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坪坝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坚定前行

2014-03-28李波

重庆行政 2014年6期
关键词:沙坪坝沙坪坝区工业

□李波

☆新型工业化☆

沙坪坝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坚定前行

□李波

沙坪坝工业,曾是沙坪坝的骄傲,一度创造工业发展的辉煌,成为重庆工业的“沙老大”。

沙坪坝工业,更寄托着沙坪坝的希望,虽遭遇发展转型期的“阵痛”,但依然勇担重任、坚定前行。

2012年,沙坪坝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就沙坪坝区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战略目标,工业作为支撑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既是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也是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年,作为全区工业主管部门的区经信委,紧紧围绕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通过广泛调研和梳理,结合实际提出了“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创意产业”的工业转型思路,为陷入发展瓶颈的沙坪坝区工业注射了一剂“强心针”。2013年,随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布局和沙坪坝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打造经济升级版”,工业发展再次站上一个新起点,沙坪坝区以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平台集聚、创新驱动、政策扶持为路基,为沙坪坝区工业铺起升级腾飞的新“跑道”。

目前,沙坪坝区已形成以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小康汽车、望江摩托为代表的汽摩产业,以康明斯、水泵厂为代表的装备产业,以西南药业、慧远药业代表的消费品产业等4个产业为支柱,涉及28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30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较2011年增加32户,建有2个特色工业园,10个市级都市工业园(楼宇),6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和3个市级创意产业基地。2013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68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占GDP的份额达到52. 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1.1%,拉动全区GDP上升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482.4亿元,同比增长11.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07.4%,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2012年以来,沙坪坝区通过“加减乘除”,着力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使沙坪坝区工业在量的积累中一步步实现质的提升。

速效兼取做“加法”,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有速度、有效益的经济增长。

坚持壮大扶小,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有速度”的实现前提。扶持壮大重点企业,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行为相结合,在汽摩、装备、消费品等传统产业中重点筛选和引导、扶持50户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使之成为引领全区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龙头。培育成长型企业,遴选50户成长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帮助其做大、做优、做强,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创新力强的企业群体。提振企业家信心,树典型、立榜样,评选沙坪坝区工业企业“20强”、优秀民营企业家和“富民兴区”贡献奖。2013年,全区传统产业中产值上100亿的企业1户、10~100亿的企业3户、1~10亿元的企业37户;8户企业获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表彰。

坚持创新驱动,把“制造”向“智造”转变作为“有效益”的最终体现。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搭建企业、高校战略合作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体系;指导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并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帮助宣传推广企业的发明专利、新产品和新技术,支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先后举办沙坪坝区企业技术创新推荐暨智酷公司发明专利发布会、合盛工业微耕机国家行业标准新闻发布会。仅2013年,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就达到1160万元;已建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居全市前列。

有保有压做“减法”,深化节能降耗,推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

强化用能指导,助推企业降低能耗。全面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大节能宣传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察,指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工作。两年来,共组织实施企业节能项目31个,2户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投入300万元用于补助企业节能项目,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提档升级。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规定,严禁“两高一资”产业扩展,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突出的落后产能,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奖优罚劣,集中整治企业“三废”排放,对经整治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给予资金扶持。

双管齐下做“乘法”,发展新兴(培育创意)产业,谋求工业转型升级的倍增效应。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能力。根据工信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录以及功能区建设定位,在东部都市功能核心区利用闲置校舍、楼宇等建设新兴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信息消费和互联网产业。2013年,沙坪坝区制定出台了《沙坪坝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动纲要》,并成功申报成为全市首批“融信通”6个试点区县之一,在发展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积极培育创意产业,做大做亮“创意沙坪坝”品牌。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制定出台《沙坪坝区创意产业发展行动纲要》,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等7类创意产业,着力打造“三环两带”的产业格局。全方位培育发展载体,规划建设缝纫机厂创意产业园、“望江记忆”创意产业园、东原ARC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区,开设磁器口、川美创意市集和西西弗公司“不二生活”创意体验中心,建成创意产品网上商城,成立全市首个由民间组织获政府批准成立的区县创意产业NGO组织——沙坪坝区创意产业协会。促进区域互动合作,沙坪坝区创意产业协会受邀加入“长三角16+N城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体”,举行“沪渝工艺美术展”,11件作品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加大资金扶持,充分利用民营经济发展市级切块资金对创意企业项目进行资助补贴,2012~2013年共发放补助资金253万元。

破解难题做“除法”,扫除发展障碍,营造工业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树信心,全区一盘棋,凝心聚力促转型。将转型升级作为沙坪坝区发展的“定海神针”,陆续召开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坚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邀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教授就工业转型作专题讲座,听取市内外专家关于打造“沙坪坝区经济升级版”的意见建议。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抢抓“五大功能区”建设机遇,编制沙坪坝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构建更科学合理的传统、新兴、创意三大产业结构。

建平台,打破用地瓶颈,拓宽发展空间。利用重庆探矿厂和重庆地质仪器厂迁建的契机,打造西部地质装备产业园,建立完备的地质装备产业链条,提升沙坪坝区高端装备制造水平。着力整合西部片区土地资源,承接东部优质企业“退城入园”。谋划建设新兴产业园,集中入驻一批本土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厂区独立、空间共享、办公区域共用的园区模式。提档升级现有都市工业园(楼宇)和小企业基地,改善园区环境,引导土地集约利用。

优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好企业“娘家人”。制定出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三机制一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具体问题和诉求实行“一企一策”的分类服务,在政策资金、贷款融资、能源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12~2013年,通过向上级争取以及区财政专项安排的方式,企业获财政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帮助企业争取银行贷款近20亿元,解决企业水电气问题100余件。

就沙坪坝区工业而言,传统产业是当下,新兴产业是未来,创意产业是优势,沙坪坝区“十二五”工业和信息产业规划中提出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000亿元,如何做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创意产业这“三篇大文章”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沙坪坝区工业战线将紧紧围绕都市功能区建设和打造“沙坪坝区经济升级版”,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政企联动,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有效投入,全力化解发展压力,努力把传统、新兴和创意产业打造成为拉动沙坪坝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再创沙坪坝工业新辉煌。

作者:重庆市沙坪坝区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马健

猜你喜欢

沙坪坝沙坪坝区工业
抓娃娃
“钓”口罩
套海狮
“小贝厨房”日记
在抗疫中发展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创甲路上奋力前行的沙坪坝区中医院
工业人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沙坪坝区为例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