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作为媒介
——对谈孝泉民族小学学生与对谈建筑师华黎

2014-03-27李若星LIRuoxing

世界建筑 2014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尺度身体

李若星/ LI Ruoxing

身体作为媒介
——对谈孝泉民族小学学生与对谈建筑师华黎

李若星/ LI Ruoxing

孝泉民族小学是华黎的代表建筑作品。本文将作者与孝泉民族小学学生的对谈和作者与建筑师华黎的对谈并置,从中挖掘出身体是沟通建筑师设想和使用者感受之间的媒介,并揭示出身体经验具有打破主观与客观之间隔阂的作用,以及华黎在设计过程中实现身体经验的沟通效力的工作方法。

身体,建筑师,使用者,记忆,趣味

1 前言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是华黎的代表作之一。基于地震灾后重建的背景和小学的功能属性,空间设计聚焦于两个设想:记忆和趣味。记忆是对地震前城市空间的延续,趣味是对小学生校园生活的丰富。[1]华黎以建筑语汇实现设想的方式隐含着一条关注身体的脉络,场所、形式、材料和尺度设计依据身体感受而非视觉被确定下来。使用者是否能够感受到建筑师的原初设想?建筑师如何将自己的设想向使用者传达?2013年10月,笔者与16名三、四、五年级的孝泉民族小学学生相约在校园里,以一对一开放问答的方式进行对谈,而后与华黎在TAO迹·建筑事务所就调研成果进行对谈。在两个对谈的比较中,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

2 对谈民族小学学生(节选)

问题一:这座建筑与你曾经生活的学校是否不同?有何不同?

问题二:你是否喜欢这座建筑的混凝土?你对这种材料有什么感觉?

问题三:你是否觉得这座建筑有趣?如果有趣,为什么?

问题四:你最喜欢这座建筑的哪个地方?

1 孝泉民族小学模型

2 总平面(1、2图片来源:TAO迹·建筑事务所)

3 孝泉镇震后保留的街道尺度(摄影:华黎)

4 三层建筑围合的庭院(图片来源:TAO迹·建筑事务所)

5 模拟四层建筑围合的庭院(图片来源:编辑自TAO迹·建筑事务所提供照片)

3 对谈建筑师华黎

3.1 记忆的营造

李若星:孝泉民族小学的设计理念之一是对古镇记忆的重塑,如今生活在其中的小学生们表达出在这座建筑中感受到古老的氛围(问题一中,23%的学生回答孝泉民族小学与原来学校的差别在于感觉古老)。据孝泉民族小学铎校长说,您设计之前在孝泉镇调研多日,请问通过调研您从孝泉镇提取出哪些特性?如何呈现在现代建筑中?

华黎:调研主要是看小镇的空间结构、建造方式和材料资源,我提取出的主要是古镇的曲折形态和尺度。古镇自下而上生长所得的形态是弯曲的,而不是笔直的。有些破坏严重的地区灾后重建会重新规划路网,那一定是因为人工化直线能强调效率。孝泉镇因为土地私有化,政府没那么强势,所以路网及小镇空间结构在震后重建中还能保留。我的方法是从设计的角度有意识地在形态上体现自然生长的状态,与小镇肌理产生联系。这是为什么孝泉民族小学的建筑平面是折线形的,还有很多小体量扭转形成不同的角度(图1)。此外,项目身处小镇肌理当中,场地本来的形状也是特别不规则的,曲折也是场地赋予建筑的特性(图2)。而且带有转折的空间对人的行走体验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我在佛罗伦萨跟当地建筑师谈到中世纪城市空间的转折,也讨论到行走是延续的,有探索的欲望。

曲折形态之外是尺度问题。灾后的街道具有明确的尺度特点:6m宽的街道,两边是1~2层的建筑(图3)。我觉得学校里的新建筑的尺度跟这个差别不能太大,不能出现特别大的建筑。建成之后,我认为设计中做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建筑没有做到4层,只做到3层(图4)。如果做到4层,院子尺度会变得太压抑(图5)。孝泉小学的另外一处分部没有被地震破坏,是4层,我调研的时候去看过,院子里挺有压迫感。我们这个项目用地本身比较小,密度压力更大,控制高度的话更不好做。但是尺度非常重要,我们再从别的地方来寻找解决方法,比如布局。尺度本身就跟身体有关,是外物与人体的尺寸比例关系。尺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英文中与比例尺是一个单词(scale)。但是中文说尺度往往被理解为尺寸(size),忽略了与身体的关系。

李若星:混凝土在这座建筑里的使用曾经引发争议,但是调研中几乎所有小学生们都表达出对这种材料的喜爱(问题二中,94%学生喜爱混凝土),并且是他们感受到这座建筑有“古老的感觉”的原因之一,他们还喜欢混凝土滑滑的、凉凉的触感和不均匀的肌理(问题二中,16%的学生表示混凝土有古老的感觉,47%的学生表示混凝土的触感舒服)。您怎么看混凝土这种现代材料给使用者带来的“古老的感觉”?

华黎:混凝土这种材料虽然很现代,但是跟时间的关系很奇妙。我今年6月回去看的时候,这座建筑已经建成3年,我感觉混凝土比刚建成的时候还更好了,更旧一些,但是不像是该维护的那种旧,是更成熟的一种旧(图6)。涂料旧了会有要维护的感觉,但混凝土会变得更舒服。混凝土不会过时,路易·康(Louis Kahn)1970年代的建筑在30年后的今天仍然觉得很经典,很多材料30年之后肯定不行了。这个项目的施工队是当地的,没有做混凝土的经验。施工能力的限制让这里的混凝土不像安藤的那样精美,有缺陷的痕迹让它感觉已经有时间的积累,而完美的像是新的。换成别的材料,小孩子肯定没有这个感觉。

6 建成3年后混凝土材质现状

7 扁柱对走廊的视线遮挡

8 扁柱形成的陌生化尺度

9 阿尔瓦罗·西扎惯用的超常比例(图片来源:华黎访谈中手绘)

10 小学生在“黑洞子”里仰卧起坐

11 小学生在天窗上躺着睡觉

12 小学生以身体测试凹龛的狭小空间(10-12摄影:华黎)

3.2 趣味的营造

李若星:孝泉民族小学的另一个设计理念是营造空间趣味,小学生们能够明确感受到这座建筑有趣(问题一中,36%的学生回答这座建筑与原来学校的差别在于它“很好玩”,问题三中,100%的学生认为这座建筑有趣),他们说这座建筑像迷宫一样,让人兴奋(问题三中,50%的学生回答这座建筑有趣的原因是“像迷宫”)。迷宫的感觉与“脊椎”1)两侧遮挡视线的一系列扁柱关系密切(图7)。您当时做这一系列扁柱是什么初衷?

华黎:设计扁柱是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层面跟空间有关,扁柱能够阻挡你看周围。你在行走的运动中透过扁柱之间的空隙看到的景物是变化的,这样,“脊椎”的内部和外部的空间联系也是不断变化的,能够提供更多变的空间感受,并且产生想要看清就要继续运动的刺激。另外是技术层面上的考虑,“脊椎”长面朝西,扁柱能够起到遮阳的作用,也能够增加光和影的感受。

李若星:您很注重让新的建筑与古镇的小尺度保持一致,但是扁柱却设计为3层通高(图8),产生了孝泉镇里不曾出现的尺度,这其中的矛盾是出于什么想法?

华黎:做高空间是我在调研期间就产生的想法。孝泉镇另外一个没有被地震影响的小学里基本都是常规的空间,只有一个小门厅是两层高的,我当时就觉得这个空间挺好。小学的老师跟我说这个没用,但是我觉得有用,这里的感受不同,小孩如果能有这样的体验以后对空间的感知会不同。所以,当时就想应该给小孩超出日常体验的空间尺度。始终生活在正常尺度的空间里,你的空间想象力会比较乏味。有个说法是“设计工作室的创造力跟空间高度有比例关系”,所以我们把工作室搬到了一个高空间(笑)。高空间里人比较放松,会有更多的感受。路易·康说在10英尺高的空间和100英尺高的空间中沐浴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用途不都是看得见、写在脸上的,是对人心理的一种影响。我自己上过的小学没有这样的体验机会,我想给学生一个机会。我理解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的建筑跟人体的比例是超常规的,才会打动人。西扎特别喜欢画草图,超常的比例加上奔跑的人,在我印象中他是这样的(图9)。一般建筑的比例会是1:3、1:5之类的,但是西扎做1:30。这种超长的比例会产生时间感。就像加长车的车头开过去了,身体还在这里。我认为西扎的形式来自于身体的体验感受和记忆,我一直有这种强烈的感觉。

李若星:这座建筑里有很多街巷、台阶、檐廊、庭院之类的小场所,这些小场所是学生们觉得这座建筑有趣的重要原因(问题三中,39%的学生回答这座建筑有趣的原因是黑洞子、廊子、小桥好玩),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地方(问题四中,学生们回答黑洞子、屋顶平台、廊子等是最爱的场所),设计这些小场所是出于何种考虑?

华黎:全校900个学生至少一半是住校的,他们24小时都在学校。学校应该给他如同生活场景的感觉,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地震之后,小镇毁了很多,我想让他们在学校里溜达跟在小镇里的感受一样,有意识地形成与孝泉镇空间有相似性和关联性的空间感受。

李若星:小学生们能够敏感地发觉每个场所适合的活动(问题四中,学生对最喜爱场所的回答都包含对其中活动的描述)。您在设计时对空间的使用有什么设想?

华黎:空间能够给人的活动带来可能性,在这个项目里想创造多样的室外活动的空间。大台阶我们设想会有很多行为:聊天、玩、看大树和院子、拍集体照、作为实际的楼梯连接二层和操场。学生们在调研中说他们喜欢在天台上谈心,我在设计上想不到那么多,实际使用中会产生更多故事和行为。也许孩子们觉得天台没人打扰,那就说点儿悄悄话,这可以理解为一些空间原型或类型——天台、巷道、庭院、台阶。空间原型给人基本的联想,比如,巷道就是用来追逐的、天台就是用来聊天的、台阶就是用来坐的。在空间原型的基本作用之上又有一些设计中没有设想到的变化。空间有了之后,提供了可能性,剩下的事是使用者自己的解读。我上次去看到小朋友在石头屋里玩,把我逗坏了。他们把石屋里的椅子当桌子写作业,还把腿卡在椅子下面做仰卧起坐(图10)。天窗可以被当成滑梯,还有个孩子直接当成床在上面睡觉(图11),极度狭小的空间也给他们乐趣(图12)。建筑师在设计时考虑一些使用方式,在建筑投入使用之后会产生更多的方式,使用者会自主界定一些功能。小孩没有定式,会去用身体做各种尝试。我觉得很有趣,对建筑师有启发。

4 身体作为连接建筑师与使用者的媒介

在华黎对记忆和趣味的营造与学生们感受到的“古老”和“好玩”之间,存在着一个沟通两者的媒介——身体。华黎一直强调精神感受的产生根源在于身体,身体的感知是最初的刺激。这与知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的观点相合,他主张人类一切认知都来源于身体经验,因而身体和思想(心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身体同时具有肉体性和精神性[2]。梅洛-庞蒂以身体的意向性替代意识的意向性,使每个人的身体都成为“主-客体”,从而破解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隔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的审美与使用者的审美往往存在着差异,而身体的感知是具有普遍性的,是建筑师和使用者共同的经验基础。身体由此具有了沟通建筑师和使用者的能力。

身体具有被动和主动的双重属性,它以感知功能(sensory function)接受环境信息的同时,也以活动功能(motor function)探索和改变环境[3],而身体的感知功能和活动功能都具有引发感受的能力[4]。华黎在孝泉民族小学的设计中同时关照到了这两种身体引发感受的途径:身体在曲折的廊道中行走的感受,身体被古镇相似尺度包围的感受,以及不完美的混凝土引发的丰富触感共同传递出“古老的感觉”;身体运动中被扁柱遮挡的视线时时变化,原型场所诱发自发性的身体活动,以及熟悉的与陌生的尺度并置共同传递出“好玩的感觉”。

在实际项目中营造身体感受的基础是先要在设计过程中想象身体感受。华黎的工作方式是以手绘草图和手工模型推敲方案(图13–15):“模型和手绘是跟身体感受更密切相关的工作方式,会更好地还原人的感觉。建筑师的创作过程太抽象,更多依赖于思考和概念层面,是一种推导,设计出的只是一种形式,往往会忽略人的感受,尤其是身体感受。当人们真正进入其中,感受上就会有问题,因为在设计的时候,你都没有去用心感受,那谁能在其中有很好的感受呢?”藉由手绘草图和手工模型,建筑师以自己在身体活动中获得的真实而直观的感受作为设计依据,形成体验与操作互为因果的设计过程。这构成了在形式和空间语汇操作之外另一层次的设计——从身体出发对感受的设计,这是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得以向使用者有效传递的一种方式。□

13 华黎手绘图(图片来源:华黎)

14. 15 TAO迹·建筑事务所的手工模型

注释:

1)串联起所有体量的南北贯通的3层走廊,形态上微微曲折,被TAO迹·事务所称为“脊椎”。

[1] 华黎.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设计回顾[j]. 城市建筑, 2012(02).

[2]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

[3] james j. Gibson. 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6.

[4] Mark johnson.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Body as Medium: What Connect Conservations with the Students of the Xiaoquan Ethnic Elementary School and ose with its Architect, HUA Li

The Xiaoquan Ethnic Elementary School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work of the architect HUA Li. Working between the author's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of the Xiaoquan School and those with HUA Li, this article identifes the body as the medium connecting the ideas of the architect and the feelings of users. Body experience has the ability to operate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a quality HUA Li tries to tap with a working method focused on making the communicating power of body experience a catalyst of design.

body, architect, users, memory, playfulness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4-01-15

猜你喜欢

建筑师尺度身体
胖胖的“建筑师”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当建筑师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宇宙的尺度
身体力“形”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