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导向强化财政微观管理
2014-03-28钟晓丽
●钟晓丽
近年来,日益健全的财政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的财政运行机制、日益规范的财政业务流程,都预示着财政管理已经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由于财政微观工作涉及财政管理各个环节,覆盖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是财政管理的基石,任何一方面存在短板,都会直接影响财政管理的持续性和效率性。因此,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为了强化财政微观管理水平,提高财政管理效能,打造“阳光财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紧抓流程起点,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完善部门预算体系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的一项工作,目前基本可以做到把大部分收支活动全部纳入预算进行管理。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部分经费支出编制标准低、经费无法维持单位的日常运营等矛盾凸显,一定程度上造成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相脱节。
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预算编制。一是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努力规范经费管理。通过不断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努力夯实管理基础,改进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等举措,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公用经费分类定额标准、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更为成熟完善的定额标准测定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对部分需要进行逐项审定的项目,认真比对,按照项目标准进行审定。二是对单位的结余资金,根据项目执行情况统筹安排,下年度不需要使用资金要求单位预算调剂或收回财政总预算中统筹安排使用,对无需继续支付的资金,直接收回总预算,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过程监控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有着严格的使用范围,但财政检查中发现项目资金被挪用仍是很多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尤其是自收自支单位、社团单位的项目资金很难控制。很多单位违规将应在日常经费中列支的招待费、住宿费等在项目资金列支,造成日常支出挤占项目资金。
财政部门既要做好资金的提供方,又要做好资金监管方,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一是严格项目资金前期论证,做好现场核查与调研,结合绩效预算加强事中管理;二是专项资金立项时明确其用款的方向、范围,使用中严禁扩大范围,不得用于人员工资、招待费等支出,并且,对于列支的相关费用,要求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要严格把关,使用合法的票据列支;三是资金的使用与目标紧密结合,根据目标完成进度拨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绩效监督,采用技术化手段,监控项目资金使用的各个流程,使资金使用的来龙去脉清晰明了,进而从管理上提效;五是强化项目档案管理,项目资金专账核算。对立项项目,一个项目一个档案,专人管理,对所有相关资料及时登记保存。尤其对于工程项目资金,资金量大,风险高,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三、重点关注性质发生转变的单位的监督与管理
目前财政管理的重点是行政单位、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对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管理相对宽松,尤其对性质发生转变的单位,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差额拨款、差额拨款转全额拨款单位要加强管理。
日常管理中,财政部门一方面要在单位性质转变的当年度,应及时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更新单位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同时提高单位规范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要进行制度设计,要求单位转换性质年度进行相关审计,及时解决遗留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项目管理
政府采购项目违规金额占财政综合检查违规总额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单位对政府采购意识不强,或是对政府采购的项目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由于财政对于一些特殊事项缺乏灵活性。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项目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目录时,既考虑政策性、又考虑到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对建设单位的突发零星维修、零星建设工程等事前无法估计的项目,政府采购上应给一些特殊处理,如由单位申报,主管局、财政局、纪检部门共同参与项目的招投标,缩短政府采购时间,提高效率,或者采取单位事前汇报,事后备案等方式避免年年查、年年犯情况。二是增加部分采购项目限额或批量限额管理,改变目前部分项目单件金额小仍需政府采购的现状,提高其实际可操作性。三是政府采购目录中增加注解。对于可能产生多种理解的项目,添加注解,有利于单位明确、统一的执行。
五、夯实基础,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负有管理和指导的责任。然而,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所以也是容易忽视的。近年来检查发现,单位仍然存在科目使用不规范、会计凭证不合规、账簿不健全、财务人员未认真履行对财务收支监督的职能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夯实基础,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加强政策和业务能力培训,同时增加单位之间业务的沟通与交流,以更好的熟悉掌握相关政策,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全面提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加强条线系统指导,同一系统的管理方式、业务类型相似性比较大,财政部门的业务交流与培训应增强针对性,分不同层次、需求开展培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以2013年新施行的行政和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契机,引导单位认真学习、理解和领会新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要求,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并按规定对单位的账务处理、科目设置进行规范和统一。通过单位和财政部门共同努力,使得会计基础工作逐步向更加规范化方向发展。
六、把监督检查工作做实做细
监督检查,是发现财政违法行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实用的重要抓手。把监督检查工作做实做细,一要做到检查与调研相结合。做好查前调研,将查前调研与全年监督检查计划统筹考虑。按照做实做细的要求,开展年度检查之前,要求所有部门预算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工作,对自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要求单位自行整改,并适时进行外网通报,要求单位对照通报情况改进。二要以查促管。结合自查自纠情况,开展重点检查。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布检查通报,对单位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约谈,并留下痕迹,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摩擦。三要有针对性地提高检查人员的业务能力。针对检查和复核审理阶段发现的检查组工作和业务问题,及时交流与培训,促使参加检查人员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财政检查的规范性,提高检查工作质量。
七、继续积极推进公务卡的使用,打造“阳光财政”
公务卡推行数年,其效用有所体现,但是很多单位仍然未真正实行公务卡制度,未把公务卡的结算制度落到实处。财政部门要促使公务卡结算发挥更大效用,一要继续强化相关制度,强化公务人员使用公务卡消费的意识,有效杜绝“虚开、高开”发票现象;二是加强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把公务卡消费作为财政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增强单位重视程度,逐步取代现金支出,使公务消费真正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