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中幼林抚育经营方法与技术
2014-03-27杨启明
杨启明
摘要:马尾松凭借其易成活、生长快、耐贫瘠、更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得到了广泛的栽种和培育。而马尾松的中幼林时期是造林的关键时期,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方法和技术。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马尾松造林育苗的方法以及中幼林抚育经营方法与技术,确保马尾松快速生长,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马尾松;中幼林;造林育苗;抚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83-2
马尾松属于阳性树种,习性喜温,喜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各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其木材、松脂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笔者所在的岑溪市一直很注重马尾松的造林、育苗工作,分布面积已经达到120万亩,凭借多年工作,笔者在马尾松中幼林抚育经营方法与技术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希望能为广大林业工作者及林农提供参考和帮助。
1 马尾松的物种特性及推广情况
马尾松是松科松属的植物,外皮一般为深红褐色偏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树干较直,花单性,雌雄同体。树种阳性,不耐庇荫,喜温,喜光,适生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1800毫米,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的地区,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的要求较低,在大部分地质条件下均能成活,广泛分布于华中华南各地。并且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被广大林业工作者认可和推广。以笔者所在的岑溪市为例,为适应我国造林用种需要及良种化的原则,国家林业局于1990年分别下达了建设岑溪县马尾松优良种源采种基地和广西岑溪马尾松母树林改建计划。当年根据上级计划,按照基地建设技术方案在全市120万亩马尾松林分中筛选优良林分50110亩,进行个体选择后建立马尾松采种基地50110亩,母树林150亩。1993年该项目建设获自治区先进单位奖励。2001年,根据林业生产对马尾松良种的需求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马尾松采种基地种子的产量、质量及其遗传增益,国家林业局下达了岑溪市马尾松采种基地改扩建项目。项目建设总规模2000公顷,建设期3年。据此,岑溪市林业局与区种子站,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共同编制了《岑溪市马尾松采种基地改扩建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评审意见一致认为:项目设计依据充分,建设指导思想科学,技术经济指标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设计可行,项目实施计划严密、有序,组织管理制度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可靠。
自马尾松采种基地建成投产之后,已累计推广马尾松种子60万公斤,最高年产10万公斤,2011~2013年培育马尾松营养杯苗400~500万株,合计推广马尾松造林600万亩。大大增加了马尾松的种植面积,取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
2 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抚育经营方法与技术
2.1 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苗木管理
马尾松的成活率虽然很高,但对马尾松的中幼期的苗木管理同样至关重要,科学的中幼林抚育技术,合理间伐能够提高马尾松中幼期的成活率,保证最大的经济效益。
2.1.1良种的采摘筛选 良种育苗工作对马尾松的造林具有重要影响,要选择进入结种盛期的母树,并选择那些颗粒较为饱满,没有病虫害影响的种子,以确保出苗率。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上旬进行采摘,在完成采种后要进行晾晒,保证种子的干燥和无霉变,为育苗做好准备。
2.1.2苗圃地的选择 马尾松对土地的要求并不高,但要尽量避免在幼苗时期出现土地积水过多的情况,马尾松在幼苗时期怕水涝。所以在选择苗圃时要尽量保证苗圃的开阔平整和足够的光照条件,以便摆放营养杯。
2.1.3育苗护苗技术 在12月份将一定比例烧过的草皮泥、磷肥与黄泥心土拌匀入营养杯。育苗时,要先将种子浸泡12~24小时,以帮助催芽,种子取出后还需要用福尔马林溶液喷洒密闭半小时左右才能播种。在苗床播种后要用筛过的细土进行覆盖,保持土壤的水分,然后进行覆盖薄膜,以保湿保温促芽。等种子开始发芽到20%~30%的时候,便可以进行移植入营养杯,移植时苗床与营养杯都要淋透水。移植时覆盖薄膜,经常检查、淋水,对缺株或其他原因死亡的植株,应及时补植,并注意温度,特别是阳光充足的中午,翻起每畦二边薄膜。以避免幼苗被灼伤。并做到勤施薄肥。至4~5月长有15~20厘米高可出圃,出圃前要炼苗,控制肥水,以增加上山造林成活率。
2.2 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抚育管理
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抚育管理直接影响着其成材和采脂情况,做好中幼期的培育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林地的生产力,保障林农的经济效益。
2.2.1马尾松未成林时期的抚育管理 新造的马尾松林3年内,这时期,杂草生长旺盛,生长比马尾松快,马尾松易被杂草覆盖,严重影响马尾松幼树生长,在做好松土、施肥的同时,割灌除草工作尤显重要。割灌除草可采用全面或带状割灌除草,抚育的次数可以逐年递减,松土、施肥及抚育割灌除草,在造林当年8~9月及次年4~5月、8~9月进行,由于马尾松侧要较浅,松土不宜过深,避免伤根。如果在抚育过程中发现缺株的现象,在春秋季节用同龄的幼苗进行补种,以确保种植密度。
2.2.2确定科学合理的造林密度 林分密度是影响马尾松胸径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林密度一般每亩167株。一般而言,在土壤条件较好,苗木生长状况优良的情况下,应适当加大行距和株距,主要培养大径木材。在土壤较为贫瘠的情况下,应主要培养小径木材。一般在林木生长的旺盛期,也就是造林的8年后,自然稀疏呈上升趋势,在经过一轮轮淘汰之后,各个植株便可划分出自己的营养空间,自然稀疏率也就随之下降。在这期间,可以开始间伐管理,以避免自然稀疏的浪费。
2.2.3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抚育管理 马尾松在幼龄期和中龄期,林木株数密度较大,非目的树种较多,林分郁闭度高,被压木多,需要进行合理的抚育及间伐,方法采用生长发育伐法,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促进林木的干形生长,培育优良木。间伐要遵从“五砍五留一照顾”的原则,即“砍劣留优、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病虫木留健壮木、照顾均匀”的原则。抚育采伐强度,在抚育采伐林分中,立地条件较好、顶端生长旺盛、采伐强度可大些,林分密度大、树干细高,为了防止风倒,采伐强度可小点。总的要求是株数采伐强度不大于30%,蓄积采伐强度不大于20%。在时间上选择在秋、冬季进行。以保证马尾松林木生长正常,并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3 马尾松中幼林的主要病虫害及管理措施
病虫害对马尾松的中幼林影响较大,严重影响到马尾松林的经济效益。控制病原,防治虫害不仅可以提高马尾松的成活率,还为后期的出材及采脂提供了先决条件,保证了马尾松的经济效益。
2.3.1马尾松的主要病害及管理措施 影响马尾松正常生长的病害幼龄期主要有松苗猝倒病、松苗叶枯病等。其中松苗猝倒病又被称为立枯病,主要表现为种芽没有露土便腐烂死去,或者幼苗刚出土不久就陆续枯死。引起松苗猝倒病的主要是镰刀菌和丝核菌,所以可以在播种的时候向苗床内撒些药土,一般每亩用15~20公斤碾碎撒施。在幼苗出土后,要用草木灰和生石灰以8∶2的比例撒施,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还大大节约了施肥成本。最后要做到精选种子,并做好催芽工作,以保证出苗率。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排水,做好幼苗的护理工作。
松苗叶枯病的病害往往是从松叶发展,如发现治疗不及时,则会造成松苗的枯死。预防叶枯病的关键是在育苗之初改善苗圃土壤,减少菌源,增强苗木的抗病能力。从8月中旬开始就要进行药物灭菌,可以选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叶枯病,每亩用量75~100公斤,一般两周喷药一次。
2.3.2马尾松的主要虫害及管理措施 马尾松的虫害主要有松毒蛾、马尾松毛虫、松梢螟等几种。防治的方法主要是建立病虫隔离带、做好检疫工作、定期喷洒白僵菌粉、以确保马尾松林下常生长。
3 总结
马尾松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其中幼期的抚育经营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其最终的经济效益。只有做好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苗木管理,抚育管理及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工作,才能保证马尾松中幼林时期的正常生长,提高马尾松的出材量和产脂量,最大限度的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