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反思

2014-03-28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系苏熠慧

中国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

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苏熠慧

《南方周末》上一则名为“‘倒卖’学生工,富士康‘团购’职技校批发”的报道将职业学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职业教育,这个曾经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培养大批技术人才的教育形式,如今遇到了各种瓶颈——资金缺乏、师资贫乏、生源流失,甚至出现职业学校纷纷倒闭,学生与学校的冲突事件。是什么引发了职业教育的内部矛盾和危机?在这样的矛盾和危机下我们如何反思我们的职业教育理念?本文将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职业教育内部矛盾的形成机制,并引入晏阳初和黄炎培先生教育理念,反思职业教育理念的内核,并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依据。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矛盾

1.职业教育体系的两极分化与市场化

当今的职业教育中存在着公立职业学校与民办职业学校之间的巨大鸿沟。公立职业教育享受国家在基础建设上的资金支持与各种优惠政策,组织结构保留单位制的特点,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而民办职业学校缺乏资金,在基础设施上较为薄弱,内部管理较为混乱,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近几年,大量的民办职业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纷纷倒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

职业教育体系两极分化的状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国家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它体现的是国家推动的市场化对教育的冲击。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1949年后,新中国的工业化急需大量技术人才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于是从苏联引入职业教育体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不仅在学校规模上,而且在学生人数上都呈现发展的趋势。这段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费用是纳入国家计划,在劳动力的分配上实行统分统配制度。与此同时,国家鼓励职业教育体系与工厂劳动制度的联合——鼓励学生进入工厂实习与工人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再教育。通过这种联合,中国大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得到大量的培养。早期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与工厂之间是一种互惠关系,这种互惠关系背后的支撑是计划经济下的社会契约。

劳动力的市场化是打破这种社会契约的第一步。职业教育体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沉寂之后,随着1978年的改革又开始出现第二轮的迅猛发展态势。它的发展背景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各种市场的发展中,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对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大力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希望职业教育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劳动者。1980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和1983年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国家技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都制定了向职业学校倾斜的政策,希望通过职业学校的发展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1991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分别扩大了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和提高了职教师资班学生的待遇。在1996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后,职业教育体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可以说,1978年-1996年的职业教育发展是在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然产物。虽然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带来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紧张。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职业技术工人,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打破了国企工人与国家之间的契约,随后而来的国企改制更是压缩了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化带来的两方面影响是矛盾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大规模技术工人供给与国企改制带来的技术工人需求的萎缩出现了巨大的张力,而这张力之后迎来的是职业教育的市场化。

1999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宣告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进程。国家一方面取消了职业教育体系的统分统配制度,另一方面缩减了支持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经费。这种经费缩减造成了许多职业学校的生存压力,《决定》为职业教育在市场上寻找生存资源提供了合法性,许多职业学校纷纷转为民办,将职业学校作为企业来运行。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加大了对职业学校的建设支持,但大量资源进入公立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学校被更深地卷入市场,自负盈亏。

如今,职业教育学校形成了失衡的两头。一头是屈指可数的公立学校,他们仍然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另一头则是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大量民办学校。这些学校为了生存,将大量的人力花在招生上,希望通过保证生源来维持学校的运营。结果是招来的学生因为现实与学校宣传内容的落差而感到失望,缺乏学习动力、校园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于民办学校,“校企合作”往往是另外一条维持学校运营的道路。学校向企业输送实习生,实习生将在实习中获得的工资一部分转为学费,维持了许多民办学校的运营,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民办学校的不满。学生认为课堂和实习都没有使自己受益,反倒沦为了廉价劳动力,加重了他们反学校的情绪。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两极分化是教育市场化的产物。当许多民办职业学校被甩入市场,它的办学形式逐渐具备企业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逐利机构的竞争。其巨大的生存压力导致了民办学校内部的紧张。

2. 教育理念的缺失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先生曾经强调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训,又要重视职业人格的培养。但今天的许多职业学校不管在职业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培训上都是落后的。首先,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职业学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一些今年内发展较快的专业,例如近几年来电子信息、幼教专业、轨道专业蓬勃发展,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学生的课程安排并没有围绕这些专业,所用书籍也脱离专业发展的实际。这导致职业学校的学生丧失对职业知识的兴趣,无法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专业中。其次,许多民办学校都存在师资良莠不齐的情况。一些老师不能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不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就是对学生实习严厉的惩罚,导致中职学生加重对所学知识的厌恶之情。第三,职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与联系。但许多民办学校的资源少、设备差,学生无法在实际中练习他们所学习到的职业知识。第四,许多职业学校设置了大量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但无法保证学生的充分就业。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往往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同时许多学校忽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在就业时迷失方向。

许多公立职业学校在国家政策支持、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大量实训中心来改善学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情况,但在职业人格的培养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将职业学校的学生看做是问题学生,从心底看不起自己的学生。他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严格管理甚至严厉惩罚的形式。一些学校甚至借用军队的方式来规训学生。可以说,在职业人格的塑造上,中国目前是缺乏理念的。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希望培养起服从、乖巧的学生,而忽略了中职学生的主观意愿和真实情感。虽然每个学校都设有相关的德育课程,但德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往往招致学生的厌恶。在德育教育与学生意愿、情感严重脱离的情况下,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心理状态:缺乏自信、厌学、迷茫、无聊。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许多人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他们缺乏情感交流。许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学会如何爱自己与爱别人,一些学生甚至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家庭关系的紧张并没有让许多中职学生获得“完整的社会化”,而学校教育也一直在贬低其存在的价值,从而对人格的塑造产生负面的影响。许多学生从小到大接受了主流教育对自己的否定,也将自己视为低人一等的“差生”,在学习、生活中都缺乏自信。他们的成长经历中缺乏肯定和支持,也缺乏陪伴和引导。在长期的否定下,他们无法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他们的成长经历被淹没在各种虚无和迷茫中。不管是学校和社会,都将他们视为工作的机器,而非“完整的人”。这一切都影射着我们教育理念的缺失。当今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只是和机器一同运行的劳动力,而非具有“全面人格”的劳动者。

二、呼唤“德技双馨”的回归

如果说教育的市场化导致职业教育两极分化,那么教育理念的缺失则直接给整个职业教育带来没落的危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劳动者,其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面对这职业教育的重重矛盾,我们应当回到职业教育理念本身,重新去思考什么才是职业教育的内核。只有我们将技能教育与德育教育良好地连接在一起,才能培养出作为国家栋梁的“德技双馨”劳动者。以下将重新思考两位先辈的教育理念,以期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探讨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

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理念对发展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他“平民教育”的想法最初来自于两方面的经历。一方面,晏先生早年在耶鲁求学期间,参加欧洲战场的华工服务工作,深刻感受到教育机会平等对于改善华工境遇的重要性,因而萌生“人人都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却让晏先生敏锐地感受到这场运动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隔阂;在晏先生看来,新文化运动只是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与一般大众的智识和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晏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破除了旧有的教育形式,却没有树立新式教育。各种新式教育的尝试只是对国外教育体制的生搬硬套,中国人缺少的,恰恰是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从两个经历可以看出,晏先生追求的“平民教育”并非仅限于那些教人识字等慈善性的“贫民教育”,而后者往往是众人对晏先生的误解。“平民”的“平”是平等的意思,“平民教育”强调不论出生如何,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权利。“平民教育”的核心是“全人教育”,指的是人人都应有成为“完整的人”的权利。而对于“完整的人”,晏先生将其阐述为民智、民德、民生。民智指的是对知识的掌握。民德指的是公民精神,即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自信自立的品格,以及关注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感。民生则强调人人作为生产者,对于国家和社会前途的贡献。民生教育是晏先生极为重视的,“平民教育于实施文字教育之外,即需有生计教育,使人人具备生产的技能,造成能自立的国民,倘全国人民拥有生产能力,国民生计必皆富足”。对于如何打造“完整的人”,晏先生也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例如他提出对于工人和农民,智识的教育需要结合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而道德的教育则注重自立、自信、自强的培养,并强调工人和农民之间的互助、团结精神的塑造。晏先生特别强调“劳动”和“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人都必须劳动和生产,人们在劳动和生产中,与国家和社会发生联系。

晏先生的“全人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有启发的。职业教育不应该只是经济生产和国家建设中的机器,而应该培养能够独立思考、自信自强的公民。他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能在生产与实践中与国家和社会建立联系。只有在这样的“全人教育”下,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才可能是有灵魂的劳动者。

2.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理念

黄炎培先生一直提倡职业教育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应当与技能培养并重。他的职业精神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敬业乐趣”的培养。“敬业”指的是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敬重其所习和所事的职业,充分理解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实际上,这是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的培养。“乐群”指的是合作精神的培养,即“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二是社会意识教育。黄先生认为劳动者通过劳动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联系。职业教育要培养起关心公共事务的公民。三是实践教育。黄先生非常强调对实践和劳动的尊重。他提出“如果办职业教育,而不知着眼在大多数平民身上,他们的教育无有是处。即办职业教育,亦无有是处”,抨击了“有读书之惯习,无服劳之惯习”,“农科不过读农业教科书而无农场”,“商科只是读商业教科书而无商品”的现象。黄先生提出“劳工神圣”,呼吁对劳动的尊重,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 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四是对正直人格、博爱互助精神、仗义勇敢气概的提倡。黄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必须培养起具有高洁品性的劳动者,希望所有的劳动者都具备“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的人格、精神与气概。

从黄先生的职业教育理念可以看出,对劳动的热爱、尊重以及合作的能力,是任何一个劳动者自尊自强的前提。现代职业学校一定要从学生本身特点出发,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给予学生肯定,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合作精神,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培养他们正直高洁的品性。

两位先生的教育理念,都能启发我们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反思。今天的职业教育一味地强调职业教育的市场性和技能性,而忽略了合作团结精神的提倡,以及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本身丧失了对劳动和实践的尊重。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职业只成为了一个饭碗,而非与国家、社会建立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职业教育下,我们只能打造出“单面向”的机器。因此,只有将技能培训与职业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团结合作、“德技双馨”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