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紫砂壶的传承
2014-03-26张勤卫
张勤卫
Since purple sand resources were exploited and used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purple sand industry has ushered in golden 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n the crucial turning point, “Inheritance of Purple Sand Pot” is properly discussed in due time. This not only involv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urple sand industry,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peoples basic judgment for the true value of purple sand artworks.
紫砂壶在最近7、8年间,尤其是2010年上半年顾景舟大师的单把作品率先冲破千万元拍卖价记录,以及下半年真假紫砂风波后,其市场关注度日渐提高,在当下,更是以一种“文化的道具”的特殊身份,成为市场和收藏界炙手可热的追逐目标,价格一路攀升。自唐宋起开采利用紫砂资源以来,紫砂行业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在这个当口,谈紫砂壶的传承问题显得特别应景,这不仅关系着紫砂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一件紫砂作品价值的基本判断。
一、充分展示原料自身之美是传承的立足点
紫砂器物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其原料的特殊性。紫砂是陶土中的一种“稀土”,与其它陶土相比,紫砂有着无与伦比的可塑性,世界上可能再难找到一种器物,其造型丰富性可以与宜兴紫砂壶相媲美。但紫砂的“稀罕”不止于此。经过对材料分子的分析,紫砂有着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很好地保持并一定程度上美化茶汁的味道,因而被视作最理想的“茶伴侣”。此外,紫砂的又一特性让人们对它珍爱有加,那就是随着茶汁的浸润以及使用者的把玩,优质泥料制作的紫砂壶会逐渐变化,滋润异常。
所有这一切,都与紫砂这种陶土的特殊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紫砂的传承不可绕过的第一个关口就是泥料的把关。但遗憾的是,当前浩浩荡荡6万人的紫砂从业者中,真正熟谙紫砂泥料
者可以说凤毛麟角,撇开以次充好、为取得特殊效果添加化学成分等做法外,大多数做壶者对泥料的认识也只是处于初级层面, 因而缺乏系统、完整的准确判断。“料、款、工、用”,这四个公认的紫砂壶品质高下的判断标准,却是无可争议以料为先的。这不能不说是紫砂传承的一个普遍的短板。有些创作者,热衷于在紫砂壶上施加粉彩、景泰蓝甚至全身涂金粉以突显“尊贵”, 却不自知地破坏了紫砂最为可贵的特性,这多少反映了在传承中对材质认识的局限。
二,传承来自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传春秋越国大夫范蠡为开采利用紫砂的始祖, 至今已二千四百多年。 不过,紫砂做成壶,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距今五百年而已。期间,名家辈出,新品纷呈,代代相传。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精品,我辈都无缘得以亲眼目睹,更不用说亲手把玩、
手摩心追。可以想见,这势必会影响对前人成果的学习消化。本人师从国家级高级工艺师夏洪林学艺,得以零距离接触老师所藏的清三代佚名的内胆壶、清代大家程寿珍的仿古壶、清乾隆年间陈汉文的龙提梁壶、清末李宝珍的竹节壶和柿扁壶、民国储茗的仿古如意壶,以及近代朱可心的鱼化龙壶等博物馆级的精品、珍品,在反反复复的珍玩、模仿之间,细细体会其中的妙处,牢记各人的绝活,这些为我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根基,给了我实实在在的深厚的滋养。但抄袭不是传承,任何创作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2013年,我有幸当选为丁蜀镇人大代表,这个荣誉对我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让我不满足于复制前人的精品,想为宜兴紫砂,也是中国紫砂做出自己的绵薄贡献。我成长的年代, 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中华民族凭籍着丰厚的根基迅速崛起,可以说,这是中国再造盛世的时机。我陆续创作了如意壶、心意壶、六角竹段壶、开心果壶等作品,着重表现一种中正之气、阳刚之气、欢喜之气,表现一种怡然自得的景象、饱满劲挺的气象。这些壶有的在传统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有些是自己的全新创作,一经推出,很多都受到了热烈的追捧,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在这小小的壶上寄托了对这个时代的欣喜之情,让人们从中受到鼓舞,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三,传承需要多种修养的水到渠成
“工夫在诗外”。对于紫砂从业人员,心里有多少滋养, 就会“外现”多少气象。这些年,我从琢玉、竹木器、奇石、书画篆刻、古董、陶瓷等艺术和工艺圈子里的朋友那里学了很多东西,充了很多电,提高了自己的眼界。我慢慢地体会到,砂质的粗细、泥料的颜色、器型的选择互相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约束, 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否则就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比如掇球壶,体型较高,如果用较淡的颜色,就会让人感觉轻飘,我用了青灰泥,就会沉稳一点。
有时候,有些客人并不捧你的场,却有不少指手画脚。我有意善待这些“评论家”,任他评头论足就行,他们说者无心,我听者有意,无形之间,看问题的眼光会越来越成熟,对作品的把握也越老越整体和全面。
此外,好泥料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令人惊奇的全然不同的表现。要掌握这些变化,熟练地在创作中加以运用,不吃一点“萝卜干”饭,是不可能的,为此,本人在夏洪林老师的指导下,作了不少尝试,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