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
2014-03-26隋幸华
隋幸华
(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湖南岳阳 414006)
大众化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
隋幸华
(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湖南岳阳 41400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系统中,教育的理念、目的、组织、结构、功能、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表现,同样,大学通识教育在此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在大众化阶段,大学通识教育具有教育目的更趋现实性、教育内容层级分明、教育形式更为丰富、对社会发展影响愈深等特征。
大众化;通识教育;特点
学者马丁·特罗在长期考察西方高等教育系统扩张过程的基础上,根据“理想类型法”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他认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以下的阶段为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50%的阶段为高等教育的大众阶段;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的阶段为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1]。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个阶段的高等教育在其理念、目的、组织、结构、功能、管理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表现形式。与此相应,大学的通识教育同样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因应变化的高等教育系统。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已经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发展,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下,通识教育有何阶段性特征?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 教育目的更趋现实性
高等教育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马丁·特罗认为,精英高等教育主要关注塑造统治阶级的心灵与性格;大众高等教育虽仍关注培养精英,但其涵盖的范围更广,其重点也从塑造性格转移到传递更专业的技术精英角色所需要的技术[2]。通识教育思想因其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目的而在不同的时代也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大学居于高高院墙之内,缺少与社会相联系的动力,高等教育的目的少与社会的需要牵涉,其目的也是为学生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当时的教育也被称之为“博雅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知识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影响的不断渗入,高等教育系统在不断膨胀的同时,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和时代及经济社会结合得更为密切,专业教育应运而生,并且日益壮大,通识教育也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中不断妥协,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现实趋向性。
普遍认为,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以发展人的最高理性为目的,为闲暇生活所进行的观察、沉思、探求真理等理智活动做准备而并非为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内容是能够使“自由人的身体和思想适合于德性运用的有关事务和知识”,即“自由学科”,主要包括读、写、音乐、绘画、哲学等等。在当时,能接受自由教育的人必定是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闲赋的时间并且能够沉思的“自由人”,而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正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因此,自由教育也是一小部分统治阶级的特权。
高等教育领域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词,最早始见于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发表于1829年的一篇文章。其时,“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是美国高等教育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的部分这一观点进行辩护,他指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4]。可见,通识教育的产生是当时适应大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是为专业的学习做铺垫,并未赋予其更多深层次的目的。
二十世纪中期,西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通识教育更走向现实主义的道路,这一点,在高等院校的翘楚哈佛大学表现得更为明显。早在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就明确表示:“我们不认为西方文化反映在任何一套伟大的著作中,它们必然会忽略这些标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一书中,作者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赋予人们生活中的各科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的教育,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使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2007年,哈佛大学再次公布《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以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取代原有的核心课程,并对通识课程做了相关改动。新的通识课程体现了哈佛大学一贯以来重视与现实世界联系的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学生核心价值观、基础性原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在21世纪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做好准备。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人。彼特·斯科特认为,通识教育有以下五种形式,即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国民教育、跨学科教育和能力教育[5]。当然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其都是作用于“人”这一载体,或者说都是通过人得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固然通识教育有其非功利性,不指向任何的专业技术,但膨胀的教育接受者更多的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时期有条件追求纯粹知识的人,而是希望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美好生活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未来的人。因此,在大众化阶段,高校提供的通识教育更注重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 教育内容层级分明
高等教育的分层是现代知识体系不断壮大的结果,是高等教育系统膨胀的需要,也是对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必然回应。在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统治精英,学生的要求比较趋同,因而教育的内容比较集中单一,无外乎是统治精英所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与能力。随着人类对知识探究的深入,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知识对社会的介入更为深入,社会的发展亦需要掌握各方面知识的人,这也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的膨胀。通识教育以传授学生共通的知识为教育内容,但任何教育内容都受教育目标的制约,因而通识教育的同中亦有不同。
重点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高。如复旦大学在其培养方案中对其培养的人才的要求是“使各专业学生都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包括积极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急剧变化和竞争的能力、良好的协作和交流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重点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球性前瞻意识、批判反思能力、领导风格魅力以及人文关怀精神等。表现在内容上,其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学生心性品质的塑造、思维逻辑锻炼以及批判精神的培养等。因此,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些知名的重点综合性高校早已开始成立单独的通识教育学院,夯实学生通识教育的基础。
在一般普通的大学,虽然也是培养行业精英,但其人才培养目标往往低于重点综合性大学。如某地方高校培养方案中对其培养的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学习认知能力好、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就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与创业、素质加特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一般普通的大学的通识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知识融通能力、沟通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表现在内容上,其教育内容则侧重于共同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等。
三 教育形式更为丰富
在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呈现出更为鲜明的多样性特点,他们有着不同的能力与追求,同时他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千差万别。作为培养学生共同理念、传授学生共通知识的通识教育,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形式亦从以前“开设通识课程”这一单一模式中走出,建构了通识教育的立体模式,其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不可否认,课堂仍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渠道,开展通识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仍然是开设通识课程。在精英阶段,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多,大学校园和课堂能够满足通识课程的需要,因此都是由老师在教室里以课程的形式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传授。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扩张,传统的师生之间的面授也遭遇到一定的挑战,课程的讲授已经不囿于面对面的讲授,网络课程早已在高校悄然兴起,成为面授课程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大学通识课程对师资要求非常高,有些学校的师资队伍尚不能满足开设通识课程的需要,于是采用了网络课程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通识课程。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也是现代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少高校在课程开设之余开展通识教育的读书会、交流会、班队活动、课外讲座,以各种形式开展通识教育,教授学生共通知识,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以台湾大学为例,台大在课堂讲授之外还开设了大量的通识教育讲座,包括有“学问世界的探索”、“知识分子与二十一世纪”、“科技与人文的对话”等;台大为了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开设了“新生专题课程”;台大还开设了“我的学思历程通识教育讲座”,邀请各界名流分享自己的学思经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人生经验。第二课堂因其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对学生的通识教育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分支系统,是对“大学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人文品格、生活状态等的反映。作为一种熏陶学生心性与品格的外在环境以及培养学生气质与精神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随着大学的发展而日益受到“大学人”的重视,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当前,许多大学正在着力营造一种包涵、融通的校园文化环境,使置身其中的学生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熏染,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品格、身体、道德得到更加全面而协调的发展。
四 对社会发展影响愈深
一直以来,西方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其学术研究与教学自由,大学的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甚少关涉现实社会需要,这一状况时使人们称誉大学长期处于“象牙塔”之内。社会的发展使得人才的需求激增,从而引起高等教育系统由精英模式走向大众模式,高等教育与外界的互动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越来越依赖外界的资助以维持其自身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政治、经济、科技的进步。原本在精英阶段远离社会的通识教育不仅随着高等教育一起走出了“象牙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职业甚至是经济的发展。
在知识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为了便于区别而将其人为地分割成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专业的学习和精湛专业知识的掌握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但是,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单一学科专业内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也是当下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新的工程技术的出现经常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的原因。正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成就了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就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的是分科式的教育,长期的专业教育使得学生反思能力低下,对事物总体全面的把握不足,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从最初产生的目的便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博闻、广识”的大学生,其在性质上是非专业性的教育,弥补了学生只懂一门专业知识的不足,在培养过程中赋予了学生接触专业以外知识的机会,正是这种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碰撞,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推动了新的工程技术的产生。
通识教育从一开始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登上历史舞台,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而越来越注重与个体全面的、终身的发展,这对学生就业以及整个社会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后工业化工作市场的发展所导致的职业角色和职业结构的变化,单一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某种职业的需求,精通某方面知识而对其他知识知之甚少的专家已经成为过去式,更多的职业要求的是具有全面基础、广泛能力的专家;另一方面,稳定的线性职业也将为“档案袋”职业所取代,这更需要职业者有灵活适应性并掌握可迁移的技能。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的共通的终生受用的知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开拓创新、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正是现代职业精英的要求所需要的。从这方面说,通识教育适应并促进了现代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慢慢渗透、由浅入深的过程,从高等教育产生之日起,其与经济的关系就经历了一个“从无关到适应到促进再到引领”的一个过程。精英系统下的自由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探求真理、培养教育者心性的,不为任何外在目的服务。十九世纪中叶,伴随着专业社会的出现,现代大学得到长足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系统,通识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外界不断妥协,更注重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亦愈深。总体来说,通识教育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种正向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首先,通识教育对技术的更新和新技术的产生的推动无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次,通识教育对受教育者交流、创新、合作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现代专业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其不断向自然索取的功利化倾向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通识教育更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人的整体素养的提升,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可持续的。
[1][2]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8,(4).
[3][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彼特·斯科特.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中通识教育的未来[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6,(4).
(责任编校:简子)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s General Education in M assification
SUIXinghua
(Teaching Affairs Office,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Hunan 414006,China)
In the stage of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idea,purpose,structure,functions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which are also shown in generaleducation.As the author concerned,in the stage ofmassification,general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purpose,hierarchy of content,rich modality and profound influence.
massification;general education;characteristic
G640
A
1008-4681(2014)06-0117-03
2014-06-02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优化湖南省地方高校通识课程实施研究”,编号:2013ZK3090;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与通识课程实施研究”,编号:XJK0BCGD062。
隋幸华(1977-),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教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