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我只能慢慢地走

2014-03-26

中国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晒干红薯新鲜

回家养伤,老爸居然说,唉,伤了也有一样好处,你能在家过年了。我忽然就觉得自己欠了父母很多。

苏东坡说在他流放的时候,无论去哪里,不出半年,“鸡犬尽识”,我想假以时日,或许我也可以呢。

去学校的路边有两个荷塘,夏天的时候,有一个只有半塘荷,经常有人倚栏钓鱼,栏边有柳。晚上回来的时候,如果有月,真是一篇荷塘月色呢。还有一个因为没水,满塘残荷,萧瑟寂寥。晚上我们就坐在岸边吃炒粉,经常是三个人吃一份,然后又会跟老板说再来一份吧。另有一个池塘长满了水葫芦。秋天的时候,还开满了紫色的花朵,挤得密密匝匝地看不到一点水面,有点象塞尚晚年喜欢画的睡莲。

路上要经过一个菜市,多的是卖水果和零食的小摊,成捆的甘蔗,三轮车上的香蕉,摆放得整齐的柿饼,晒干的红薯条,或黄或绿的柚子,满眼金黄的橘子。我喜欢的还有满箩的金钱橘,貌似比上海便宜。还有一种绿色的梨形小果,脆生生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在玉溪也吃过的,也不贵。

除了水果,其他有成袋的新鲜仔姜,有人弄了新鲜的蜂蜜叫卖——瓶身上还沾着几只蜜蜂,够新鲜吧?还有饱满的小尖椒,晒干的山楂,根须上带着泥土的山药,芋头,红薯,玉米……

稍微抬头,就能看见四周的小山,有雾的日子,半遮半掩的,日日见惯的山也飘渺起来。

校门口有桥,桥下有水,颇有“绿水人家绕”的意思。我慢慢走着,内心一片平和安宁,想起苏子的话: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此时这些话从纸上走到心里,不禁感叹,有些书,真是要用一生去慢慢读的,你不知道你会在哪一刻忽然就悟了,忽然就真明白作者写那些话时的感受了。

有些地方,有些人,也是这样的吧?

记得离开上海时,带一个朋友逛上海。他之前也经常去上海,却始终不喜欢这个城市,我笑说,跟一个城市的缘分,也是要看遇见的时间和当时的心情的,让我来当你的向导吧,带你去那些我喜欢的地方走一走,说不定你会改变对于上海的看法。

一个暮夏的傍晚我们出发,我先带他去华山路,看依旧盛名的丁香花园,看隔壁的“夏朵”咖啡馆,他笑:这才是人住的地方。我们慢慢走,从复兴路走到湖南路,那些经历岁月沧桑的各式老洋房静静矗立在青枝绿叶的后面,他说从来不知道上海有这样喧嚣中的静谧。

我们走到衡山路去看教堂和酒吧,我们走到淮海中路,已是霓虹流彩,我告诉他国泰电影院是张爱玲曾经喜欢的地方,我们还折进茂名路去看兰心戏院——这些地方浓缩了多少旧日上海风云啊。淮海路沿街的华丽橱窗当然是物质上海的最佳解读,不过这条路上当然还有百代,还有三联,我带他去逛三联书店,累了,带他去找以前常去的一家小馆子——果然还是要排队呢。饭后走去新天地,出来已是深夜,却正是去多伦路的好时间。那条路上曾经住过鲁迅,还有左联的故址、内山书店,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名人......

晚上回来他跟我说,他开始喜欢上海了。

有时觉得很多事情真是轮回,就象我总是会在年底把自己弄瘸。去年如此,今年依然。而每次脚伤,都是非常HAPPY的时候——去年是在昆明大脚跟老板们喝生日酒,不知怎么忽然我们这条长凳上的人就全到地上去了,后来有一人后脑出血,有一人膝盖摔破。我当时拍拍泥土站起来仿若无事,到了晚上脚背就肿得跟馒头似的,当时可没想到会一伤就是半年呢。回家养伤,老爸居然说,唉,伤了也有一样好处,你能在家过年了。我忽然就觉得自己欠了父母很多。这次出去攀岩,不小心绊到树根,可能是旧伤复发吧,就又扭了,踝关节当时疼得脚不能落地。

我曾经是个急性子呢,现在我只能慢慢走,我想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条去学校的路,一路撒满阳光,一路微笑遐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晒干红薯新鲜
新鲜汇
抓捕开锁大王
我挖到了大红薯
某个相同的早晨
爱你,感谢你
新鲜的夜晚
新年好新鲜
有趣的挖红薯
完成新鲜的角色转换
晒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