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治“吃空饷”顽疾的四个药方

2014-03-28孙兴全

财政监督 2014年30期
关键词:空饷福利待遇顽疾

●孙兴全

根治“吃空饷”顽疾的四个药方

●孙兴全

有关部门发布了“吃空饷”专项整治的进展:截至9月25日,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为162629人,以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1474元估算即一年有84亿元的财政支出。这一数据并非“空饷”的全部,身居这些派得出“空饷”的党政事业单位或垄断国企,平均工资水平要高,此其一;“空饷”也与“工资”无法画等号,还包括各种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福利,各种灰色收入,此其二;漏网之鱼肯定有,问题是数量多少,此其三。仅算经济账,“吃空饷”的危害也非常大。根治“吃空饷”顽疾得重症下猛药,手软不行。

药方之一:追究经济责任。“吃空饷”是冲着钱去的,不能让这些人“吃了也白吃”,不仅要全额退赔,还应支付利息和惩罚性赔偿。利益驱动下的恶行必须以利益手段来反制,让这些人得不偿失,才能消除“吃空饷”的利益驱动。遗憾的是,“吃空饷”的追偿率不高,以河北省为例,截至7月底,共追缴资金上亿元,占应追缴额的55.12%。更谈不上讨还利息和惩罚性赔偿了。没有过硬的经济责任约束,还让“吃空饷”者不同程度得利,这么软弱的手段,就是对恶行的放纵。

药方之二:追究刑事责任。纳税人的钱,被人非法拿走了,这就是贪污、诈骗,达到一定数额刑法就不能缺位。一年吃掉几万甚至更多,七、八上十年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是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能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换个叫法,就掩盖了贪污、诈骗的本质。另外,“吃空饷”得以风行,与有关领导干部放纵、失职大有关系,那些负有这种责任的领导干部是渎职、是通过受贿与“吃空饷”者权钱交易,也得查清楚,该进牢房也得进。

药方之三:“吃空饷”者和整个人事编制公开。已清查出的“吃空饷”达16万之众,经济责任、刑事责任落实了没有,不知道,甚至他们的真实身份也不告诉公众,被贼偷了,贼是哪些人,不知道。应该把“吃空饷”者具体是何人何职公布出来,谁让这么干的?以前吃了多少?该吐多少?吐完怎么罚?要给公众以交代。另外,作为制度性的规定,还应有治本上的考虑,应将各单位人事编制、工资和福利待遇发放情况全面公开,公职人员工作场所要挂牌上岗,还要实行“网上挂牌上岗”制度,谁人什么职务、职责范围等信息在网上公开,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溜号“吃空饷”的可能。

药方之四:编制约束和财政约束双管齐下。要按照因事设岗,节约人、财、物力的原则确定编制,严禁突破编制进人、用人。要管好人头性开支规模,严禁单位创收支付人员经费,用财政预算限制冗员的产生。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才能使“后来者”望而却步。“吃空饷”者一般都是以伪造、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国家工资福利待遇都在数万元以上,完全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并且“吃空饷”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民众对国家机关及公务人员的廉洁性要求和企盼,其危害程度已达到将该类行为作为犯罪来处理的地步。另外,治理“吃空饷”还要对在这个链条上的所有参与者予以惩罚。实践证明,“吃空饷”者能够冒充正式人员领取工资福利,与相关的审批者、监管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将“吃空饷”者与监管者一同惩罚,才能更大程度上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空饷福利待遇顽疾
如何破解种植三大顽疾?
岚皋破解另类“吃空饷”
交通拥堵“顽疾”难除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
党组织的温暖更多了
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程度对法律意识(自我维权)、家庭收入影响分析
“插队”之所以成为顽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福利项目需求预测机制研究
“纵”“横”交错破顽疾
吃空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