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茄子割老秧再植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4-03-27张秀华张爽肖丽华冯永忠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茄子栽培技术

张秀华+张爽+肖丽华+冯永忠

摘要:本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茄子躲过对生长不利的自然环境,结一批好茄子,赶上好行情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茄子;老秧;再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38-1

早熟栽培的茄子,由于到了盛夏,所有的蔬菜都正是采收盛期,产品极易压市,而茄子在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时又极易感染褐纹病等,果实因病大量落果,产品滞销,经济效益极低。

采取割老秧再植生产栽培技术,是通过人为的方法,使茄子躲过对生长不利的自然环境,等到重新长出好的新植株,其环境条件又有了一段(秋生产)适应茄子生长发育,从而结一批好果,又能赶上好行情提高经济效益。主要采取以下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1.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抗病,增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品种。

1.2 种子处理

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捞出淘洗干净。再用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水温降至30℃时,浸泡8~10小时,捞出用细沙搓去种表粘液,放在30℃左右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净水冲洗一遍,当有7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 苗床准备

用60%未种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土壤和40%马粪(羊粪)混合均匀作为培养土,每亩再加入腐熟鸡粪10~15公斤,草木灰5~18公斤,二铵1公斤,25%多菌灵50克。做畦宽120厘米,厚10厘米的苗床浇透水备用。

3 播种

选晴天的上午进行,将出芽的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上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后盖地膜。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6℃~20℃,地温20℃左右,70%出苗后撤去地膜。

4 苗期管理

出齐苗后适当降低室温,白天20℃~25℃,夜间15℃,当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时进行分苗,并加强保温,白天28℃~30℃。夜间16℃~20℃。当幼苗心叶开始生长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3℃~15℃,防止徒长。定植前10天左右进行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12℃左右。

5 整地施肥

施腐熟有机肥每亩5000公斤,多元复合肥50公斤,结合整地深翻细耙,按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开沟。

6 定植

晴天进行定植,沟内浇足水,水渗后栽苗,株距30~35厘米,亩栽2500~3000株。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

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缓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并重视覆土,随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垄。

7.2 肥水管理

缓苗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茄子形成期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门茄生长期,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8 采收

门茄可适当早采,有利于植株发棵和结果。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采收时最好在早晨,因此时果实饱满,光泽度好。采收时宜用剪刀或刀,齐果柄割断,以免果柄在贮运中将果皮划破,门茄子采收前和采收后10天各喷施1次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预防病害。

9 老秧剪枝及管理

9.1 割茄子老秧时期

7月中下旬,选择长势好、无病害、品种优良、根系发达、有再生栽培价值的健壮茄株。

9.2 方法

在距根8~10厘米处将老秧斜茬割掉;其余的枝叶全部修剪掉。

9.3 割后管理

9.3.1 清园 割秧后及时清除出被割掉的残枝,干燥后进行焚烧。

9.3.2 喷药 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伤口和整个地面,达到消毒作用。

9.3.3 追肥 割秧后的3~4天(伤口已愈合),每亩用尿素15~20公斤,并随浇水。

9.3.4 培土 追肥浇水的5~6天后,中耕要离植株15厘米左右,深度8~12厘米,每亩随中耕追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进行培土成垄。

9.3.5 培养新枝 当基部发出新枝时,每个植株上留2~3个生长健壮的新枝,其余全部摘除。

9.3.6 新枝培养 新枝选留后,当长到30厘米以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丰产素各一次,如果发现缺水要及时浇水。8月中旬经过割老秧后茄子发出的新枝开花,9月上旬新枝结的茄子开始上市,其经济效益较好。

作者简介:张秀华,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农业站,副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茄子栽培技术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