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期刊编辑的素质和编辑策略
2014-03-28刘志成
刘志成
(云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091)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中国对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需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同时也把外部世界介绍到中国。所谓对外宣传,正如黄泽存所言,是指“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或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1]黄友义也指出:“外宣翻译包括政治文献、新闻文体、公示语、信息资料和汉语典籍,传播载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以及国际会议。”[2]英语期刊作为对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对英语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英语期刊编辑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文字功底,丰富的百科知识和优良的专业素养;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充分认知;注重翻译过程中的译、释并举以及不同文体翻译方式的区别;注意翻译的规范;把握外宣翻译的策略和重点。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英语期刊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外宣和内宣翻译,因为受众不仅有中国人,而且更多的是海外读者,常常是普通外国人透视中国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程镇球指出:“从事政治文章翻译的同志要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敏感。”[3]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期刊编辑,首先要有拳拳爱国之心和较高的政治觉悟,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与时俱进,透彻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政策,坚决杜绝危害国家形象的翻译。比如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此处的“统一”只能译为“reunification”,不能译为“unification”,因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大陆”可以翻译成“the Chinese mainland”,但不能译为“the mainland China”。英语编辑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一些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一定要坚决地维护国家利益。
二、扎实的文字功底、丰富的百科知识以及优良的专业素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英语期刊编辑。比如,如果不懂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就不懂什么是“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独钓寒江雪”,什么是“修身齐家”,什么是“欲擒故纵”;不懂股票,就不懂什么是“小幅下探”,什么是“熊市”,什么是“收盘”等;此外,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更是需要做一些解释,如“安居工程”,是“affordable housing”而不是“the 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
三、理解中西方文化的认知方式、范畴化和表达方式的区别
1. 要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比如龙在中国文化里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但在西方文化里龙却是代表着邪恶和不好的东西;猫头鹰在中国文化里是不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西方文化里却代表着智慧,比如: as wise as an owl。另外,中西方不同的认知方式还体现在很多习语方面,比如:an apple in one’s eyes(掌上明珠),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在西方有雪莱的西风颂,西风象征春风,而在中国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东风象征春风,这是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半球不一样决定的。另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毫无疑问,“中国威胁论”是在某些西方敌对势力操纵下出现的,但是也不排除我们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传播失误造成的,比如,中国人在表达很平常的观念的时候,也总喜欢用一些战争的词汇,“攻书莫畏难”,“年前我们一定要打一个漂亮的攻坚战,顺利完成这个项目”,“很多战斗在一线的面包师傅们终于领到拖欠已久的工资”,常会让西方读者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好战的民族。又如,对于计划生育的宣传翻译“One is good, two is crime”,这样的翻译在一定时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崇尚人权的西方人来看,生孩子是个人的事,多生孩子就是犯罪,尤其是对于鼓励生育的西欧的一些国家来说,这就是践踏人权,所以这样的翻译可能会成为西方抨击我国人权状况的把柄。
2. 要理解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中文的特点是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松散,但是强调文采华丽,句式整齐,气势逼人,多用四字句;而西方文化强调句式紧凑,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同时简洁有力。比如:他昨天买了一辆半新半旧的自行车。这里的“半新半旧”是一种同义反复;又比如:对于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分清轻重缓急、谁先谁后、然后再仔细权衡、认真考虑和仔细推敲。这句话明显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虽然对句子加以了强调,但是显得啰嗦,因为“轻重缓急”和“谁先谁后”是同义反复,而“仔细权衡”、“认真考虑”、“仔细推敲”都是近义词,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不能把他们都翻译出来,可译为:The target priorities should be carefully studied。又比如: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精诚合作、上下一心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对于这类句子,正如袁晓宁所言:“应根据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适当地删减压缩,去掉那些不适当的重复、溢美之词,取得英汉语言功能上的对等,以达到宣传的目的。”[4]
四、翻译过程中注意译、释并举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于有些译文西方读者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我们应该调整信息,采取“译”与“释”并举的方法。正如奈达所说:“如果译者不向假象读者调整信息负荷量,接收者就可能失去信息中一些关键因素,或觉得译文太难懂而停止阅读。”[5]比如:辛亥革命可翻译为: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1911, which overthrew the Qing Dynasty, China’s last feudal dynasty.昆明:Kunming, the capital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located in southwest of China.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能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尤其是对于中国特有的词汇,必须加以注释。由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很多中国特有的词汇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很陌生,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加以注释。比如:吴邦国委员长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可以翻译为:Wu Bangguo,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NPC), China’s highest legislature organization.又如:大锅饭:the big rice pot system or the absolute egalitarianism.尤其是涉及到政治问题的内容,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比如: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还有八个民主党派,这句话应翻译成: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ruling party in China, and there are also eight other political parties”.“民主党”不能译为democratic party,因为国外的民主党与咱们国家的民主党是不一样的。
当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可以给出更简洁性的注释甚至不需要注释也能达到很好的交际效果。比如: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纸老虎:paper tiger;海峡两岸三通:three direct links across the straight;还有Kongfu、Jiaozi、Taiji等。
五、注意不同文体翻译方式和翻译语言的区别
德国翻译理论家诺伊贝特(Neubert)就不同文本的翻译,划分了以下几种情况:
1. 以原文为重点,如科研领域;2. 主要以原文为重点,如文学作品;3. 原文与译文应兼顾,如专业文献;4. 主要或完全以译文为重点,如对外宣传。[6]可见根据诺伊贝特的观点,外宣翻译应主要以目的语为重点,要尊重目的语的特点,即译文要在风格、用词、表现方式等方面与目标语一致。他的观点为我们在实际翻译实践过程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注意常见的固定的翻译法,翻译要规范化
1. 要注意翻译过程中的固定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已经有固定的翻译了,不能想当然地自己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比如:流动资金:不能译为circulating funds,应译为working capital;职业介绍所:不能译为job seeking agency,应译为placement agency;重化工业:不能译为heavy chemical industry,应译为heavy industry and chemical industry;基础设施:不能译为base construction,应译为infrastructure;拳头产品:不能译为fist product,应该译为competitive product等。
2. 滥用拼音的现象在外宣翻译中也要注意。对于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以前确实出现过用拼音替代的现象,比如:Kongfu、Jiaozi、Taiji等,但是还有很多词汇是有自己专门的翻译词汇的,比如:文庙不能译为Wen Miao,应该译为Confuscious Temple;大雄宝殿不能译为Daxiong Hall,应该译为Mahavira Hall;泡泡糕不能译为Paopaogao,应该译为deep-fried sponge cake;高粱不能译为gaoliang,应该译为sorghum;哪咤不能译为Naza,应该译为Nezha;藏经楼不能译为Cang Jing Hall,应该译为Scriptural Repository等。
3. 注意翻译过程中汉语中的外来词的回译。中国自近代以来随着与国外交往的日益增多,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这些词的形成有多种,比如音译(如沙发)、音译加类别(如啤酒)、意译(如激光)等。在外宣翻译中,这些外来词必须回译,即还原至源语言的本来面目。例如, “黑客”不能译为“black guest”,而应该译为“hacker”;“假唱”不能译为“false singing”,而只能译为“lipsync”等。这些外来词,在翻译时必须还其源语言的本来面目,这样的翻译才更地道,否则就是出力不讨好。
4. 避免中式英语。所谓中式英语,其实就是一种翻译腔。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等认为:“‘翻译腔’是一种形式上的忠实,结果导致不忠实于原文信息的内容和效果。”[7]国内的范仲英亦认为翻译腔主要是“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扣原文,忽略译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生硬牵强,文笔拙劣,可接受性差。”[8]比如:“我们学校为两种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译成“our university offers different academic programs to two levels of students including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这种表达违背了英语的表达习惯,“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正确译法为“students at two levels”; “打白条”不能译成“give a white slip”,正确译法“issue an IOU”;“豆腐渣工程”不能译成“bean curd residue project”,应译为“jerry built project”;“投资热”不能译为“investment hot spot”,应译为“popular investment spot”等。
七、把握外宣翻译过程中的策略和重点
1. 找到中西方文化的相似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外宣翻译的加强,海外受众尽管对中国仍还有一些误解、好奇、猜疑与不安,但总的来说对中国的了解在日益加深。如何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实力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国人的文化水平和价值取向,我们在外宣编辑过程中就应该找到正确的宣传基点,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似点来寻找,即中西方都乐于接受的方式,中西方都共同认同的文化偶像。比如:济公:Ji Gong, a monk, the eastern version of Robin Hood in China;丽江:the eastern Venice, located in Yunnan,southwest of China.这样的翻译不仅让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而且更有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
2. 外宣翻译应根据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分类传播。不管是出于地理政治,还是由于历史传统对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受众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因此外宣翻译不可一概而论。对于不同的地区,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而分类传播。
总而言之, “外宣编译工作是中国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而国家形象的形成必须经过与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长期的、持续的互动。”[9]对于外语编辑来说,应该认真研究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历史传统、认知方式、民族心理等,找到国外受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英语期刊编辑在对外宣传过程中时刻要记住,对外宣传是宣传的祖国,是代表的祖国,除了上述的原则之外,编辑工作者还应该记住黄友义先生所提出的“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2]此外,还应该做一些英汉对比研究,这也有助于解决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两张皮”的现象,这也是提高英语期刊编辑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手段之一。正如王宗炎所说:“近十年来,许先生屡次表示,大学中文系和外语系要打通。中文系不要只讲训诂、音韵、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外文系不要只介绍讲解外国语言学派的论点,把自己局限于小天地之内。”[10]只有这样,英语编辑的水平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泽存. 新时期对外宣传论稿[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124.
[2]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2004,(6):27-28.
[3]程镇球. 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 中国翻译,2003,(3).
[4]袁晓宁. 语言民族风格对等与发挥译文语言优势[J]. 东南大学学报,2004,(3):95.
[5]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6]刘慧梅.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资料的英译[J]. 中国翻译,1996,(5):10.
[7]Eugene. A. Nida&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 Brill Press, 1969.100.
[8]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05.
[9]桑颖. 论国际旅游与国家形象的塑造[J]. 东南亚纵横,2009,(9).
[10]王宗炎. 汉英语文研究纵横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