学研究方面也不得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文学”自身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失去了它的本色,那么由此衍生的文学研究便会自然而然地偏离原本的轨道,这是文学在当下遭遇的尴尬和困境,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无奈的必然的结果。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却不得不去重视和思考。
三
上世纪90年代初,学术文化界曾经有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就是老一辈作家王蒙和新生代作家王朔之间的言论。上个世纪80年代,“王朔热”的风行影响深远,王朔笔下那一个个玩世不恭的“顽主”形象以“痞气”代替了说教,以平庸消解了崇高,在嘲讽中透出了民间“草根文化”的信息。而王蒙则是一个深受俄苏理想主义熏陶的“正统”文学家,代表了当代文学在一个时代的声音。王蒙后来甚至也理解了王朔乃至肯定“王朔现象”,在自己的评论中提到“王朔现象”“是非常中国非常当代的现象”, “他撕破了一些伪崇高的假面” 。王朔对于世纪末的文化心态,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的“躲避崇高,消解崇高,肯定平庸,迎合平庸”的理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受到了不少质疑,由此引发了对于当代人文精神的讨论。
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缺失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的终极关怀,是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文化性的思考,是一种脱离世俗的道德准则的约束和规范。人文精神,应该是一个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指标。而在当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一切似乎都变得唯利是图,一切都变成了等价交换,社会逐渐变得世俗和浮躁,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逐渐变得喧哗和躁动,商品化、世俗化大潮的滚滚来袭,使得迎合市场需求的大众文化日益繁荣,而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精英意识”逐渐淡薄,人文精神逐渐缺失,一切似乎都变得顺理成章。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文学,则是他们用来济世为民的重要途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学似乎从古至今都担负着引领时代前进的重要导向责任,文学最应该担当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然而,在当代社会中,文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的确让人惋惜和焦灼。而在文学的研究领域,自然也就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文学的研究,不得不面对市场的考量,面对竞争的残酷,于是不得不对自身的研究指向和运作方式进行调整,以求得到市场的肯定,得到大众文化的认同,于是,人文精神在其中的消退在所难免,偏离文学原有的轨道也就顺理成章,文学研究中“文学”正在由主导地位滑到边缘地位,其纯真的本色正在被一些其他颜色所代替,这就是当下一个尴尬的困境。
因此,对于当下文学研究中文学“失色”的显著和普遍的现象,的确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良后果,却也是一个可以被改良的话题,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5]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