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的蓄意歧义交际策略研究
2014-03-26黄瑞红
黄瑞红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30)
作为人们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歧义(ambiguity)一直来都深受语言学家的关注。传统观点认为歧义属于语言交流中的误用,这种误用会对交际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妨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对歧义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学家们发现歧义并不仅仅是一种误用或者语病,只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灵活而有效地利用,歧义能够成为一种交际策略来实现交际意图,这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运用的歧义现象就是蓄意歧义,它同时也被界定为一种交际策略。
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运用非常广泛,但是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于蓄意歧义的研究大多是语言层面上的静态研究,动态研究只零星可见,并且也罕有学者从语用学角度深入探究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的内涵和功能。鉴于此,本研究将运用动态语用学的观点,基于布朗(Brown)和莱文森(Levinson)的面子理论、里奇(Leech)的礼貌原则、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为蓄意歧义构建一个包括语用定义、语用内涵、语用理论和语用功能的研究框架。
一、蓄意歧义的语用定义:言外之力
歧义是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某个词语或者话语产生两种以及两种以上释义的一种语言现象[1]。按照交际效应和交际语言观,可以把歧义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无意歧义是交际双方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无意中或者自然呈现的误解或语病,说明了语言结构本身具有的矛盾特征;不过蓄意歧义却不同,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蓄意歧义是交际者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故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效果。语用学视角下的蓄意歧义是指交际活动过程中发话人在上下文或者特定语境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模糊的、间接的或者不明确的话语向受话人同时表达多种言外行为或者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s)的语言现象[2]。交际者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巧妙地、灵活地使用交际语言致使交际话语含有言外之力,导致蓄意歧义的产生。
例: Professor Robert knocked on the desk and shouted: “Class, order!”
(教授敲着讲台大声说:“同学们,安静!”)
The whole class yelled: “Beer!” (全班齐声回答:“啤酒!”)
这个对话的语境是在课堂上,学生们非常吵闹,教授于是边敲着讲台边大声要同学们安静下来,可是学生们为什么不停止吵闹而是用文不对题的“啤酒”来回答呢?原来英语单词order既可以解释为“保持秩序”或者“安静”,又可以解释为在酒店餐馆点菜点饮料时的“点菜”,学生们利用蓄意歧义,用异口同声的“Beer!”来调皮地回答教授一本正经的“order”,调节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不愉快,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二、蓄意歧义的语用内涵:特定语境
英语语言本身就有同音异义异形词、一词多义、句法结构松散等特点,使得人们在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大,交际者正是根据英语语言的这些特点来灵活巧妙地利用蓄意歧义来产生幽默诙谐的交际效果。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发话人的不确定的话语或者话语信息含量的缺乏都可能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受话人可以利用这种现象,在几种解释中选择和发话人所要真实表达的话语的不同解释,利用蓄意歧解发话人的话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下面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对蓄意歧义的语用内涵进行分析。
(一) 语音层面的蓄意歧义
语音层面的蓄意歧义是在特定语境中由于语音有歧义而让受话人产生不同的理解,主要是利用英语单词的同音异形或同音异义来达到交际的目的。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英语单词,如果有相同的发音,不管其是否有相同的拼写,都有可能在交际中导致歧义的发生。
例: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阳光和空气有利于你们的儿子和继承人。)
本句简短的广告语是旅行社为了招揽游客所精心设计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父母快带上你们的孩子去海边游玩吧,那儿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蓄意歧义的产生是由于同音异义词“sun/son(太阳/儿子)”以及“air/heir(空气/继承人)”。这句广告语巧妙地利用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试想:我们的海滩有着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这些对于你们的儿子即你们的继承人的身心健康会有很大的好处。这样的话语怎么能不让游客产生向往?在广告语中语音层面的蓄意歧义被广泛利用,含有歧义的广告语使得广告具有一真一假、一明一暗的效果,让人浮想联翩,达到广告的诱惑性和趣味性的交际目的。
(二)词汇层面的蓄意歧义
词汇层面的蓄意歧义主要是由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词类不同或者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同所引起的[3]。英语语言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除去一些特有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很多英语词汇都有两种以上甚至多达十几种的解释,不过在特定语境中,通过对上下文的通篇考虑,一般来说只有一种解释会被保留,其他的解释会被过滤在外,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形。
例: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 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 —— LIoyd Bank
(金钱不会生长在树上,但是却会在我们分行增长。)
LIoyd银行充分利用了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里的branch具有两种意思,一种理解是表层解释即字面意思“树枝”,其深层的解释则是指LIoyd银行的各个分行。该句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顾客只要把自己的钱存在LIoyd银行,他们的存款就会持续增长。
(三)句法层面的蓄意歧义
对于同样的一个句子,不同人会对句法结构进行完全不同的分析和划分,这就导致句子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极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在特定语境中,当不同人对同一个句子有不同的释义,就会产生歧义[4],而如果这种曲解是故意为之,就产生了句法层面上的蓄意歧义。
例:A: The police is looking for a man with one eye.(警察正在查找一个一只眼睛的人。)
B: Why don’t they use two?(他们为什么不用两只眼睛呢?)
这个对话幽默的产生是由于交际双方对于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A的话语说的是事实,即“警察正在查找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人”,这里with one eye是用来修饰它前面的名词a man的。但是B故意曲解为with one eye是用来修饰前面的动词词组is looking for,这就可以曲解为“警察正在用一只眼睛来查找一个人”,然后提出了后面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用两只眼睛(查找)呢?”,这里利用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造成蓄意歧义达到了诙谐的交际效果。
三、蓄意歧义的语用理论:深层含义
从蓄意歧义的语用内涵可以看出,在特定语境中,蓄意歧义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诙谐的语用效果,下面从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里奇(Leech)的礼貌原则、布朗(Brown)和莱文森(Levinson)的面子理论等语用学理论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一)合作原则所体现的蓄意歧义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格莱斯(Grice)[5]认为,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交际双方之间会有一种默契来遵守合作原则,其具体的表现就是以下四条准则:(1)数量准则:尽量使得自己的话语能够达到对方要求的详尽程度。(2)关联准则:使得自己的话语要贴切。(3)方式准则:使得自己的话语要有条理性和简洁性;尽量避免产生歧义;尽量不使用晦涩难懂的话语。(4)质量准则:使得自己的话语是真实有效的,尽量不说没有充分依据的话语[6]。
事实证明,交际双方在使用交际语言时是非常具有创造性同时也是非常灵活巧妙的。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会有意地遵循以上这些准则,而且还会故意违反其中的一些准则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蓄意歧义就是其中的典型。显然,蓄意歧义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尽量避免产生歧义”。不过虽然蓄意歧义在字面上似乎违反了方式准则,但是从深层含义来看,还是遵守了会话原则,实际上,违反准则也可以理解为遵守合作原则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因为当交际者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使用蓄意歧义时,他的话语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层面: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字面上交际者明显是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从深层含义来看,交际者还是遵守合作原则的,因为交际者提供了确切的话语信息,其关键是受话人对此是如何理解的。比如:
例:She cannot bear children.
解释一:她不能生育孩子(因为她患有不育症)。
解释二:她不能忍受孩子们的吵闹。
英语动词“bear”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在解释一中,可以理解为“生育”,在解释二中,又可以理解为“忍受”。对话的语境是一对夫妇很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小孩,当朋友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小孩时,丈夫利用蓄意歧义,巧妙地用上句来进行回答。一般情况下,解释一是表层含义表示的是真实的情形,解释二作为深层含义是发话人希望受话人对他话语作出的理解。这里丈夫利用蓄意歧义作出的回答,实际上既遵守了合作原则,同时又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从而摆脱了尴尬的情形。说话人虽然没有遵守方式准则,但是却有效地遵循了质量准则。
(二)礼貌原则所体现的蓄意歧义
礼貌指的是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对于交际另一方的态度。按照著名语言学家里奇(Leech)的观点,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即策略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宽宏准则、同情准则和赞同准则[7]。六条准则中最根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准则是策略准则。实际上交际双方能够礼貌地运用言语表明了策略地运用言语。从本质上来看,礼貌原则希望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双方的分歧,尽可能地不要让交际对方吃亏,尽可能地不要用话语贬低对方。对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里奇认为,礼貌原则能够有效地保护交际双方之间原有的良好关系,能够在交际过程中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可以减弱不礼貌的信念到最低的程度。而合作原则是对交际言语的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同时对于会话含义的产生原因作出解释。因此,礼貌原则是能够“救援”合作原则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之间是相互益补的,这就可以对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作出了解释。
例:I have never found Jack to be incompetent.
解释一:我从来没有发现杰克能力不行。(可以理解为:他本来就是非常能干的。)
解释二:我从来没有发现杰克能力不行。(可以理解为:但是对于他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他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发现”并不说明他能干。)
对话的语境是一位教授被要求对于杰克的能力发表意见,教授对杰克很了解,知道杰克不学无术。不过,教授出于礼貌原则的考虑,不方便直接说杰克很差;同时从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出发,不能随便说假话来欺骗别人。在这样进退维谷之际,教授巧妙地利用蓄意歧义这种交际策略,说出了上面那种可以让对方猜测的话语,解释二是深层含义表明了教授对于杰克的能力是不认可的。
(三)面子保全理论所体现的蓄意歧义
在里奇之后,著名语言学家布朗(Brown)和莱文森(Levinson)对于礼貌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给礼貌下的定义是,“礼貌是‘典型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所需从而采用的各种各样的具有理性的行为”[8]。他们的礼貌理论被称为“面子保全理论”,也就是在交际过程中尽量利用一些语言策略来给进行交际的双方都留一点面子。
布朗和莱文森的观点认为,在交际过程中的很多话语从深层含义上来说对于交际双方的面子会造成威胁。因此在交际中尽量要考虑到对方的面子需要,通过遵从礼貌原则,在给自己挣了面子的同时也给交际的对方留点面子,这样就不会导致很尴尬的情形。
例:
Stranger: Boy, will you direct me to the bank?(陌生人:小孩,你能带我去银行吗?)
Boy: I will ask for a dollar. (男孩:我要收一美元。)
Stranger: A dollar! That’s a high pay, isn’t it? (陌生人:一美元!这也太高价了,不是吗?)
Boy: Yes, but I know bank directors always get high pay.
(男孩:是的,但是我知道银行经理(也可以理解为“指路人”)总是有高工资。)
以上对话的语境是一位陌生人要求小男孩带他去银行,蓄意歧义产生在“bank director”,表层含义是“银行经理”,深层含义却可以理解为“指路人”。这位小男孩聪明利用蓄意歧义,既为自己的一美元要价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又没有正面来反驳陌生人,这样就非常机智地达到了保全双方面子的目的,让陌生人在幽默中接受自己的要求,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
四、蓄意歧义的语用价值:交际效果
蓄意歧义是交际双方在作出话语选择时,根据语境和交际意图来对自己的话语策略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调整。对于蓄意歧义的灵活运用,表现出交际者具有比较高超的话语能力和高度的话语机智,因此蓄意歧义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中来增进彼此的交流。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蓄意歧义的利用能够起到确定性语言所无法达到的作用,能够收到非常好的交际效果。交际者巧妙地利用蓄意歧义来达到一些特殊的语用目的充分地表明了蓄意歧义所具有的语用价值。
(一)蓄意歧义能够有效地扭转不利局势
创造性地利用蓄意歧义,可以达到借此指彼、一语双关的交际效果,对于摆脱交际过程中的尴尬和困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This is a white hotel,” he said. I looked around. “It isn’t white, such a color needs much cleaning,” I said. “But I don’t think I mind.”
(“这是白人旅馆,”他说。我看看四周。“这旅馆不是白色的,要成为白色需要大量的打扫,”我说,“但是我不在意。”)
这个对话中,旅馆的老板本意是说这家旅馆是专门给白人住宿的,英文“white”既可以理解为白人,也可以理解为白色,所以作为黑人的“我”故意理解为“白色的旅馆”,然后说要成为白色还要打扫,暗指旅馆不够干净,最后说“但是我不在意”。这个对话中作为黑人的“我”利用蓄意歧义来使得交际过程有利于自己,通过对话题的转移来有效地避免了双方的正面冲突,从而扭转了不利的局势,摆脱了让人非常尴尬的局面。
(二)蓄意歧义能够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为了达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交际者巧妙地利用蓄意歧义能够使得人物形象生动,有利于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例:
A: I understand you had an argument with your wife. How did it end up?
(我知道你和你的妻子吵架,结果怎样?)
B: Oh, she came crawling to me on her hands and knees. (噢,她四肢着地向着我爬过来。)
A: Is that so? What did she say?(是这样的吗?她说了什么?)
B: She said, “Crawl out from under the bed and fight like a man.”
(她说:“从床底下爬出来,像个男人一样打架。”)
这则幽默中,当朋友问到他和妻子吵架的结果如何时,丈夫一开始利用蓄意歧义说妻子四肢着地向着他爬过来,让人的感觉是妻子在认错,丈夫在吵架中占了上风,最后一句话透露了真实情况,原来丈夫被妻子打得钻在床底下,害怕得不敢爬出来,如此大的转折产生了戏剧化的效果,一位妻管严的丈夫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三)蓄意歧义能够制造特殊的交际效果
在特定的语境中,交际者利用蓄意歧义,能够创造出幽默、讽刺、诙谐等特殊的交际效果。
例1:A asks his friend B about the reason for his visit to Los Angeles.
(A问朋友B来洛杉矶的理由。)
A: What brought you from New York to Los Angles? (是什么把你带到洛杉矶的?)
B: A plane. (一架飞机。)
朋友A问朋友B“是什么把你带到洛杉矶的?”,问话的意思是“你为什么要来洛杉矶?”,朋友B为了和朋友A开玩笑,利用蓄意歧义,故意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例2: A man was in court charged with parking his car in a restricted area. The judge asked him if he had anything to say in his defense.
(一位男人在法庭被控告在限制区域停车。法官问他是否有什么要说的为自己辩护。)
“They shouldn’t put up such misleading notices,” said the man. “It said, FINE FOR PARKING HERE.”
(“他们不应该粘贴这样误导的告示,”男人说,“告示上写着,这里停车很好。”)
以上这则小故事中,蓄意歧义的产生主要是英文单词fine既可以解释为“罚款”,又可以解释为“好的”,指示牌的意思是“这里停车要罚款”,而这位由于随意停车而被法院传票的男士故意把指示牌的意思理解为“这里停车很好”,通过这样的辩护来试图实现自己避免被法官处罚,这里蓄意歧义能够制造比较特殊的交际效果。
五、结语
本研究利用语用学理论,结合交际过程中的特定语境,注重发话人和受话人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意图对蓄意歧义进行动态研究。本研究认为,从语用定义、语用内涵、语用理论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蓄意歧义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有利于加深对于蓄意歧义的理解。本研究发现,交际过程中蓄意歧义的产生是由于交际话语中含有的言外之力;只要在特定语境中进行巧妙灵活的运用,蓄意歧义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来帮助交际者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交际目的;而蓄意歧义的语用价值充分说明了蓄意歧义具有良好的交际效果。当然,英语歧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语用学视角下探讨蓄意歧义交际策略,旨在对蓄意歧义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1]吴飒.歧义的语用观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6.
[2]Thomas. J.A.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142.
[3]王静.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语用价值及其翻译方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2.
[4]李相群.英语句法结构歧义的认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8,(11):136.
[5]Grice,H. P.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61.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54.
[7]Leech,G.N.Semantics[M].London:Penguin Books,1981:92.
[8]Brown,P.&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