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慕课”教学模式必要性的思考

2014-03-28倪燕茹

大学物理实验 2014年6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大学物理慕课

倪燕茹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是物理规律的发展还是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物理实验。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可以看出,历次产业革命都与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理论的突破是分不开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与热力学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电磁学理论的建立使人类迈入了电气化时代;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原子核、半导体、激光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1]。现如今,纳米材料、光电子学材料的应用已成为现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是高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的自然科学素养之一。因此在高等院校理、工、农、医等专业都要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近些年来,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一些基础课程授课学时的压缩,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也被压缩到较少的地步,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都开不到十个实验项目,甚至有不少专业只能开六七个实验项目。而面对这种形式,担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从公共大学物理课程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几大知识模块的角度去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一般选择前四个模块各开一个或两个实验项目的方法,由于开设实验项目较少,很难实现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因而对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的作用就较小了。这个问题近些年一直

没办法解决。而如今,在“慕课”(MOOCs)浪潮的席卷之下,使在地方本科院校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看到了曙光,对由世界范围名校、名师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充满了期待。

1 “慕课”(MOOCs)的涵义与由来

所谓“慕课”(MOOCs),中文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的英文缩写,简称MOOCs。

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Dave Cormier教授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来“MOOCs”这个概念。顾名思义,“MOOCs”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表现在学习者人数上,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以上。“在线”是指学习是在网上完成的,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开放”是指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只要有上网条件就可以免费学习优质课程,这些课程资源是对所有人开放的[2-4]。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由美国著名大学发起,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如地震海啸,一些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MOOCs风暴”。它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正因为如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2 “慕课”(MOOCs)的优势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慕课”的教学资源优势

目前,全球有三大知名在线免费课程平台,即源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Coursera平台,它已与中国的北大、上海交大等全球100多所大学合作,面向公众提供免费在线课程;还有源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edX在线免费课程平台和以及Se-bastian Thrun等人创办Udacity平台。

(2)“慕课”的教学师资优势

“慕课”的教师目前都是来自世界名校的知名教授专家,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高水平教师的课程,所以学习效果更好。

(3)“慕课”的教学模式优势

学习者的上课地点和时间不受限制。学生可以选择回放或快进,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听课,学习进程的可控度和自由度更高,这是现场教学办不到的。

3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MOOCs”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由于近些年来,一般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都比较少。由于学时少,给学生开设的实验项目就少,学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就少,学习效果自然受到不少影响。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而“慕课”风暴的来临,对未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即充满了挑战,又充满了期待。笔者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以席卷世界的“慕课”浪潮为契机,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MOOCs”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新颖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往往都是本世纪才升入本

科的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受到办学资金和办学基础的限制,用于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仪器设备品种少而且也比较落后。而“慕课”的教学资源是顶级的,开设“慕课”的都是世界知名院校,实验仪器设备齐全,有很多一般院校没法见到的高科技大型仪器设备。这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慕课”了解到不少在学校根本没法见到的物理实验仪器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及用途等,了解到一些高科技知识,而且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们的潜在创造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MOOCs”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2)课程内容丰富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时较少,在固定的学时内要想开出更多的实验项目,就要减少各个实验项目的授课时数,而学生实验能力有限,意味着没法减少学时数。而“MOOCs”的到来,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先通过“MOOCs”自学相关实验项目内容,课堂上再进行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就可以节省授课时数,因而也就可以开出更多的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这不仅在有限的课时数内大大丰富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了“翻转课堂”,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MOOCs”教学模式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课程投入减少

对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投入仪器设备的资金本来就有限,再加上是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能够购买的仪器设备就更有限了。而“MOOCs”的到来,可以说为地方普通院校破解了购买仪器设备资金少的难题,有一些贵重的实验项目的仪器设备不需购买,只需利用“MOOCs”,让学生自学加上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即可,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大地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MOOCs”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4)课程效果提高

对于一般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时数少,仪器设备比较落后,师资水平有限,学生接受能力有限,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而“MOOCs”的到来,对于普通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授课者,通过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再反过来教授指导学生;对于学生可以选择回放,结合自己的水平来听课,带着问题去上实验课。这样不仅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然科学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MOOCs”教学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4 结 论

“MOOCs”的到来,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任课教师来说,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么正确对待教育领域这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通过对这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听到世界知名院校教师的授课内容,提高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认知水平。这样双向共赢的局面必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1]李相银,徐永祥,王海林,等.大学物理实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2]蔡文璇,汪琼.2012:MOOCs元年[J].中国教育网络,2013(4):16-18.

[3]徐燕,刘明熠.大学物理开放实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4(2):83-85.

[4]李幼真,徐富新.大学物理实验的分阶段开放教学管理和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2(5):63-64.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大学物理慕课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