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业务风险监测研究
2014-03-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坛支行,北京 100011)
银行对公业务风险监测研究
周子琪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坛支行,北京 100011)
对公业务是各种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主营业务之一。市场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各银行加大对公业务开展力度,这种业务量的扩大就意味着经营风险也会增加,因此,我国银行应加强对公业务操作风险的监测与管理。
银行;对公业务;风险监测
对公业务是各种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主营业业务之一,是以企业法人、单位等客户为主体,围绕公存账户开展各类支票、汇兑、贷款等业务,这种业务所产生的营业收入数额占据了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合法利润总额的绝大部分,可以说,对公业务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壮大。目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企业打造了更宽阔的融资舞台,这种新技术的运用就给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种现状就迫使银行创新对公业务的工作方式,扩大业务量,然而,银行对公业务量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操作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银行对公业务操作风险的监测与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一、商业银行对公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
商业银行也是一种企业,需要通过开展种种业务来获得一定的经营收入,保证银行的发展壮大。银行的业务开展需要通过市场途径来实现,这就意味着要面对一系列的市场竞争,现代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1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领域国际化改革的进程,我国逐步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开放领域。从2006年开始,我国根据根据世贸协定,金融领域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可以向大陆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这就使得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开始参与了金融竞争,相比较之下,外资银行实力更为雄厚、管理也更为规范、操作也更加严格,我国商业银行具备的竞争优势并不多。
2互联网环境中融资平台的出现
自银行诞生以来,企业的融资都离不开银行,企业基本上都主动联系银行,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顺利开展几乎不存在任何阻碍措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商业银行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正一点点的削弱,各种网络融资平台如余额宝、收益宝的出现,扩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来源不再单纯依赖银行。
3金融机构多样化
伴随着金融领域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机构经营领域内不再是四大国有银行及其附属机构一统天下了,各种私立银行雨后春笋般出现,比较典型的有中信、招商、兴业、深发、浦发等等,还有一些地市商业银行,它们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竞争,加上一些合法融资渠道如典当、金融机构等的不断产生,这种金融机构多样化局面也不断冲击着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市场份额。
二、银行对公业务操作风险的来源途径
市场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增大就迫使各种商业银行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对公业务的实施办法,千方百计扩大对公业务数量,以获取更多的合法收入。对公业务量的增加必然伴随着操作风险的加大,这种风险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内在根源。
1我国银行的管理环节存在不完善之处
同发达国家的金融政策、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管理方式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历史相对短暂,管理政策、管理经验、管理方式都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环节,这些细微的管理漏洞就有可能被一些潜在的风险趁虚而入,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一些利益损失。
2人员因素也会带来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银行人员来实施和执行,人有个性差异,个人素质、工作经验都有差别,或许同一单业务由不同的员工来开展,收益也会差异,风险也会有多高低之分。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故意开展一些违背国家法律、损害银行和国有资产利益的业务,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无形之中增加了操作风险。
3对公业务的客户情况也会带来操作风险
国际上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开展前,需要对客户对象实施严格的预期评估,将可预见和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降为最低甚至为零。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在对公业务的实施之前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科学评估措施,有的评估策略也是流于形式,人为因素比较大;还有的银行处于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委曲求全,对客户对象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也不公开拒绝,这些情况就带来操作风险。
三、银行对公业务操作风险的监测与防控策略
风险具有诱发性、难以预料性、复杂性等特征,操作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时难以估量,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强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监测与防控,切实维护国家和银行的经济利益。
1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
商业银行应深度挖掘和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现行制度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及时研究,并积极进行优化完善;对于短时间内无法立即解决的缺陷要采取防范措施,从源头上杜绝风险的发生;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事件,要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加强监控。最终根据规范操作、风险防控、流程优化的新要求不断整合、梳理已有制度及流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及防控机制。
2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与处理意识
对公业务的开展与执行,需要相关员工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只要这些员工能提风险防范与处理意识,就能有效减低潜在风险的发生率。因此,银行应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与处理意识教育,每位员工都应正确认识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紧密关系,不能只注重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制定,从内部制度上拒绝风险的产生。
3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只素质过硬、遵纪守法、业务熟练、职业操守合格的员工队伍,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法律合规等理念、知识和文化教育,打造一支经得起考验的职工队伍,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道德水平;加强业务培训,为员工增加学习机会,人力资源部以及部门负责人,要积极为公业务员工增加学习机会,增强业务能力,只要业务熟练,在工作中凭借一些实践经验就可以预防一些偶发风险。这样做既可以拓宽员工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维护国有资产和银行资产不会遭受损失。
总之,商业银行在开展对公业务时,必须加强对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控,维护本单位的经济利益,保证资产实现增值,使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1]陈敏春,陈海平.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问题和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
F8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