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红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2014-03-26张春蓓黄延政屈家新严团章张春燕
张春蓓,黄延政,屈家新,严团章,张春燕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100)
夷陵区红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张春蓓,黄延政,屈家新,严团章,张春燕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100)
本文就夷陵区红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就产业发展对策提出若干思考,以期对夷陵区恢复发展“宜红”历史红茶规划有所裨益。
夷陵区;红茶;现状;对策
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我国是红茶发源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茶日趋多元化,国内红茶消费随之兴起,我国红茶的产量和交易量逐年增长。夷陵区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为夷陵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优化夷陵区茶叶结构、延伸茶业链条、丰富茶类组合、提高茶农收入,本文就夷陵区红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就产业发展对策提出若干思考,以期对夷陵区恢复发展“宜红”历史红茶规划有所裨益。
1 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红茶是夷陵区的茶叶主导产品,最高年产量达到1000t以上,90年代初红茶全部改为绿茶,2010年后开始少量生产红茶,2013年全区生产红茶近10t,以萧氏茶叶集团公司、邓村绿茶集团公司生产为主,“楚红”、“宜红”为主打品牌,实现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开始在红茶生产上应用,萧氏茶叶集团王家垭基地已建成红茶生产线1条,邓村绿茶集团太平溪基地红茶生产线正在新建引进之中。
2 红茶产业发展优势
2.1 基地规模快速发展
2013年底,全区茶叶总面积1.42万hm2,其中采摘面积1.17万hm2,茶叶总产量约1.7万t,实现茶叶产值5.5亿元,综合实力位居湖北省前列。全区茶产业覆盖 8个乡镇、145个村、3.5万户、10万茶农,已建成茶叶主产乡镇4个、茶叶专业村42个,基本形成了以宜大线、雾莲线、赵沙线“三线”,以低山区、半高山区、高山区“三级”的“三线三级”特色产茶区域,建成了宜大路沿线百里高效茶叶走廊,“三线三级”优势板块基地集中了全区85%的茶园面积、94%的茶叶产量,基本实现了茶叶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2.2 红茶文化历史悠久
我国红茶源于 17世纪中叶,宜红工夫茶(简称宜红茶)诞生在 19世纪中期前后,宜红茶区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优质宜红茶产区主要为宜昌邓村、五峰采花等,特有的茶树品种有宜昌大叶种、宜红早等。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宜红茶大量出口外销,后由于战争等原因,宜红茶几乎全面停产。建国后,苏联首先与我国建交,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贸易协定》,宜红茶大量出口苏联及东欧各国。为适应国家对外贸易的需要,1954年以来,宜昌扩大宜红茶的生产,并且新发展了大片新茶园,建立国营茶场,如宜昌邓村茶场[1]。20世纪中后期,由于中国红茶出口亏损补贴政策取消,使红茶出口量出现明显下降,宜红茶产销萎缩。2005年以后,“金骏眉”、“信阳红”等掀起了一次次的红茶风暴,国内红茶消费兴起,宜红茶生产重新焕发活力。
2.3 加工工艺独具特色
20世纪50年代,邓村茶场实现机械制茶后,因揉捻充分,茶汤浓度增强,品质得以提高,生产的宜红茶出现“冷后浑”,色红艳透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较高。1955 年春季,宜昌邓村区又发现一种高香红茶,有清幽的兰花香,经苏联茶叶专家奥列尼柯夫和我国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鉴评,一致认为,可作为外销高级商品茶的原料[2]。宜红茶以其独特的内在品质位居我国历史红茶之列,享誉海内外,也是我国传统的外销出口产品。
2.4 国际国内市场活跃
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茶叶需求趋向多元化,国内红茶消费量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红茶产量18.1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4.7%提高到2012年的10.3%,由于老年人和肠胃功能需要调理的饮茶者更容易接受红茶,今后我国红茶消费人群会不断增加。红茶是世界上消费区域最广、生产量最多、国际贸易最大的茶类,我国红茶国际贸易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饮食与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资本流动的不断推动、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红茶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别于他国的品质风格必将在国际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3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3.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巩固绿茶,适度发展红茶,优化夷陵区茶类结构,提高夏秋茶利用率,培育区域性红茶大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夷陵区茶产业的多元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3.2 基本原则
3.2.1 市场导向原则
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巩固绿茶优势的同时,适度恢复发展红茶生产,积极培育和重点发展区域性特色红茶,丰富夷陵区茶类品种,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3.2.2 因地制宜原则
利用夷陵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现有茶产业基础,扬长避短,优先发展适应性强、有竞争力的红茶产品,开发特色红茶产品,使茶产业发展始终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逐渐形成具有夷陵特色的优势红茶产业和知名名牌。
3.2.3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开发特色优势红茶,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强化科研和科技队伍建设。
3.2.4 科技支撑原则
坚持绿色生产、健康消费理念,努力建设高效生态茶园,选育推广适宜生产红茶良种,提高红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特色红茶产品,推进全程机械化、清洁化、连续化、低碳化加工技术,努力提高红茶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4 重点建设仸务
4.1 科学优化空间布局
4.1.1 科学定位红茶地位
夷陵区主产绿茶,被国家农业部纳入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应保持绿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同时适度发展红茶,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4.1.2 划定红茶主产区域
以邓村乡、太平溪、乐天溪、下堡坪四个茶叶主产乡镇的茶园基地为基础,在巩固绿茶优势发展的同时,适度发展具有夷陵特色的红茶,提高夏秋茶利用率,丰富夷陵区茶类品种,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在红茶产区,每个乡镇建设1~2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全区重点建设3~5家红茶示范加工企业,加工过程全程实现机械化、清洁化、自动化。
4.1.3 合理健全市场布局
夷陵区红茶生产需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夷陵区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开发独具夷陵特色的红茶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严格规范红茶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2 实施基地提档升级
4.2.1 推进标准化生产
以达到立地条件科学化、茶树品种良种化、茶园灌溉便利化、田间作业机械化、病虫防治综合化、茶园施肥配方化、生产产品品牌化“七化”为标准,通过改土、改园、改树、改管“四改”措施促进茶园基地提档升级。以茶叶主产乡镇已建高标准茶园为基地,整合各级涉农资金,重点支持2~3个整村流转的红茶示范基地改造,达到国内一流的示范园水平。
4.2.2 推进组织化经营
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社通过茶园经营权的有偿流转,大力推进茶园规模经营,使绝大部分茶园资源通过利益杠杆逐步集中配置给规模加工企业,建立茶企、茶农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通过专业合作社统一供应苗木、统一建园标准、统一水肥到园、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病虫防治,推进茶园标准化生产。健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教育、培训、品牌推广、质量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4.2.3 推进机械化作业
引进先进实用的茶叶机械,特别是中(微)耕、施肥、病虫防治、采茶、制茶、包装等机械设备,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便于机械化作业。组建茶叶机械服务队,提高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鼓励引进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红茶加工生产线,提高茶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
4.3 提高红茶加工能力
4.3.1 实行严格的办厂准入制度
严格按照“有基地、有技术员、有生产标准、有QS认证、有品牌、有市场”等“六有”标准建厂;茶厂位于茶园中心或附近地带,交通、通信便捷,周边环境良好。加工车间应采用钢架结构或商品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工及贮藏场所要求地面铺设地面砖或大理石,地面要求光滑、硬实,不起灰尘;初、精制车间高度≥5m,车间墙壁应涂刷浅色无毒涂料或油漆,或用白色瓷砖砌成 1.5m以上高度的墙裙;初制车间窗户面积应占墙面面积的35%~40%,加工车间光线充足;烧火间与主车间及其他用房应有物理隔离措施,专用油(气)贮存间与主车间及其他用房应有30m以上的安全距离。
4.3.2 科学布局红茶加工体系
到 2017年,在茶叶主产乡镇发展红茶加工示范企业3~5家,支持红茶精深加工企业,支持开展红碎茶加工,以及袋泡茶、红茶提取物生产,如袋泡出口茶、功能性袋泡红茶,以及速溶红茶、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提取物产品开发。
4.3.3 推行红茶加工标准化
夷陵区红茶加工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红茶 红碎茶、工夫红茶》(GB/T 13738-2008)等国家标准,宜红工夫茶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红碎茶为揉切)—发酵—干燥,鲜叶要求细嫩、匀净、新鲜,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萎凋可采用萎凋槽、日光或自然萎凋,实现红茶加工全程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
4.4 健全市场经营体系
4.4.1 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建立食品安全通报、监督、追溯体系,红茶加工企业通过QS认证、ISO9000认证、HACCP认证等,出口茶叶企业通过欧盟等相关认证,加快建成茶农自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的三级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4.4.2 完善茶叶市场流通体系
加快三峡国际旅游茶城后期建设,迅速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突出旅游、休闲、商贸、物流四大功能。一是以游客和市民消费需求为导向,重点建成茶文化创意、茶旅游购物、茶主题休闲、茶生态体验、茶企业总部共五大功能板块,打造茶城TBD茶文化旅游商务区;二是以餐饮休闲和文化体验为主题,启动三峡美食文化村改造项目建设;三是完善茶城流通体系建设,支持三峡茶城由批发市场向现代物流园的转型升级,建成包括物流运营管理中心、分筛周转配送场、电子商务平台、万吨级仓储保鲜库四部分,促进三峡茶城向现代茶叶物流集散中心转变。
4.4.3 加快企业营销网络建设
一是支持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网络营销;二是支持企业红茶产品进超市;三是支持企业“一站式”专营连锁店,以及配套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四是支持茶企抱团出击,鼓励企业组团出国考察、市场拓展、技术交流。
4.5 创新科技体系建设
4.5.1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宜昌综合试验站落户夷陵区的优势,健全茶叶技术合作交流机制,完善“宜昌综合试验站—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站—茶叶专业合作社站—村组科技明白人”五级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鼓励抱团开展红茶加工科技攻关和品质提升。
4.5.2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深入合作,提高夷陵区红茶加工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内外知名茶叶专家、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等为夷陵茶产业把脉。鼓励茶叶技术人员深造,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高素质现代新型茶农、采茶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和种植大户。
4.5.3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支撑红茶产业发展,突出强化特色红茶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的关键技术研究和重点技术推广;加快先进实用的红茶加工新机械、新设备、新技术的筛选与推广;制定完善的特色红茶加工工艺流程,开展工艺参数的研究与确定;加强科技进村入户培训工程,培养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提高茶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水平。
4.6 实施品牌文化创建
4.6.1 培育自主品牌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企业联合培育一个区域性公用品牌,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抱团打造全国一流红茶品牌。
4.6.2 整合现有品牌 实施现有红茶品牌的有效整合,避免较多品牌的恶性竞争,全力打造一个区域性红茶公用品牌,突出夷陵区红茶品质特色。
4.6.3 挖掘茶文化内涵 开展以夷陵三峡为背景的生态、民俗茶文化旅游,助推“以茶为媒”的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以茶生态、茶文化、茶民俗旅游为主体的专业村建设。
[1]翁寿楠.宜红茶史略[J].茶叶, 2004, 30(3): 173~174.
[2]翁寿楠.宜红茶史略(续)[J].茶叶, 2004, 30(4): 236.
S571.1
C
1006-5768(2014)03-0111-04
2014-03-05
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