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结指数G值表征炼焦煤结焦性的局限性研究
2014-03-28鲍俊芳詹立志尹秀利
鲍俊芳,詹立志,尹秀利,项 茹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焦煤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80)
煤的黏结性是指烟煤在干馏时黏结其自身及外加惰性物质的能力。黏结指数G值是我国表征烟煤黏结性最为普遍的方法[1],对相同变质程度的烟煤,G值能较好地表征其黏结性的优劣。我国煤炭采用G值作为烟煤分类的工艺指标,在炼焦企业及炼焦用煤贸易中应用极其广泛。然而,随着炼焦企业用煤资源来源更加复杂,实际生产中发现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炼焦煤煤质相差相当明显。为此,本文对7组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炼焦煤煤岩显微组分、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并对G值表征炼焦煤结焦性进行探讨,以期科学认识G值在煤质评价中的意义。
1 试验
1.1 原料
试验原料选取某焦化公司采购的7组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的炼焦煤,其工业分析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矿点炼焦煤工业分析指标
1.2 试验方法
1.2.1 焦炭制备
炼焦煤在空气中干燥后,将其制成粒度小于2 mm煤料,然后置入试验焦炉内炼焦。控制温度如下:在250 ℃以下升温速率为5 ℃/min;250~700 ℃升温速率为3 ℃/min,700~950 ℃升温速率为4 ℃/min,950 ℃恒温3 h。
1.2.2 分析检测
黏结指数G值按GB/T 5447—1997测定,镜质组反射率采用MSP-200显微光度计按GB/T6948—1998测定,高温塑性按ASTM D2639—04测定;成焦光学组织显微结构按YB/T077—1995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G值表征结焦过程行为的局限性分析
炼焦煤的工艺特征指标包括黏结指数G值、胶质层指数Y值、奥亚膨胀度b值、罗加指数(R.I)、坩埚膨胀序数(CSN)、基氏流动度和葛金焦型等[2],其中基氏流动度指标包含的软化温度、固-软温度区间和最大流动度等参数与结焦过程中煤大分子的热解、中间相小球体的形成和长大等化学反应过程相关联[3],它是表征炼焦煤高温塑性较为科学的指标。
表2 不同矿点炼焦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值和高温塑性
2.2 G值表征单种煤炼焦焦炭光学组织的局限性分析
焦炭光学组织显微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a)可看出,粗粒镶嵌组织气孔壁厚,无裂隙;由图1(b)可看出,丝质和破片组织与其他结构之间界面清晰,容易形成收缩裂纹;由图1(c)和(d)可看出,纤维组织显微结构气孔壁薄或存在裂隙。
表3 不同矿点炼焦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值和焦炭光学组织
(a)粗粒镶嵌组织 (b)丝质和破片组织
(c) 纤维组织(薄壁) (d)纤维组织(裂隙)
图1焦炭光学组织显微结构
Fig.1Opticaltextureofcoke
2.3 镜质组含量表征高温塑性和单种煤炼焦焦炭光学组织的局限性分析
此外,炼焦煤煤质上的差异与其形成年代密切相关,黑龙江煤属中生代早白垩纪,青海煤属中生代侏罗纪,四川煤属晚古生代末期晚二叠纪,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炼焦煤属晚古生代二叠纪和石炭纪[5]。
表4 不同矿点炼焦煤值和煤岩显微组分
2.4 G值表征炼焦煤结焦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从测试方法上来分析,测试G值的加热条件为850 ℃加热15 min,得到煤料在快速升温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工艺特征,它与实际焦炉内煤料约3 ℃/min的升温速率相差很大,G值无法模拟表征其在3 ℃/min升温速率下煤料从分解熔融到缩聚固化结焦过程行为,这是该方法局限性的一个方面。从煤的物质基础上来分析, A矿~D矿煤具有较多的活性镜质组,煤料受到快速加热产生较多可黏结惰性物质的胶质体,表现出较高的G值。然而,由于以上矿点煤料活性镜质组分子分解温度较高,且受热产生的胶质体稳定性不足而较早地缩聚固化,表现出较高的软化温度和较窄的固-软温度,这些特征在G值测定过程中都被掩盖。另一个方面,G值局限性是外加惰性物粒度的限定范围,不能表征变质程度对胶质体性质带来的差异[6]。
通过对各矿点炼焦煤变质程度、G值、煤岩显微组分、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的分析,发现部分变质程度和G值相同的炼焦煤高温塑性差异相当大,形成的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差异非常明显,结焦性的差异无疑使煤炭在炼焦配煤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3 结论
(1)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的炼焦煤高温塑性差异相当明显,软化温度相差3~29 ℃,固-软温度区间相差8~42℃,最大基氏流动度比值为1.3~1266。
(2)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的炼焦煤所制焦炭光学组织差异明显,粗粒镶嵌结构占比相差9%~43%,同性结构占比相差2%~16%,纤维结构占比相差15%~36%。
(3)镜质组含量表征高温塑性和单种煤炼焦焦炭光学组织存在局限性,高温塑性和炼焦煤成焦光学组织结构的差异除受煤岩组分的差异影响外,煤可熔组分分子结构的不同也是其内在原因。
[1] 薛改凤,项茹,陈鹏,等. 炼焦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32(1):36-40.
[2] 虞继舜.煤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47.
[3] Bronovets L M. Sapozhnikov’s method of coal plastometry[J].Coke and Chemistry,2006(5):1.
[4] 陶著.煤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186.
[5] 韩德馨.中国煤岩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117-549.
[6] 鲍俊芳,陈鹏,项茹,等.炼焦煤对大颗粒惰性物质黏结能力的实验探讨[J].煤化工,2012(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