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们“被”过的节日

2014-03-27陌陌

大作文 2014年2期
关键词:情人节传统节日文化

陌陌

近年来人们常常在讨论过节这个话题,其思路无非是传统的节日被忽视,人们的目光过度地集中在过洋节上面,而对本土的节日却关注得太少,因此就形成了一种“被”过节的无奈。

变了味儿的节日

祭祀一直以来都是清明节的重大内容,这一传统习俗已绵延了千年,至今仍盛行的清明扫墓、祭拜祖先,蕴涵着人们对祖先的缅怀追思,同时慎终追远、教育后人,增加了家庭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清明时节极具象征意义的纪念活动。祭拜祖先的传统方式之一是给祖先烧冥币、纸金、元宝。

对清明节出现的“代祭”的现象,我们应如何看待呢?是全盘否定,还是可以商榷?守孝、亲祭是生者对故者最好的缅怀,如确有事缠身,“代祭”可不可以?某些地方有“哭丧”这一行,生活中也有“代驾”的职业。“代驾”是为了让车主安全到家,“代祭”则是为了让顾主的良心顺利回家。只不过年年找“代祭”的话,你的心灵就回不了家,就像天天找人“代驾”还不如坐出租车一样。

节日还没到,商家就通过各种传媒大肆宣传,言语之煽情、措辞之真切,让一些家长与子女都不自觉地掏出钱来。

节日的意义旨在提醒某种情感、某种关注、某种意识、某种行为,促进我们向真、向善、向美。但是,到底该以何种方式庆贺节日?是享山珍海味,还是游名山大川?以何种方式表达节日问候?是鸿雁传真情,还是短信寄虚情?以何种方式表达情感?庄子鼓盆而歌,并非麻木愚钝;向秀旧地重游闻笛而赋,亦是悲哀无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们记住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人们却遗忘了。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祖的祭日,也是人们踏青赏春的节日!

素材解析:现在市场上祭祀用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纸质的LV包、豪车、别墅等祭祀产品层出不穷,今年更出现了纸质的iPhone、iPad这样时髦的科技产品,令人感叹之余不由得反思,这算是一种新习俗,还是变了味的祭祀?时代在发展,很多东西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即使祭祀要时髦,也应该有基本的底线和尊重,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对于逝去之人的怀念与追思的心不能改变。

素材应用:文化变质、新兴种类、尊重传统、适可而止

过节还是过劫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多家庭由于家里长辈比较多,春节期间,开销会很大。不少人纷纷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春节账单,其中“人情账”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春节变成了“春劫”。

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西方节日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但有些变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为情人节忙碌起来,精心准备礼物;众商家们更是卖力“吆喝”,情人节前后的礼品市场格外火爆。对于这些由“过节”衍生出的种种现象,文化学者及民俗专家认为,大家不必刻意追捧“情人节”等一些从西方社会舶来的“洋节”,应正确理解节日内涵,不要过分追捧。

读书是心灵的事业,如干涸的大地需要雨水来滋润。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正式确定的世界性节日。但现在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一天像“圣诞节”那样为它而狂,像“情人节”那样为它而欢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瑟夫·布罗茨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鄙视读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由于这个罪过,这个人将受到惩罚;如果这个罪过是由一个集体或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集体或整个民族就要因此而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书本阅读自有其魅力和其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功效。做一个现代人,有更广阔的视野,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素材解析:“节日”之所以变成“ 劫日”,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节日的本质,而一味地以钱来衡量感情。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礼节,值得提倡,但如果送礼成为一种习惯,过节的意义何在?节日送礼大可量力而行。

素材应用:深思、量力而行、奢靡之风

传统节日无药可救了?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如西方的一些节日受重视,从商家的活动和大众的庆祝活动就可以看出,传统节日正在逐渐走向没落,像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淡。当别国都在争抢端午节的归属权时,我们却还在为光棍节、情人节而大肆庆祝,甚至已经忘记了疯狂的理由,只是为了疯狂而疯狂。

是什么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失去了市场,逐渐走向下坡路呢?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兴的节日比传统节日更有商业价值,新兴节日在争夺青年消费者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而青年们往往又有着比其他族群更为豪爽的消费习惯。正是这样巨大的商业价值让各个商家兴奋不已,使尽浑身解数将其变为一个更加盛大的消费节。在这样精心的策划下,青年人想不心动也难。其次,传统节日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在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青年人缺乏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因而对其缺乏认同感。很多年轻人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而对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足够的理解。把本来寓意深厚的传统节日变成了吃吃喝喝的日子,这些节日自然也就丧失了原有的魅力。

传统佳节,从来就是在热闹中走进民众、推陈出新的。可现在,很多人对于如何欢度元宵节,缺乏足够激情,元宵节多显得平静冷清。与之相比,各地政府注重让节庆文化热闹起来,政府为群众搭建狂欢的大舞台,这是值得嘉许的。

作为传承了数千年的节日,端午节始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古老的民族传统,并融入了民族的血液。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种散发着亘古的芬芳、影响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味道。

端午节的由来,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因受小人的讥谤而不得重用,终于不堪世风浑浊,投江而死。人们以端午节纪念屈原时,就注定了这种清白、廉洁的品格将被人们铭记,也为端午注入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屈原的品格并体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胜枚举。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几年小官便归隐山林,整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生活;诗人于谦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则更是两袖清风、廉洁正直的官员的典范。正是由于这种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心中,才使端午节流传至今。

传统节日真的无药可救吗?其实不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短暂的迷茫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扎根在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所产生的文化就不会抛弃我们。

素材解析:不管在何时何地,人们都不应该忘本。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除了本土的东西之外还融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多彩的元素。一味地固本而不去接触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就无法真正在这个社会立足。经典一定是永恒的,只要我们懂得弘扬经典,那传统节日就不会无药可救。

素材应用:继承、弘扬、借鉴、自信、永恒

名人眼中的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节日有很多。每一个节日的设立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我们应该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并向世界推广我们的节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1.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节日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3.节日是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4. 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最后形成节日。

5.中西方节日差异。

我们的节日文化被赋予了过多的吃喝内容,传统节日都可能在大吃大喝中度过,这是短缺经济的遗迹,人们希望通过过节饱餐美食,弥补平常生活中的不足。这种文化绵延至今,把节日当“饭碗”,而不把节日当“花瓶”。

——吴祚来

洋节已被模糊了原有的意义,传统节日需要注入新鲜气息,在对都市人的个性体贴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包装”。

——深圳都市报

我想,我们不应该拒绝情人节和母亲节。那些外来的妇女节、儿童节和新年音乐会,不 是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吗?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自己的文化的生日。

——冯骥才

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与西方的传统节日相比,中国的节日更注重亲情和友谊的表达,注重对先辈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对于稳定家庭、调节身心、舒缓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易安

猜你喜欢

情人节传统节日文化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小小情人节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