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竟”“竟然”语义语用分析

2014-03-28李婵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体语气指向

李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竟”“竟然”语义分析

(一)“竟”“竟然”的语义背景

《现代汉语八百词》对“竟然”的解释同“竟”,对“竟”的解释是“[副]表示出乎意料;居然”。我们发现,“竟”“竟然”语义上均表示意料之外,不符合说话者的预期,我们称之为“反预期”。下文结合具体例证①,对“竟然”的语义背景进行具体的描写。例如:

(1)最近,我们班出了件大怪事:绰号“错别字大王”的马小亮,这次语文考试竟然得了九十八分,全班第一名!

(2)在戎马生涯中,赵子超可算是勇士,搏击拼杀总是一马当先,一次被戳穿了肚子,肚肠都流出来了,他竟然不倒,使对方败北而逃。

(3)这时蒋介石仍然不顾全国人民的要求,还是“剿共”不抗日,11月29日竟在上海逮捕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七人,镇压抗日活动。

可对“竟”“竟然”的语义背景描写如下:A.情况甲出现或发生;B.按常理或者说话者的推断,情况乙出现或发生;C.实际上情况乙没有出现或发生;D.出现或发生了与乙不同的情况丙,情况丙是不合常理的,或者不合说话者的推断②。关于这一点,周红等学者已有过相关论述。上述A到D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因果链条中,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过被引起的情况丙是不合预期的。以例(1)来说,马小亮是“错别字大王”,所以按照常理语文考试考不到高分,这符合说话者的预期,而实际上他考了九十八分,不合常理,反预期,超出了说话者的意料。例(2)中,赵子超被戳穿肚子,按照说话者的预期他应该倒下,但实际没有,出人意料。以上A到D的发生处于一个完整的事件链中,于是,可以将“竟”“竟然”的这种反预期称之为事件链反预期。

笔者认为,以上关于“竟”“竟然”的语义描写不够全面,事件链反预期只揭示了一个侧面。通过分析语料发现,部分例句并不涉及完整的事件链,而体现为一种对比关系。例如:

(4)我们约好七点的,没想到她竟然八点才来。

(5)军人般的话语竟.出自文弱的白衣天使。

(6)全市大小300多条河道竟有250多条被废弃物堵塞。

例(4)中,“约好七点”和“八点才来”并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而是时间数值的对比;例(5)中“军人般的话语”和“文弱的白衣天使”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的对比;例(6)中“300”和“250”是两个数字的对比。而例(4)~例(6)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对比关系表现出强烈的反差,“间接传达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信息”③,并带有说话者明显的主观色彩,我们将此种情况称为事态反预期。对“竟”“竟然”事态反预期的语义背景描写如下:A.情况甲ⅰ;B.情况甲ⅱ。甲ⅱ和甲ⅰ不等同,是一种对比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竟”“竟然”的反预期可分为两种:事件链反预期和事态反预期。前者用于完整的事件链,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因果关系,因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不符形成反差,表达强烈的语气;后者则通过对比关系间接表达。此外,事件链反预期中,情况甲、乙和情况丙分别是不同的事件,情况甲预期引起情况乙的出现或产生,实际引起情况丙的出现或产生;事态反预期中,情况甲ⅰ和情况甲ⅱ是同一事件,二者呈现局部的对比关系。

事件链反预期和事态反预期可从句子形式上得到验证。事件链反预期包括三个事件,句子格式可描写为:已知甲+(那么乙)+竟然/竟丙。虽然在语义上三个因素必不可少,但是乙倾向不出现,因此常见的句子格式是:已知甲+竟然丙。情况丙预设了情况乙的具体内容。事态反预期只包括一个事件,句子格式可描写为:甲ⅰ+竟然/竟甲ⅱ。两个因素必须同时出现。

(二)“竟”“竟然”的语义指向

语料分析发现,“竟”“竟然”在句法位置上倾向于位于句中,充当句内状语,修饰句子的谓语部分。语义指向句子的谓语部分,事件链反预期类指向句子的谓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事态反预期类指向谓语部分的对比后项。例如:

(7)一路参观一言不发的研究生姑娘,经我这一问,竟然开口说话了。

(8)我说到这,大学生们竟给我鼓起掌来。

(9)不用说那群天真活泼的乡下少年都不清楚,竟连飞过中国二十五省的傅老师也被难倒了。

(10)但经过企业整顿,形势好转,这种股票的牌价在1984年2月上升到120多马克,而到1986年底竟上升到330多马克。

上述四个例子,前两例属事件链反预期,“竟”“竟然”的语义指向谓语动词,例(7)中“竟然”指向谓语动词短语“开口说话”,例(8)中“竟”指向谓语动词“鼓起掌”。后两例属事态反预期,“竟”“竟然”指向谓语部分的对比项。例(9)中“飞过中国二十五省的傅老师”与“乡下少年”是对比项,“竟”指向对比项的后项“飞过中国二十五省的傅老师”。例(10)中“120多马克”同“330多马克”形成对比,“竟”指向谓语部分的对比后项“330多马克”。

二、“竟”“竟然”语用分析

(一)“竟”“竟然”的语用功能

1.表述性功能

齐沪扬提出语气副词的表述性功能,他认为“汉语中不仅谓词具有表述性,名词和部分副词也具有表述性。而这部分副词,主要指语气副词”。他还根据语气副词占据的位置将其表述功能区分为高位功能和低位功能。语气副词占据句首位置的称为“高位位置”,在语气系统中占据高位位置的语气副词具有高位功能;语气副词占据句中位置的称为“低位位置”,在语气系统中占据低位位置的语气副词具有低位功能:二者的表述功能不完全一样④。

分析发现,“竟”“竟然”可占据句首和句中位置,倾向于句中位置,占据句首位置的不足1%,且是由于主语承前省略或在口语中省略造成。由此,我们认为,“竟”“竟然”具有低位表述功能。具有低位功能的语气副词的管辖范围是句子中的述题部分,是对述题部分表述,而具有高位功能的则是对整个命题表述⑤。例如例(4)中的“竟然”只对句子的述题部分“八点才来”进行表述,而不是对“她八点才来”进行表述,也不是对“我们约好七点”进行表述。例(5)中的“竟”只对句子的述题部分“出自文弱的白衣天使”进行表述,而不是对整个命题“军人般的话语出自文弱的白衣天使”进行表述。

在表述性功能上,表示反预期义的“竟”“竟然”同表预期义的“果然”呈现出对立性。“竟”“竟然”是低位表述性功能,而“果然”则因倾向于占据句首、句中两种位置而同时具有高位表述性功能和低位表述性功能,“同样一个语气副词,当它处于高位时,具有的是高位表述性功能,位于低位时,就不再具有高位表述性功能了”⑥。例如:

(11a)果然,今天下雨了。/果然今天下雨了。

(11b)今天果然下雨了。

(11c)今天竟然下雨了。

(11d)*竟然今天下雨了。

例(11a)中“果然”居于句首,占据高位位置,具有高位表述功能,对“今天下雨了”整个命题进行表述。例(11b)中“果然”因居于句中不再占据高位位置而具有低位表述功能,表述对象是句子的述题部分“下雨了”。例(11c)中表反预期义的“竟然”居于句中,具有低位表述功能,同样对句子的述题“下雨了”进行表述。例(11d)中“竟然”用在主语前,这样的用法我们暂没发现。

2.凸显焦点功能

焦点是一个句子的意义重心,是说话者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主要借助语音手段、特定的语法形式等实现⑦。杨亦鸣等人指出,“副词的语义指向的成分往往就是该话语的焦点”⑧。上文指出,“竟”“竟然”语义指向其后接成分,在句中可以直接突出其后接成分的功能。“竟”“竟然”作为语气副词,具有凸显焦点的功能。事件链反预期和事态反预期在语义上共同指向其后接成分,其具体的指向对象却存差异,因而,在凸显句子焦点的具体对象时也存在差异,需要借助重音、对比性成分等更好地凸显焦点。

冯胜利提出汉语里有一条普通重音指派规则,他认为普通重音必须由句子里最后一个核心动词指派给其右边的成分,若其后没有别的成分,重音就落在动词上,每个句子都只能有一个普通重音⑨。也就是说,核心动词之后只有一个结构成分被赋予普通重音。通常一个句子中,重音表达的部分正是说话者想引起听话人注意的内容,是句子凸显的焦点。例(7)中核心动词词组“开口说话”后没有别的成分,该句的重音落在动词词组上,是句子凸显的焦点。例(8)中“鼓起掌”的情况与此类似。例(10)中,核心动词“上升”后有宾语“330多克”,该句的普通重音由核心动词“上升”指派给右边的成分“330多克”,“330多克”是该句的焦点,同时,该句的“330多克”同“120多克”形成对比项,是语义表达的重心,凸显了句子的焦点。例(9)中,若根据冯胜利的普通重音指派规则,句子的凸显焦点应该是“难倒”,但“飞过中国二十五省的傅老师”与“天真活泼的乡下少年”形成对比项,是该句语义表达的重心,因而是该句真正的焦点。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竟”“竟然”语义指向的成分与该句的焦点具有一致性。

3.主观表达功能

语气副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是说话者自身的主观性表达,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袁毓林认为“语气副词往往表示说话人对于句子所表达的基本命题的总体性态度或评价”。“竟”“竟然”用于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表达一种出乎意料的语气,是带有说话者个人色彩的主观表达。例(6)中“250多条河道被废弃物堵塞”是客观的实际情况,但较之总共的300条河道,说话者对河道堵塞的严重局面表示吃惊,感到出乎意料,因而使用了语气副词“竟然”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再如例(11),“下雨了”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今天下雨了”也是生活中的惯常表达,是对实际情况的客观陈述,但是如果该句子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情况便不一样了:a.如果你昨天原本想着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可以去爬山,第二天起床发现下雨了,于是你说“今天竟然下雨了”,该句虽然陈述了下雨的客观事实,同时也表达了惋惜的心理,带有自己的主观性评价; b.昨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告诉你第二天会下雨,你不愿相信,第二天真的下雨了,于是你说“今天竟然下雨了”,陈述事实的同时表达了你的吃惊和意料之外,带有自己的主观评价。我们发现,如果句中使用了语气副词,那么命题陈述中的这种主观化色彩正是借助语气副词表达的。

(二)“竟”“竟然”的语用差异

“竟”“竟然”的语用差异主要表现为语体色彩的差异以及使用频率的差异。“竟”的书面语色彩比“竟然”强,“竟然”的口语色彩比“竟”强。“竟”仅用于书面语语体,“竟然”可用于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根据现代汉语对语体系统的分类,书面语体可再分为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事务语体⑩,其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以及事务语体中的公文体等很少使用“竟”“竟然”,因为其内容多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不带有说话者的主观认识和主观表达。就使用频率而言,口语中“竟然”的使用频率高于“竟”,书面语体中二者的使用频率在不同时代存在一定的差异:文言文中多使用“竟”表达出乎意料之义,现当代使用“竟然”的频率则略高。

三、结语

文章通过对“竟”“竟然”大量的语料分析,总结了二者隐含的反预期义,将反预期细分为事件链反预期和事态反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语义背景进行了细致描写,指出了二者句子形式上的验证和语义指向的差异。事件链反预期的语义背景可描写为四个因素,涉及三个事件,句法形式上倾向于显性出现两个事件,预设一个事件,句子格式是:已知甲+竟然/竟丙。事件丙预设了事件乙。事态反预期的语义背景可描写为两个因素,涉及一个事件的两个侧面,句法形式上倾向于两个因素同时出现,句子格式是:甲ⅰ+竟然/竟甲ⅱ。语义指向上,事件链反预期中“竟”“竟然”指向谓语动词或动词词组,事态反预期中指向谓语部分的对比后项。语用功能上,“竟”“竟然”均具有低位表述性功能、凸显焦点功能和主观表达功能。二者在语体色彩及使用频率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竟”的书面语色彩强,“竟然”的口语色彩强;文言文中“竟”的使用频率高,现当代文中“竟然”的使用频率高。

注释:

①文章语料均出自国家语委语料库。

②周红:《副词“倒”的预期推断及语法意义——兼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3期,第2页。

③聂丹:《语气副词“竟”及其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第28页。

④⑤⑥⑦齐沪扬:《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第62-63页,第62-63页,第13页,第64页。

⑧杨亦鸣、徐以中:《副词“幸亏”的语义、语用分析——兼论汉语“幸亏”句相关话题的形成》,《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第20页。

⑨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8页。

⑩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0-501页。

[1]齐沪扬.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9):62-71.

[2]罗树林.“竟然”类语气副词语用功能分析[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3]周红.“省得”、“免得”语义语用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6.

[4]聂丹.语气副词“竟”及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 (5):25-31.

[5]丁雪妮.意外义语气副词“幸亏”、“偏偏”、“竟然”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1-20.

[7]杨亦鸣,徐以中.副词“幸亏”的语义、语用分析:兼论汉语“幸亏”句相关话题的形成[J].语言研究,2004(1):19-23.

[8]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00-501.

[9]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语体语气指向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