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陈藻寓桂诗歌创作

2014-03-28左宗静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广西诗人诗歌

左宗静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南宋陈藻师事林光朝之高弟林亦之,三人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乾道九年(1173年)林光朝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陈藻曾经追随林光朝,并入其幕下。历来到广西的外地诗人主要为宦官诗人、贬谪诗人以及幕僚诗人三种。《粤西诗载》卷十四陈藻《寄吴提干》:“来寻八桂瓜期满,归访苍梧莲幕迁。”由此可得知,陈藻应属于幕僚诗人。而对于广西这个地方,不同身份者到此有着不同的心态,所创作出来的诗歌有着不同的特点。南宋陈藻“崎岖岭海”期间曾到过广西桂林、融州、柳州、象州、桂平等地,共创作了二十多首诗歌。陈藻描写广西的自然景观都是比较客观的,没有像贬谪诗人那么夸张地描写广西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人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而对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的记述也是比较客观真实的,甚至有些少数民族的风俗还流传至今,如瑶族少数民族的穿衣风格至今还是如此;在描写诗人出行每到一地方时,又由眼前的情景表现出羁旅思乡之感;身处异乡时,与家乡朋友或者当地朋友寄赠酬唱,表现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一、寓桂创作诗歌的题材内容

据笔者初略统计,陈藻在广西大概创作了二十多首诗歌,其诗歌内容主要是描写广西地区的自然景观、特有的民俗风情、纪行时所带来的身心感受以及与朋友之间的寄赠酬唱等。

(一)以描写广西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山水诗

广西是唐宋时期被流贬之常地,由于广西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客观原因,特别是瘴气多这一现象,很多被贬文人对广西都产生惧怕心理。然而广西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如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等。因此,也有很多诗人被广西原生态的山川地貌和瑰奇秀丽的迷人景致所吸引,而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以广西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山水诗。其中以描写广西岩洞诗尤为突出,如描写龙隐岩、灵川灵岩、真仙岩等。诗人们不仅游览桂州山水,游踪更是遍及融州、容州等较为偏远的地方。

陈藻在广西创作的二十多首诗歌中,大部分都是以广西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山水诗。他曾到过很多地方,如融州、柳州、象州、浔州等地,并且创作了许多诗篇。特别是诗人两年居住在融州时,创作了较多诗歌,且大都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例如:

洞里清溪可泛舟,入观洞府出高丘。老聃尸解今还在,黄帝生前有此不。滴乳解添无数幻,携灯何用不曾幽。乾坤自大人身小,拳石空中作胜游。(《真仙洞》)

灯火无蛮市,江山绕暗城。渔舟关柝响,野烧日头生。雨阔知村暝,天高一月行。夜楼好风景,都不碍阴晴。(《融州东楼》)

真仙洞是指广西融州(现广西融水县)的真仙洞。这首诗表现出了喜议论、寓哲思的倾向。除第一联写景之外,其余三联都是在叙述中杂着议论、说理;《融州东楼》写了诗人在融州东楼上所看到的融州的夜景,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甚至是暗城,也一样是一道好景。此外,还有《融州西楼望山》《冬日融州绝句》《题融州城楼》以及描写桂林自然风光的《题静江》等,都写出了广西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观。

(二)以描写广西少数民族风俗为题材的诗歌

唐宋时期,一些流放或贬谪诗人也有写广西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诗作,如宋之问的《过蛮洞》、刘禹锡的《蛮子歌》、柳宗元的《柳州峒氓》、李商隐的《桂林》《昭州》等,都记录了当地民族的风俗,如生活习俗、服饰穿着、语言等。但大多数都只是局限于描写桂州、昭州、宜州、邕州等地方的风情民俗。陈藻寓桂所创作的诗歌中,也有对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进行描写的诗篇。其主要是对融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风俗民情进行了描写,这些诗歌大多都是如实记述的,且作者在记述的过程中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因此其感情较为平实,但民俗景观点缀其间,显得很醒目。这些以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为题材的诗作,对后世诗人也产生了影响。例如:

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朱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瓮灌蔬园。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客中书事》)

除却谯楼环廨舍,萧条市井客怀悲。高高下下山无数,浅浅深深江有时。大布红裙猺女著,半规白扇野人持。城中昨夜亡羊豕,闻得谁家虎入篱。(《题融州城楼》)

《客中书事》记述了融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风俗,如他们以猪油润发,用牛粪涂门这些现象。而这些落后的习俗及生活方式,在作者眼里是“不堪论”的,后面两句“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表现出了诗人身处异域的那种孤独感、疏离感。《题融州城楼》中的“大布红裙猺女着,半规白扇野人持”描写了融州的瑶族妇女独特的穿衣风格,即穿着色彩斑斓的红裙,还有持白扇的田野农人,这两者前后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后面两句诗句还记述了当时半夜有猛虎入城食“羊豕”的恐怖情景。总体来看,诗人描写的这些少数民俗风情,都比较客观真实,感情也比较平实。而且诗人这些表现广西少数民族风俗题材的诗歌,对我们了解当时广西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及自然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纪行诗

从陈藻的“自从弱冠为游子”(《纪梦》),可以得知,诗人是喜欢游历的。陌生而又风景奇秀的广西,给身处异地的诗人带来了新鲜感。所以诗人会到各处游历,并将沿途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以《过××》《××行》等为题的纪行诗的形式写下来。纪行诗又可以称作记游诗或者行旅诗,它往往是通过个人在游历过程中的见闻及感受来抒发诗人途中之感或表现诗人的思亲怀乡之情。陈藻在广西创作的诗歌中,有很多诗篇是属于纪行诗的,透过他的纪行诗我们可以窥见其经行广西途中的心路历程及所抒发的情感。诗人每到一地,因见闻不同,内心所泛起的涟漪也是有差别的。陈藻游历融州时,回程途中沿桂中黔江水路经融州、柳州、象州、浔州等地,所过之处皆有诗作。例如:

两年为客忆乡关,樽酒何时别此间。今日移舟出城市,多情却恋眼中山。(《别融州》)

都无一物作生涯,坊巷萧条有几家。料得寒梅应怅恨,满城开作寂寥花。(《过象州》)

岭南大半尚鸿荒,城壁空坚草莽长。忽到浔州江上饮,喜他风物近吾乡。(《过桂平》)

在融州生活两年的陈藻,不时地思念家乡,初别融州时说“多情却恋眼中山”,表现出了诗人对融州的恋恋不舍心情;过象州时,描写了象州人烟稀少的情形,却只有梅花独自开放了整个城,表现出了诗人满怀惆怅和寂寞的孤独感;而至浔州桂平时,虽然岭南很荒芜,且城上的墙壁也长满了繁茂的野草,但却丝毫未影响诗人的心情,在浔州江山饮酒,最后“喜他风物近吾乡”一句道出了诗人看到与故乡相似的风物时那种喜不自胜的心情以及思乡之情。此外,如陈藻自融州顺江历柳、象州而下时所作《舟行》云:“众流江渐阔,百怪石如生。错听人声闹,空岩答桨鸣。”融江系柳江支流,柳江又属黔江象州段支流,众流汇集,江面渐宽,然而沿江两岸及河床怪石丛生,行旅罕至,浆鸣在岸边岩洞中回响,诗人竟误以为是人的喧闹声,可见当时是多么的僻静。从诗人在寓桂创作的纪行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同时也可以从生态、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了解到当时广西的状况,有助于我们对当时的广西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四)寄赠酬唱诗

寄赠酬唱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文人通过这种形式来深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尤其是身在异乡的时候。来到广西的外地诗人,他们身处异乡,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难免有种失落孤独之感。但随着广西交通的不断发展,广西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也大为加强,间接地促使文人之间联系的加强,从而也产生了一些与广西有关的寄赠酬唱诗。客居在广西的诗人,除了与同在广西的诗人有诗往来之外,也与在广西之外的诗人寄赠酬唱。如陈藻游融州时所作《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云:

天涯无伴只思渠,知在杭州有故庐。闽岭秋空翔一鹗,融江夏日煮双鱼。

合看髫龁登科去,却有髭须落第初。太学好还元祐体,松峬莫便赋归欤。

“闽岭秋空翔一鹗,融江夏日煮双鱼”写出了诗人与闽中友人鱼雁传诗,寄赠唱和。后面是写诗人得知友人吴书达落第后不气馁,更加给予赞赏。此外还有《融州除夜寄福清刘九兄》,作者在融州的除夕之夜,想念远在家乡的兄弟,虽身在异乡,但还是没有忘记在除夕夜家乡有柴炉会。诗人曾被友人余子畏邀赴柳州,后来陈藻经过柳州作了《谒罗池庙》,诗前小序说:“友人余子畏尝以诗戏余。”可以看出,两人有诗往来,互相寄赠酬唱。这些寄赠酬唱诗表现出了诗人与友人的真挚感情,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往来的情况及某些活动。

二、诗歌情感

(一)羁旅之思、思乡之情

广西远离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俗习惯,外来诗人到广西总会感觉到差异性,但独特的风俗民情也会给诗人们带来新鲜感。多数外地文人在广西创作的诗歌多展现自然风物,感情上除了对恶劣环境产生恐惧、不安心理之外,还表现出了羁旅怀乡之情。陈藻在广西创作的诗歌并没有过分夸张地描写广西的自然环境,而是较客观地描写,其中也不乏表现出羁旅怀乡之情的诗篇。例如:

故国来来八十程,登楼迷却桂州城。望乡不分千山隔,上趁金乌日里行。(《融州望乡》)

从《融州望乡》中“故国”“望乡”,可以明显看出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出诗人怀乡之情的,如《过象州》描写的人烟稀少、荒芜萧条的景象,让独在异乡的诗人倍感惆怅;《过桂平》写到萧条景象的同时看到了与故乡相似的风物,难免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东楼夜望》中诗人思乡的愁绪更明显,在异乡的诗人孤独,只好借江水传达自己的怀乡之情;《纪梦》中借梦境返回故乡与亲友相见的情景,更是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对异乡自然风光的欣赏之情

广西恶劣环境中也有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虽然陈藻有诗作描写广西萧条荒芜的景象,但大都是客观真实的记述,其中也有诗作表现了对广西秀丽的山水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如《题静江》客观真实地写出了广西桂林多洞府的喀斯特地貌,也流露了诗人对桂林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融州东楼》写出了融州东楼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有着独特的风景,给人美的享受;诗人要离开融州时,《别融州》中一句“多情却恋眼中山”,表现了其对融州的不舍之情,更是对融州山水的依恋欣赏之情。

三、艺术特色

陈藻是著名的理学家,是林亦之之弟子。师祖林光朝对诗歌的“深湛之思”及“锻炼之功”在理学派别上独树一帜,陈藻深受其影响,其诗风、文风都颇为相似。《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九首《乐轩集提要》评陈藻诗曰:“今观集中所载诸体诗,颇涉粗率,而真朴之处实能自抒性情。古文亦主于锻炼字句,不为奔放闳肆之作,与《艾轩集》体格相近。虽其蹊迳太僻,不免寒瘦之讥。然在南宋诸家中,实亦自成一派也。”由此可见,陈藻的诗歌较注重锻炼字句,讲究韵味,感情真实,语言质朴。

(一)注重锻炼字句

理学家一般都有重道轻文的思想。陈藻虽为理学家,但对诗歌还是较重锻炼字句,讲究诗韵,并且有些诗歌还具有深刻的哲理。如《真仙洞》开始写了真仙洞的景观,“拳石空中作胜游”写出了自身的感受,而“乾坤自大人身小”又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融情于景,融理于景,将艰深枯涩之理融入阔大幽韵之情境中,令人回味无穷。《融州西楼望山》中描绘景象用“青”“合”“展”等字用得形象逼真,把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山形用很形象的字来表达出来,用得巧又通俗易懂。细细品味,这首诗整体上来讲很有唐诗韵味。《题静江》更是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桂林多洞石喀斯特地形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陈藻这些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大多数诗都有唐诗韵味,且皆具有峻洁严谨、韵致幽然之味。

(二)感情真实,语言质朴

陈藻在广西创作的诗歌,都比较客观、真实地记下了当时的切身感受以及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陈藻驾志于学,不苟求于世,品行纯正,文如其人。其诗歌感情真实,语言质朴。如《题静江》写出广西桂林多岩洞、喀斯特地形的特点;《题融州城楼》《客中书事》都如实地记述了融州一带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过桂平》《过象州》等都客观描写了广西的自然环境,没有像贬谪诗人描写广西自然环境那么夸张,同时也写了自己当时的切身感受;《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真挚的友情。这些诗作语言真朴,通俗易懂。

[1]梁德林.唐风宋韵八桂情:唐宋名人在广西的文学创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汪森.粤西诗载校注[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等,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1372.

猜你喜欢

广西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广西尼的呀
诗人与花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