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埔政治讲义与政治教官汤澄波

2014-03-27单补生

黄埔 2014年2期
关键词:讲义黄埔教官

单补生

我珍藏的黄埔政治讲义姊妹篇

旧书网有个名为“宝贝”的店铺,专营韩国书籍。浏览其店发现两本黄埔早期原版政治讲义书,分别是《中国国民党与劳动运动》,编纂者为恽代英;《中国国民党与农民运动》,编纂者为汤澄波,堪称姊妹篇。两书均于1926年9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排印出版,封面钤兰色“天道教藏书印”,其中一本还有“京城府庆云洞八八番地(今韩国首尔庆云洞即地铁安国站附近),天道教青年党”字样。当笔者联系店主欲购时,被告知:人在山东青岛,货在韩国首尔。因为从未遇到这种人货分离,货在境外的交易,一时难定酌。其实黄埔政治讲义流落到韩国首尔不足为奇,依据出版时间查黄埔同学录,仅黄埔四期韩国籍毕业生就有20余名,显然学生将黄埔讲义带回国顺理成章;况有韩国天道教青年党及地名京城府庆云洞佐证,乃真品无疑,我最终将这两本收藏。现在旧书市上还有誊印的《中国国民党与劳动运动》、《中国国民党与农民运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研究黄埔校史复制的,且编纂者均署名为恽代英而省略汤澄波,所以切莫将誊印误为原版,其收藏价值有天壤之别。

笔者除收藏以上两本黄埔政治讲义外,还藏有汤澄波所著《各国革命运动概论》、《小说的研究》及其军校戎装照片,由此萌生撰写汤澄波传略的想法,但由于对汤澄波离开军校后的信息一无所知,又苦于无相应资料支撑,一直难以落笔。年前,承蒙汤小薇和张振川夫妇(汤澄波之长女长婿)寄来签名赠书《平淡下的激荡》(汤小薇著)、《鏖战疆场》(张振川著),拜读二老文章,欣喜从中找到了相关汤澄波生活碎片,随整理成传,补白黄埔人物,终了心愿。

黄埔政治教官汤澄波

汤澄波(1903-1969),广东番禺人,生于华商家庭,酷爱文学,精通外文。1922年汤澄波与叶启芳合译英国的《圣经之文学研究》,刊登于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号,文中明确指出:“圣经对于学者确是一本有价值的大文学书。”

1923年汤澄波翻译《梅脱灵戏曲集》(比利时/梅脱灵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茅盾主持文学研究会时,汤澄波、刘思慕、叶启芳等组建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创办《广州文学旬刊》。

1923年6月《广州民国日报》创办,汤澄波在该社任编辑,社长兼编辑主任是孙仲瑛。在革命策源地的广州,《广州民国日报》拥护孙中山国民革命的主张,积极报道孙中山所建立政府的消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及北伐之时,及时报道时政大事。

1925年1月由汤澄波译述的世界名著《小说的研究》(美国/培里著)出版。他在序言中指出:“这本书的目的是在于讨论小说艺术的大纲。”

1926年汤澄波在黄埔军校第四期任政治教官,时年二十三。那时的政治教官大部分都住在军校与平岗(黄埔岛上的一个小镇)之间的一所小洋房内,那原本是粤海关所属的产业,不知因何而废空着。这实在是黄埔岛上风景最优美和建筑得最好的一个地方,校长自己也曾在这里住过,因为他尊礼教官,就指定为政治教官的宿舍。大家都叫这所建筑为“海关洋房子”。汤澄波在此为黄埔军校编纂政治讲义丛书有《各国革命运动概论》、《中国国民党与劳动运动》等,並经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审定供学生学习。他在《各国革命运动概论》引言中道明:“这本小册子完全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各国革命史讲义的原稿。当初我是打算在讲授完毕之时,再加以整理和修改的。不料在付印那几天我却害起病来。后来曾经恽代英先生小心审读一遍,并且代我做了好些文字和内容上的修改和增减工夫。又代我把重要的地方一概加以旁圈。我实在非常感激。此外他又向我提出多种关于再加整理和修改的意见,但现在因为要赶着排印,期能在本学期未完结之前分发校中各同学,整理和修改的工作不能不暂搁矣之异日了。”

1927年汤澄波离开军校以后在上海虹口结婚。此时廖夫人何香凝在拒绝做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证婚人后,离开南京来上海,带着几个秘书,住在与汤澄波相邻的三楼上。新婚的汤夫人也喜爱国画,有时为廖老夫人研墨铺纸,看老人作画。其间,汤澄波还汉译过世界名著:《资本论概要》(英国/恩麦特著) 、《英国社会主义史》 (德国/比亚著) 、《美国社会史》 (美国/西门士著) 。

1945年抗战胜利后,汤澄波又到香港工作生活。1947年汤澄波曾请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在家中吃饭,作陪的有李济深、蒋光鼐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港英当局极为短视,怀疑共产党能坐稳江山。在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港警勾结国民党特务,监视迫害进步人士。1952年,港英当局非法逮捕了刘琼、舒适、司马文森等人,并把他们从罗湖桥递解出境,周恩来为此代表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根据毛泽东指示经常往来香港、澳门,为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而努力。在中日未建交以前,章士钊曾和汤澄波一起,做日本方面的工作。有一次章来港小住,汤代章约见日本驻港总领事,定好会晤时间和地点。由于章是新中国有政治地位的重要人物,他的行踪受到严密监视。港府政治部一官员的老婆,经常以和殷德珍(章士钊夫人)打麻将为名,尽力刺探章的活动。那一天,殷夫人无意中透露了章的约会,转眼就被告发。当时中日尚未建交,日本和台湾有正式关系。香港当局立即向章和日本方面查询。双方当然拒绝承认有约会。汤澄波为避开查询,接受有关方面的妥善安排,应知名爱国人士何贤(全国人大常委,其子为前澳门特首何厚铧)邀请去澳门休息了几天。1957年夏,章士钊半夜构思了《澳门四绝》,次日写成送给汤澄波,可见二人友谊心照情交 。

1969年,汤澄波在香港去世。1974年,中央对汤澄波的一生盖棺论定,其骨灰由香港运回北京被安放到八宝山。1975年,汤夫人也从香港回北京定居,有关部门给她发了退休证。1978年9月,汤夫人及子女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的亲切接见,畅叙家常近两个小时。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时任同学会理事的李运昌(黄埔四期生)曾亲自登门向九旬师母汤夫人表示慰问,追忆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同汤教官之师生情谊。

附注:

汤澄波之女汤小薇是位高级记者和资深编辑。1946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1948年到香港《大公报》实习,开始了记者生涯。1949年主编《北京儿童》报,1954年同张振川结为伉俪。先后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张家口日报》、《河北日报》当编辑、记者。“文革”中因其父汤澄波的问题受到不公正待遇曾被下放农村劳动。1989年离休后,开始整理自己40年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平淡下的激荡》、《历尽沧桑的人生大书》。汤澄波之婿张振川是个抗战老兵,河北玉田人。1939年参加抗日,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任班、排、连长。抗战胜利后,在晋察冀野战军任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抗美援朝时先后任团长兼政委、副师长兼参谋长。回国后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毕业后任师长。1967年因妻子汤小薇父亲的问题,被上级找去谈话,面临两种抉择:一是离婚,提升军参谋长;二是“靠边站”,等候审查。其当场表态:“汤小薇是共产党员,工作一向努力,思想积极向上。我相信她是个好同志,我不离婚。”之后,带着忠于党忠于爱情的信念,离开部队到了河北省军区等候审查。8年后,中央对汤澄波的问题有了结论,张振川于1974年底被调回六十五军任代军长。期间参与筹划指挥“802”演习,还陪同邓小平接见了六十五军参演的官兵。1983年被任命为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离休后,致力撰写回忆录,陆续出版了《鏖战疆场》、《鏖战疆场余墨》、《鏖战疆场续闻》三部曲。

猜你喜欢

讲义黄埔教官
陈岱孙补充讲义
陈岱孙补充讲义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动物入学也军训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教官之吼
尴尬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教官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