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2014-03-27蔡月如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高职环境

蔡月如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蔡月如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的研究,查阅并收集中国期刊期刊网、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相关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职;体育教师;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毕业后的学生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随着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和社会的逐渐认可,以及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使其在国家高等教育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体育教学工作,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是具体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控制者、评价者,具有主导作用,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随着对体育教师工作生态环境研究的广泛深入,除了关注体育教师积极与消极心理方面、还有教师师资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学术管理的人性化、对高职体育教师工作生态环境系统、多角度的研究,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和谐平等的制度环境[2]。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工作环境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学校生态环境,对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学校生态环境相关概念研究

1.1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是教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微观环境,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利文喜在《论学校环境建设与学生健康成长》中提出,学校环境从内涵出发,可分为学校社会环境和学校自然环境两部分。前者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际关系及学校活动氛围,或以人为中心的群体环境,又称为“软环境”;后者是学校中自然存在或经人工改造过的环境,称为“硬环境”[3]。王萍对学校环境进行定义:学校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校园建筑、环境建设等有形部分,毫无生命和情感色彩的客观存在;精神环境其实质是校园文化氛围,是由学校内部的不同社会心理因素构成的一种无形的教育环境,包括校风、班风,集体规范、人际关系、舆论氛围等[4]。

1.2 生态环境

生态学(ecology)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海克尔(Ernst Haeckel)首次对生态学作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Ecology这词是由希腊文oikos和logos,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生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生”——生命、生机、奋争、进化,而“态”——状态、动态、平衡、和谐,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而现代的生态学主要倾向研究人类活动对于生态过程的影响。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是指自然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生命有机体包括人类都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比一般动物更为复杂和广泛,因而这里所指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规范环境构成的复合的人类生态环境[5]。

1.3 学校生态环境

范国睿在《教育生态学》中对于学校生态环境的定义,是指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以教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种种物理因素与社会因素[6]。蔡传明认为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与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感知的外部条件要素及要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现象的集合,最终构成了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它包括影响体育教学活动、运动训练、辅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和其它教育工作各因素的构成物,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着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学校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体育教师)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构成了学校的生态系统[7]。

2 学校生态环境的特征、结构与功能

欧阳明(1997)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把教育的生态环境大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以教育为中心,并且综合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所组成的;二是反映教育体系内部相互关系的系统,主要以单个学校为中心构成的;三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多种外部环境的组成系统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因素。教育生态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有着巨大的教育辐射作用,这就是一种教育“场”[8]。

周君华等人认为学校体育的生态系统与一般的生态系统不一样,在《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一文中提出,学校体育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复合的网络系统,围绕着三种生态环境,分别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从中获取能量、信息和物质,通过以体育教育及其结构层次作为主体,并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从而做出反馈性的影响[9]。

蔡传明(2007)根据学校生态环境概念及其内涵,理论推断结合实际访谈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的感知,结果表明了中学体育教师的学校生态环境由以下几大要素组成,分别是校长领导行为因素、组织学习氛围、物质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及政策法规制度因素和教改教研,并在学校工作过程中对他们成长起重要作用的。学校生态环境的特征有导向性、动态性、多样性、互动性,这些学校生态因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吴福鼎在《教育生态学》中提出了学校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团,即引导保障群,传导反馈群,继承、开拓群,其相互作用的机制都是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传输和转化。所不同的是,学校生态系统还有价值流、知识流和能力流的富集递增,从而使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系统在整体上实现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育才”目的[10][11]。

苏峻(2008)对于学校生态结构与功能的诠释是学校生态结构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及学校文化,生态主体是学生和教师。生态环境规范是维持着生态主体的主要发展方向。适应、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生态主体实现自身的成长。两者共同构成学校的生态结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对学校生态主体的能力培养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以及学校文化构成的学校生态环境结构具有定向、维护和滋养三大功能[12]。

3 学校生态环境的理论模型

蔡传明构建的学校生态环境感知的理论模型(如图1)由政策制度感知、校长行为感知、物质环境感知、人际关系因素、教改教研氛围等5个维度组成修正为领导行为感知、教学条件感知、政策制度感知、工作待遇感知、人际关系感知、教改教研氛围6个维度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图1 学校生态环境感知的理论模型

4 学校生态环境的测量

关于学校生态环境的测量的主要研究学校组织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许松芽在研究《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长的生态观》,自编了《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问卷》主要分为三个维度,领导水平、物质支持、人际关系,认为在对教师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提高领导水平,加速“校长的职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学校的经济条件,从而为教师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改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早在1991年Cheng编制的《学校环境气氛问卷》,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离心型、投入型、控制型、无首型,对香港津贴中学的组织环境进行研究分析。郑燕祥在研究校本管理倾向,编制的《学校组织气氛问卷》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教师表现、校长领导和组织表现。程正方在《中小学校长行为类型与学校组织气氛的研究》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中,通过借鉴郑燕祥教授的研究理论,从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事业信守、教师团体心理及教师个体心理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研究[13]。

孙卫参照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等人所编制的《学校环境量表》自编了学校环境问卷,将学校环境因素分为五个维度共19个题目:校长的影响、人际关系、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物质环境及教风[14]。

蔡传明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仅从一般的学校环境角度对体育教师的成长的研究意义不大,但从特定的学校体育生态环境感知的角度来看待,能为进一步研究学校生态环境特质及其关系奠定基础,自编的《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感知问卷》,六个维度共有41条,教学条件感知(7题)、领导行为感知(12题)、工作待遇感知(3题)、教改教研氛围(9题)、政策制度感知(5题)、人际关系感知(5题)[15]。

5 学校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

经过对参考文献统计后我们发现,截止到2011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已发表相关教育生态的研究论文共计2781篇、出版相关教育生态的专著7部。这些研究主要涉及教育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其中宏观研究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学校制度等,微观研究包括大学学术、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环境等。生态学的研究遵从四个方面(环境和主体、变异和遗传、失衡和平衡、竞争和共生)的视角,研究对象的状态、关联、本质与规律则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开放性、平衡性等方面来审视,获取被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并找寻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黄兆龙认为现代学校社会生态环境是以人为主导的社会与个性关系的有机融合,难以把握与确定。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特殊公众对象,拥有外部与内部公众群体,并在管校办学活动中形成社会与个性关系,从而构成了现代学校的社会生态环境。学校公众具有可变性、同质性以及多维性的特点,所以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状态是由学校内外部公众及其在办学管校交往中所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特征[16]。魏国孝认为宽松、正常、有序和协调学校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次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政策的相配套、经济的相适应、社会的相融合、自身的相发展。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教育生态,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想达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必须把各个因素团结起来,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不间断地、全面地交换[17]。

6 结 语

通过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得知影响体育教师的学校生态环境的感知形成是长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除了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反映,还有教师本身的主观感知,才能最终影响教师的实际工作。而事实说明,客观世界是影响人的行为,主观世界是决定人的行为,学者们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普通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分析,缺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系统和多角度的研究,特别是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国内研究关于运用生态学、教育学对学校生态环境的界定不一,研究多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或微观与宏观等笼统的分类进行探索。而真正把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和满意度的各个维度结合起来研究文章只有1篇蔡传明关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如有研究中提到学校环境只是单纯的作为物质方面,辅助满意度进行建议或对策中的一部分。因此,从感知上提高教师对所工作的环境有一个好的评价,是教师对学校的认可,从而更直观的找寻出影响方面,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产生瓶颈问题,少走弯路、错路,为体育教师谋求更多福利。

[1] 刘全成, 张伟. 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综述[J]. 内江科技, 2010(2): 159.

[2] 赵平.当前城区各类学校教师生态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3(27):201-202.

[3] 利文喜. 论学校环境建设与学生健康成长[J]. 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9(2): 66.

[4] 王萍. 浅析学校环境的优化[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3(4): 66-68.

[5] 邵孝侯, 朱亮, 姜谋余. 生态学导论[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6]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 陈俊钦, 曾广林, 袁广峰, 蔡传明.当代体育教师的特质、使命与发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8] 欧阳明.体艺特色学校教育生态环境的营造及其“场”效应[J].绵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16(1): 57.

[9] 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8): 1096.

[10] 陈俊钦, 曾广林, 袁广峰, 蔡传明.当代体育教师的特质、使命与发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1] 吴福鼎.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2] 苏峻. 论培养高师学生科研能力的学校生态结构与功能[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28(10): 12-14.

[13] 许松芽.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11.

[14] 孙卫. 学校环境、教学归因对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 12-13.

[15] 陈俊钦, 曾广林, 袁广峰, 蔡传明.当代体育教师的特质、使命与发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6] 黄兆龙. 现代学校社会生态环境研究[J]. 教育评论,1997(6): 24-26.

[17] 魏国孝. 教育生态环境与学校环境[J]. 宁夏社会科学,2005(2): 160.

The research summary on schoo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gym teachers' work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CAI Yue-ru

(The public teaching department of Zhang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Zhangzhou, 363000,China)

The article employ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so on to look up and collect China Journal Net and some relevant documents of the thesis database of Chinese doctors and masters and then make a summary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s as well as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is aimed at the research on current schoo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gym teachers' work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levant researc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reviewed

G718.5

A

1673-1417(2014)04-0067-05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4.04.0013

2014-09-07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科技项目(JA14206)

蔡月如(1982-), 女, 福建石狮人, 硕士, 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季平)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高职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