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生态思想与当代美丽中国建设

2014-03-26孙笑妍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佛性净土众生

孙笑妍,王 丹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层出不穷,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聚焦的热点,人们正在进行着各种理论与实践的尝试,渴望有所突破。从宗教的角度重新审视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从佛教入手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更是令很多人信心倍增。佛教作为一个包含着诸多生命真理的世界观体系,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果人类能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演绎这些思想,吸取其中有利的成分并加以改造,这将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维度。

一、佛教世界观中的生态思想意蕴及实践

归结起来,佛教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缘起为本的世界观、无情有性的自然观、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生命观、追求净土的理想观。此四种观点包含的丰富的思想价值。

首先,缘起论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任何宗教的本质属性,是其生态思想所依赖的哲学基础,更是佛教独一无二的世界观。“缘起”是指在现象界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都是必然而不是孤立的。缘起论本是佛陀的基本教义,其弟子阿说示将其归纳为:“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如是说。”[1]其中的“因”就是条件。缘起论认为,万物因条件而生灭,条件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与否,正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2]此处的“此”“彼”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所要说明的就是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进一步解释条件时,佛教又提出“因缘”说,所谓“因”即事物的直接内在原因,“缘”即事物的间接外在原因。世间万法,即俗称的万事万物,都因“因缘”的聚散而生灭,此乃“缘起”的核心释义。

其次,佛教自然观以无情有性、珍爱自然作为基本理念。在大乘佛教那里,一切法都是真如佛性的显现,意即万法具有佛性,这里所言的万法既包括有生命有情识的动物,又包括无生命无情识的植物乃至无机物,万法都因显现了佛性而成为自然。中国著名的天台宗大师湛然①曾明确将此定义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大地、山川、河流、草木等都具有佛性。中国的禅宗更是强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能体现佛性,蕴含着无尽的禅机,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这正可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②。总之,在佛教那里,珍爱自然、亲近万法是佛教徒与生俱来的崇高使命。其实,无情有性、珍爱自然的理论依据正是佛教的缘起说。湛然曾在其代表作《金刚錍》中这样论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故万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若认为无情之物无法显现佛性,那就等于说佛性没有普遍性,反过来,既然佛性普适众生,那么佛性的普及万法就不存在有情或无情之说。

再次,佛教生命观以众生平等、慈悲为怀作为基本格调。在佛教看来,生命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众生平等之中的众生,不仅包括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种,更涵盖了超越人的范畴而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佛教所言的众生包括十类,俗称“六凡四圣”(“六凡”:鬼、地狱、畜生、阿修罗、人、天;“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佛教在“六凡四圣”的基础上又主张六道轮回,即处于六凡中的生命在没有解脱之前,依据自身业力或行为获得相应的来世果报,也就是常言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这些生命在表现上有高低之分,但其生命本质却是一致的,既能上升进步,亦可下降堕落。佛教向来主张众生平等,且认为众多生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正是基于此佛教才将超凡入圣作为终极追求。

最后,佛教时时强调国土要净,并以“严净佛土”、“净佛国土”、“庄严净土”等词汇来表达极乐世界的最高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佛教的生态理想观。在佛教中,国土又称净土,指佛刹、佛国等地,既是佛的居住之所,又是佛教徒终生追求的清净之处,更是佛教徒所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之中的“理想国”。佛教净土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影响性的要数阿弥陀佛净土,湛然曾说过:“诸教所赞,多在弥陀。”[3]阿弥陀佛净土又称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无苦有乐的世界,《阿弥陀经》曾解释:“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世界有着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美好事物,它能够让每一个去到那里的信仰者安逸无忧地衣食住行,并能超脱万物,回归本真。[4]

佛教徒将上述的佛教生态思想积极落实于实际行动,展开了一系列的生态实践活动,回归给万物众生珍爱自然,慈悲为怀的德性。佛教生态思想体现在实践上主要表现为食素、放生以及佛化自然等行为。

首先,食素。素食的饮食方式就是以食用植物为主,是汉传佛教最为主要的一种饮食方式,它表现了佛教徒对“五戒”中“不杀生戒”的遵从与落实。佛教认为,虽然各种生命在形态上存在种种不同,但在本性上是一致的。 《楞伽经》中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其实,素食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慈悲心性,真正做到以慈悲之心对待万物众生。

其次,佛教具有悠久的放生传统。通俗意义上讲,放生就是指用钱赎买被捕的动物,例如鱼、鸟等,然后放归江河、山野,以使这些生命重获自由新生;从本质上而言,放生是对戒杀、素食的发展,是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据佛教经籍记载,在佛陀生活的时期,有专门的“放生器”——保护生命的器具。那么,“放生器”究竟是何种器具呢?由于佛陀生活的地区动植物繁多,为了不犯失手杀生的错误,众教徒要用滤水袋对所取之水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得出的小生物放入专门容器,最后将其放归自然。同时,许多寺庙建有专用放生的建筑物——放生池,一般而言,放生池设于寺庙门前或周围,池中注水,有时池中还设有假山、凉亭、花草等,作为生物栖息之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佛教还定期举行“放生会”——专门的放生法会。

最后,佛教以超脱万物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修行是教徒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功课”。为此,佛教常常筑寺庙于青山绿水之间,以此佛化自然,从而为清静修养创造优美环境。今时今日,凡是佛教活动的场所,无论是城郭闹市还是深山僻壤,大多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堪称生态环保的模范之地。其实,佛教徒在环境建设方面以其独特的净土理想观作为理论观念方面的指导,佛教徒从诸多感官——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着手,顺应、融入自然的同时点染、升华自然,使自己的生存环境与宗教理念、生命感觉在最大的程度上相互协调,从而使自然成为其清修的理想道场,换而言之,寺庙园林正是佛教用来描绘西方净土的特殊手段。

二、美丽中国的生态意蕴与实践要求

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在十八大上首次提出的建设目标,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建设要求,这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认之为美丽中国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美丽中国”指的是生态文明的“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爱心传递的人文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其蕴意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小康社会。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成长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实现和展现美丽中国的载体。党中央要求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是考虑当代人的生存环境,更深一层的含意是为了还给子孙后代一片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去创造、去实践,我们要做到哪些方面才能实现这个梦想呢?

首先,人类是自然的创造物,与所有的生命现象有着共同的本源,人生于自然,属于自然,正是有了自然的存在才有了人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上至阳光雨露,下至动物植物,无不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无不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从此种意义上讲,自然就是人,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和谐统一的。纵观现实,人类损害自然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无情的回击与报复,人类必须要为自身的恶劣行径承担严重的后果——地球变暖、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等。因此,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整体观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人类为了满足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和能源的同时,又不断地将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因此,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和物质资源及能源,又要接收并消化掉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如果人类只知道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只会让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意识,逐步转化成为一种自我意识,最后做到真正的“心灵环保”,一起为美丽中国建设“锦上添花”。

最后,所有的生物都是自然的创造物,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还生活着许多其它的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可是人类却千方百计地去伤害它们,有的人捕杀藏羚羊,把它们的皮毛剥下来后做成披肩换成金钱;有的人猎杀大象,就为了把它的象牙剔下来做成工艺品拍卖;还有的人在海上捕杀鲨鱼,就为了将鲨鱼的背脊切下做成鱼翅以获取暴利……何其的残忍、何其的自私。他们也许不知道,过度捕杀会导至食物链的破坏,而食物链被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被破坏了,许多物种会为此灭绝,有的物种灭绝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保护生物链免遭破坏,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急迫的。人与动物如果能和谐共处,那么我们人类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才会是最完美、最幸福的。所以我们都要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动物,“敬畏生命,善待动物”。

三、佛教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

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佛教的生态思想及基于这种思想之实践所显示出的无尽智慧光芒就更加耀眼夺目。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佛教生态思想究竟能够给予我们哪些启示呢?

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应该和谐相处。佛教生态思想中的“缘起论”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之间彼此依存、彼此联系。这种思想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美丽中国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的大家园,从这一点来讲,佛教缘起论的人与自然整体思想对于美丽中国建设至关重要,是我们开展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其次,一切要从自身意识入手,努力践行“心灵环保”。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其俨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最高目标。归根结底,这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是心灵的问题。佛教一直倡导“心净则国土净”,认为只有心灵解脱,才能过清净美好的现实生活,才不会你争我夺。其实,这正显示了佛教的“心灵环保”思想,意指将环保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觉地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否则,只要人类的欲望仍存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就不会停止,如此,生态环保、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建设就无从谈起,因为美丽中国不仅是要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富裕之国,更是要将中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山青水绿的和谐家园。

再次,万物具有内在价值,人类要以慈悲为怀,尊重万千生命,反对一切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佛教生态思想摆脱人以主观标准看待万物的做法,肯定万物的自身内在价值,认为一切形式的生命都包含着他物,所以,善待他物就是善待自身。这里面蕴含的积极性不言而喻。然而,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物的存在只是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只应具有工具价值。正是人类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且要征服自然的想法与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佛教一向主张“众生平等”,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地位平等,这一方面肯定了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否定了人类的自我优越性,破除了历来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禁锢。其实,美丽中国不仅美在优雅的生存环境上,更美在国人正确的生态意识上,与其说建设美丽的中国,不如说建设美丽的生态思想。所以,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中,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佛教生态思想中汲取智慧,以慈悲为怀,尊重一切生命和物种的内在价值,抱平等之心,以人类的道德去关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

最后,人类要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生态实践,以合理的方法保护生态环境。在佛教的生态实践体系之中,戒杀、食素、放生等佛门规范一直为广大佛教信徒所遵奉,对于其终生向往与追求的佛国净土——极乐世界,佛教也主张“心净则国土净”,试图以改造现实来创造清修之地。时至今日,佛教已将保护生态环境、重建人间净土作为自己奉献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佛教法鼓山教徒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作为理念,创造性地融生态环境保护于日常生活之中,他们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供佛也不用香烛纸钱,只取花果清水,同时,进行废物回收、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透过法鼓山佛教徒实践佛教生态思想的现代方式,我们从中获益匪浅: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身体力行,寓行于微,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创造出一片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间净土。总而言之,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全民运动”,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共同实践,共同奋斗,共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奉献微薄之力。

注释:

①湛然 (711—782),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

②《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 “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1][著者不详].佛本行集经·卷四八[M] //大正藏:第3卷.阇那崛多,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876.

[2][著者不详].杂阿含经·卷一○ [M] //大正藏:第2卷.求那跋陀罗,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67.

[3]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M]//大正藏:第46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82.

[4]高新民.智者的佛教解释学及其对佛教解释的清源正本[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

猜你喜欢

佛性净土众生
“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瓦努阿图
写在六合金光寺
守住心中感恩的净土——《一饭千金》读后感
“佛性”的兔子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佛性青年不拂性
慈怀众生
创造一方医疗净土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留一方净土,修一世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