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华夏民族族谱文化中的行辈字派*

2014-03-26钟兴永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字辈族谱宗族

钟兴永

(湖南理工学院期刊社,湖南岳阳 414006)

论华夏民族族谱文化中的行辈字派*

钟兴永

(湖南理工学院期刊社,湖南岳阳 414006)

在华夏民族的族谱文化中,首重支派信息,宗族序次皆以支派分。宗族清晰的传承理路,就是依靠行辈字派。行辈字派系普遍存在的宗法制度,并令大宗小宗百世不迁,是维系宗族繁衍与区别序列的主线,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夏民族;姓氏;行辈字派

一 字派称谓及其出处

行辈字派,系一姓家族繁衍的伦理规范和文化密码,也是华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宗法制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自宋以降,编纂族谱最重要的是确定字派,并规定族人为儿孙起名,均应与族谱中先祖定下的字派相对应,不可越雷池。

行辈字派的称谓主要有:排行、派演、派衍、派语、班辈、行、行弟、行次、行辈等。

称排行之例:排行原意为兄弟姐妹依长幼排列的次序。(宋)《清波杂志》卷五:“子弟见执必拜,或答半礼,呼以排行。”《清平山堂话本》:“排行第七,人皆称为柳七官人。”(柳耆卿)《儿女英雄传》第13回:“问他十三妹这三个字是排行还是名姓。”

《左传》长狄兄弟四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此兄弟排行之始。单名则以偏旁为排行,始见于刘琦、刘琮。

称派演之例:(明)李东阳《<茶陵谭氏族谱>序》:“盖自宋宗法不行于天下,士大夫始以家谱代世本,然惟其族之贤者有之,及派演而指众,亦惟其人之贤者而后不废。”

称派衍之例:(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则有家传汉相,派衍苏州。”

称派语之例:(清)湖南浏阳《锺氏重修族谱》卷一:“今新修谱系,谨取不犯忌讳者四十字,编成韵语,永为吾族派定排行……列此派语于左。”

称班辈之例:班,即分等列序。孔颖达疏:谓昭穆之次弟。班辈即行辈。[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与尔甚班辈?”《醒世姻缘》第18回:“也不论班辈差与不差。”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也是你的平班辈的人,还能把你怎么样吗?”

称行之例:《史记·汲郑列传》:(郑)“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妇归夫……皆言与父母行同故也。”《儿女英雄传》第33回:“我行二,我小时候的小名就叫二鞑子。”郭沫若《我的童年》:“所以我的乳名叫着文豹,因为行八,我母亲又叫我是八儿。”

称行弟之例:(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景龙初,有韩令圭起自细微,好以行弟呼朝士。”(清)俞越《春在堂随笔》卷五:“元制,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弟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岑仲勉《唐人行弟录自序》:“唐人诗文喜以行弟相称,苦于记忆,则取其常见者笔之别纸。”

称行次之例:(宋)《铁围山丛谈》卷二:“政和初,至尊始踵唐德宗呼陆贽为陆九故事……是后兄弟尽用家人礼而以行次呼之。”(晋)陶潜《饮酒诗》:“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唐)白居易《庭松》诗“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郁达夫《自述诗》之三:“生到苏作难作弟,排来行次第三人。”

式中,K为比例系数。结合等效电路(图2)进行分析,球形电容传感器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测量电容CM上产生一个微小的电压,其电压UM(t)为

称行辈之例:(唐)韩诩《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诗:“诗家行辈如君少,极目苦心怀谢朓。”(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近岁之俗不问行辈年齿,泛相称必曰丈,不知起自何人,而举世从之。”(清)刘大槐《祭茧斋文》:“余与君为姻戚,若丈人行,而折其行辈。”

字派称谓虽异,但作用则一:“世系源流,国史赖以序始终,而家乘则赖以序昭穆”;“虽错处九州,而行列相符,甫一问名,而即知尊卑,别亲疏也。”[1]

二 行辈字派源流

(一)顾炎武论姓与氏

顾炎武曾对宗族很有研究。他在其《日知录》中说:“姓之为言,生也。”“今日之天下,人人无土,人人有姓。盖自锡土之法废,而唐宋以下,帝王之裔侪于庶人,无世守之固;锡姓之法废,而魏齐以下,朔漠之姓杂于诸夏,失氏族之源。”又说:“姓氏之称,自太始公始混而为一。《原姓篇》曰: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钱氏曰]战国分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帝起于布衣,太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故项伯、娄敬赐姓刘氏……以氏为姓,遂一代之制,而后世莫能改焉。”[2]

从顾炎武这一段话所映射出来的信息态看,其一,赐姓由来已久,几成定制,甚至一母所生,各有赐姓者。加之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姓氏杂处,体制制约,致令一些宗氏无可考其源。历史上关于赐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原始的孑遗,不知“其族姓所出”也。其二,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人随母姓。再后因子孙繁衍,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保留姓外,又另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即是“氏”。可见,姓系共同称号,氏源于姓,系分支。其三,秦汉以后,一些地区氏、姓合一,并重男权,以男为姓,相沿成俗,故名姓氏。

(二)行辈字派的发源与发展

行辈字派又叫祧,乃承继先代之意。据《周礼·春官·小宗伯》载:“辨庙、祧之昭穆”,郑注:“祧,迁主所藏之庙,自始祖后,父曰昭,子曰穆。”字,是区分辈份、排行的一些字。在一个宗族中,起巩固宗族作用的首先是姓。自始祖伊始,至子孙万代,若无特殊事件,均用同一个姓,以示同姓同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繁衍,人口激增,加之战争与自然的变故,家族分支,逾来逾多,特别是魏晋门阀世族制度兴起,门第世俗观念盛行,令人们不得不以名字示行辈了。

1.重排行

秦汉以后,首先,人们继续沿用排行之俗,常用长(元)、次、幼、少等字作为排行。长、元都表示排行第一,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宋代官吏钟元海等,均为长子。次,即次子,如东汉时的祭肜字次孙。幼和稚均为小儿子,如东吴主孙坚字文台,而其幼弟孙静字幼台,东晋葛洪字稚川,三国蜀马谡字幼常等等。少,即弟弟,如东汉许荆,字少张。其次,尤其是自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将表示行辈的字转向名,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行辈字派。如唐朝杜甫两儿叫宗文、宗武,宋朝三苏中苏轼与苏辙是兄弟等。再次,用不是表示排行的字命字。如袁绍儿子们的字一律以“显”为首字。最后,以数字为名来表示排行。此以下层民众居多,如元代武举授豫章指挥钟祖库,所生四子分别为:万一、万二、万三、万四。

2.重班辈

知尊卑,别亲疏,序昭穆,是宗族繁衍的基本准则,而订立字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制订班序的形式,除按辈次先后依序联缀成句、对联或诗句外,还有联缀不能成句的。内江钟谱认为“族中班排字样,或单或双,古颇不拘”。一是修谱时归纳先辈取名用字形成字辈。其中,先辈取名有可能有字辈,依照字辈取名,或有意识按照字辈原理取名;也可能无字辈,随意取名。这种情况形成的字辈已经是过去的事实。有的族谱是归纳明代及以前的先辈取名;有的族谱是从先辈开始归纳。二是修谱时新议、公议字辈。在归纳先辈取名形成字辈的同时,还议定以后数辈字辈。如湖南涟源《桥头李氏四修族谱》,便以专册记载班序,清乾隆时初修班序为:“茂子 万邦居彦友,应如再添兴,文仕思元永,志必仁本白,登续光前进,贻谋袷厚群”;清晚期续修时,增加10字班序:“逢年基振发,兰桂世芳新”;中华民国三修族谱时,再增加20字班序:“守和启广存,丰纪兆昭纯,繁中传伟远,庆德咸高春”;2000年四修族谱时,又增加10字班序:“道儒佳才学,诗书颂敦行”。三是续修族谱时续议、改订字辈。续议字辈是在已有字辈外“增议”、“新议”字辈,与已有字辈各自独立;还有是在已有字辈后增补字辈,联系紧密,形成一体。改定字辈是在已有字辈上进行修改,形成新的字辈。如四川简阳河东钟谱,道光辛丑年(1841)修谱“排行五十六字”,光绪丁酉年(1897)续谱时又认为“近因本族藩衍,名多雷同,除首句外,各房另拟二十一字,以免命名重复。”因此,原有字辈除首句保留外,完全废除,另外改定新字辈。

大体上,一房家族行辈字派的产生,一般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初修族谱时,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为主拟定,并编入族谱,供后嗣起名时使用;二是在家族中征集后集体议定。续修谱时,又必须慎重续展字派内容,并在族谱中设专册或专页记述。根据宗族使用惯例,行辈字派或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或用在后一个字,以前者居多。

三 行辈字派文化的内涵

(一)订立字派体例

据《谱牒学研究》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13个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匡”共十四字,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具有完整意义上的行辈字派。无疑,订立行辈字派,既要考虑其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适宜人名,而且还可以与大量的字组合成名,不致于因人多而重名。因之,选字的原则,首先是从宗族的美德吉祥、宗族源流、繁衍昌盛或感怀先祖皇天恩德等方面选字。其次是用既朗朗上口又易于记忆的类似于诗歌形式的字句。如吉祥喜庆的四言体、五言体抑或七言体不等。

四言体示例:贺龙元帅家族的先人贺从先,明末从军入湘。从第四代起,贺氏宗族即以“大廷良土,文学兴邦,光宗耀祖,世代永昌”四句四言体吉祥字排辈;山东日照丁氏,从第13代开始将字辈定为:“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来照,相宅河北,天启开科,崇祯任职,乡贤名宦,德言事功,显扬令绪,繁育兴隆,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丁氏的字派有突出的特点,即,它以四言体的形式,叙述了日照丁氏的来历、迁徙、发展以及对子孙后世的祝福与期望,反映了丁氏的历史源流;湖南宁乡、双峰的钟氏派语为:(自第十世起)“绍廷世国,子启家邦,昌大文明,贤才蔚兴,鸿仪耀彩,玉德增英,诗书继美,先泽维新,科甲永远,湘宁长隆”;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五言体示例: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1948年,江西兴国联合全国十多个县、100多个钟姓房支联修族谱,并为接系钟姓规定了120个五言体字派:“祖德绵延远,孙支似绩长。传家惟孝友,继世有文章。懋迹昭秦汉,丰功耀晋唐。调元思越国,赞化仰平阳。智勇宏谋济,明良庶事康。勋猷标宇宙,品望重邦乡。正直清仁让,端方笃敬庄。修齐崇治道,节义迪前光。允协为谦吉,旋占祝履祥。融和联族谊,谆睦叙伦常。宗法千秋在,嗣徽万载芳。颖川垂厚泽,奕叶庆荣昌。定下这一字派的意义在于:凡是接系钟姓人,无论迁至何方,只要知晓自己的班辈,便可明白是第几世的人,也可借此考证其他分支的世系。

七言体示例:云南赵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为:振国廷相连此德,全家兴世开宏恩。黄氏新总派诗曰:水源木本绍薪传,再订宗盟万亿年。金碧辉煌光日月,枝柯繁衍寿山川。诗书美继箕裘远,冠冕声蜚甲弟先。昭代升平安乐土,同根共庇庆绵延。

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些更为宽泛的行辈字派。如对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规定。在《红楼梦》里,贾家第二代用“亻”旁,第三代用“夂”旁,第四代用“王”旁,第五代用“艹”旁,书中有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等,其班辈一目了然。又如明太祖朱元璋给每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且又规定,从子辈起,每五个字辈的命名,以五行顺序,在同辈之内依次以偏旁部首命名。顺序是:木——火——土——金——水,轮回旋转。

(二)字派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一,行辈字派是加强宗法制度的工具。清代湖南浏阳《钟氏重修族谱》卷一有一段“各派小引”的话,很有代表性:“尝思古今之称,姓以著氏,名以标人,号以表别,派以排行,由来尚矣。盖姓不必言,若名与号,各有其义存焉。至于派,合族以为一者也。吾族昔未重修谱牒,各照亲支,任人自取排行,合族究不能画一,何以别尊卑、定昭穆乎?今新修谱系,谨取不犯忌讳者四十字,编成韵语,永为吾族派定排行,庶几一见相询,孰为尊?孰为卑?厘然不紊。异日修谱,孰为昭?孰为穆,秩然有序矣。”

第二,行辈字派是家族文化中的徽标符号。至今,诸姓氏中的诸房支均有族谱,且基本上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字派当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且要寻找散居各地的族人并入谱不乱,只要观其字派便可。显然,字派是宗族的信息态存在。字派还是族内婚姻的标杆。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规定同姓不婚。它一方面反映了权贵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的信息意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族内婚姻的伦理规范,保证族人的生育质量。后来,随着族内房支的不断清晰,许多地方有近亲不婚的规约,即至少在五服内不得通婚。要保证这种宗族伦理的实施,就得按字派来理顺。

行辈字派的订立也是族内亲疏关系的标杆。一是班次可据。字辈可以明确宗族内世系,宗族内族人通过字辈取名,确保宗族世系清晰明确;二是归于画一。族人依据字辈取名,使宗族内族人名字具有统一、整齐特点,有规可寻;三是识尊卑、辨亲疏。在宗族内依照字辈取名,可知族人辈份高低。即使素未谋面,一旦见面,只要论字派,便可知是叔叔还是侄儿。且在中国的礼文化中,知礼有节,婚丧喜庆,多按尊卑亲疏,礼来礼往。

另,根据约定俗成的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祭祀时,子孙也按这种规定排列行礼,即左为昭,右为穆,父曰昭,子曰穆,余类推。所以,行辈字派能培养宗族成员“木本水源”、“敬宗睦族”的思想感情。

第三,行辈字派文化集中反映了家族对美好梦想的追求。例如,从韶山《毛氏族谱》字派“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救圣学,风雅列文章”中可窥见其对美好梦想的追求。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一是忠文化;如二是孝文化;三是寿文化;四是耕读节俭文化;五是生育文化。这些,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齐家”文化的优良传统。

[1]简阳钟氏族谱(卷2)[M].四川省图书馆藏光绪丁酉续刊本.

[2][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黄汝成,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责任编校:简子)

On Generation Name in the Chinese Pedigree Culture

ZHONG Xingyong
(Periodical Press of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Hunan 414006,China)

In the Chinese pedigree culture,bran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generation name is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lan in order.The clear carrying of the clan ismainly relied on the generation name.Generation name,the general clan system,is a certainmain line that maintains human reproduction and differentiates the clan in order,making Dazong and Xiaozong notmove forever.

Chinese people;family name;generation name

K892.9

A

1008-4681(2014)06-0040-04

2014-09-01

钟兴永(1954-),男,湖南双峰人,湖南理工学院期刊社社长、历史学二级教授,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字辈族谱宗族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家族里的字辈
家族里的字辈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吴有春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
家族历史:填补超越“字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