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论析*

2014-03-26岳鹏张蓉

关键词:外化共性内化

岳鹏 张蓉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和不停变化的历史进程中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2]那么,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否也具有一定的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表明,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则是指人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属于人的发展的范畴。这是一个在外界影响作用下,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育者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3]对此,国内有学者从规律性的视角出发,着重指出:“人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人们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内部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二是人们的思想是通过社会实践得以实现和不断丰富的;三是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4]有基于此,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样有其自己的特殊过程。本文关注和探讨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就是指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体认知过程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体认知过程主要是指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形成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者在社会主义观的认知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动被动相统一、内化外化相统一和隐性显性相统一。

(一)主动被动相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体认知过程存在着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双向动态的递进式转化。如何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期最终解决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形成的羁绊和障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达到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理想效果,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就首先需要认清主动与被动相统一的关系。这一主动被动相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当代大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普遍存在往往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通过具体的社会主义观教学实践了解到,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例如现行高考体制:文理分科导致学生大量偏科现象等)、社会舆论不够有利(例如某些言论:文科专业不如理工科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有前途、好赚钱等)和家长不够重视(例如某些错误言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等)的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从初高中时期就存在着对政治、历史等文科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在进入大学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由于有关社会主义相关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加之对政治学、历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心理认同度较低,在课堂表现和学习方面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厌学甚至抵触等具体行为,产生了学习动力的不足和学习热情的缺乏。

第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形成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这种通过被动接受来学习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现象也并非是不可救药、不可理喻的,如果我们能从规律和灌输的视角来解读和审视,其实这种现象也是完全符合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的,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和恐慌。一般来说,当代大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大都出现在刚刚接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期阶段,也就是过多出现在较低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中。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能够有意识地采用适当的培育和引导手段,是完全可以帮助这些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的大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扎实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相关基础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如果教育者还能够进一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态度转变,那么,学生就会很快地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科学和正确的社会主义观也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第三,兴趣是当代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实现良性转化的关键和锁钥。我们知道,学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或者说是由主动学习转变为被动接受的关键就是看兴趣的有无和程度。通常来说,如果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社会主义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那么,就可以促使当代大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进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来说,学习兴趣大都是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产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如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创造生动的教学气氛,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会学——学好——再想学”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良性转化。

(二)内化外化相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体认知过程存在着内化外化相统一,这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双向互动的认识升华。所谓内化,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内容转化为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过程。所谓外化,主要是指大学生将内在的个体意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可以说,如何确保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固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行动,对象化为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进而真正达到社会主义观培育和引导的理想效果,促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就需要认清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关系。这一内化外化相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外到内,即主要是指将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内在品质的过程,进而形成正确和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我们知道,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具体的社会主义观教育之初,他们往往由于自身学习经历认识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影响,头脑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潜在的、因人而异的、并且是较为原始的社会主义认知,也就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看法和理解。这些已有的社会主义初步认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进行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肯定要产生不同程度的回应和反应的。而且,即使是就单个大学生而言,其对于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在不同情况下,其理解和认知的程度也是会有所差异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上人们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和年纪大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不相同。”[5]因此,那种指望靠通过简单的一次教育活动就能完成认知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更多的则是需要看教育对象的认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如何。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内化问题,主要就是如何通过具有足够的说服力量,解决社会主义观教育目标、内容与当代大学生已有社会主义认识之间的差异,进而使社会主义相关知识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转化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知。

第二,由内到外,即主要是指将当代大学生所吸收、消化和理解的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和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和实践,并且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内在品质体现出来的过程,进而形成有效和有力的社会主义行为习惯。我们知道,只有将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内在认识和判断,再将当代大学生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认识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行为,并且形成习惯性的经常性的行动,才能说明当代大学生形成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身成长所需要的社会主义观,也才能表明这个具体社会主义观教育过程的终结。因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往往是“个人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社会行为准则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倾向和特性。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要求和社会行为准则在具体人身上的体现。”[6]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主要是由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社会实践行为表现出来的,也只有在某种稳固的社会要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支配下经常表现出来的言论、态度和行为,才具有社会主义观的性质,而那些偶尔的、随意的、一时的言论、态度和行为,则不具有社会主义观的性质。这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内化与外化相统一必须完整地实现两次转化,这两次转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缺一不可的。

第三,内化外化之间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必须契合当代大学生主体的需要。在具体的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关系中,内化与外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化是基础,外化是归宿。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需要的有无则是内化能否顺利实现、外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正如骆郁廷教授在《精神动力论》一书中所着重指出的:“人们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形成反映一定需要的目的性意识,指导和推动人们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最终满足一定的需要或实现一定的目的。一定的目的性意识,反映和契合了一定主体的需要,才能被一定的主体所内化,成为主体内在的精神动力,进而对一定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产生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没有人的需要,就不可能产生人的需要意识,也不可能产生一定需要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7]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就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之间存在着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三)隐性显性相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体认知过程存在着隐性显性相统一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隐性显性相统一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在具体的认知形成过程中存在着隐性社会主义观和显性社会主义观,这两种社会主义观是相互交织、辩证统一的,并且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最为重要和主要的就是由隐性社会主义观到显性社会主义观的转化。这一隐性显性相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内隐性、专有性是隐性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征。我们知道,隐性与显性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的两个相对概念。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中,显性社会主义观往往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载体能够以语言、手势或行为等方式清楚地表达对社会主义的认知。而隐性社会主义观则往往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载体和手段却难以用形式化或逻辑化的方式来表达高度个体化的社会主义认识。这也就是说,隐性社会主义观主要是以某种潜在的形式隐含于主体的自我意识之中,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更是难以规范化和形象化的。如果单就当代大学生个体而言,这种隐性社会主义观主要是其个人长期学习、积累和实践的结果,是与其个体的年龄、性格、修养、经历、经验、感悟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而如果就大学生整个群体来讲,这种隐性社会主义观是由于群体当中诸多个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沟通交流,彼此之间通过不断地模仿、领会和觉悟,进而形成了彼此能够心领神会而不可言传身教的隐性社会主义观。

第二,隐性社会主义观向显性社会主义观的动态转化。隐性社会主义观比显性社会主义观更具有创造价值,积极促进隐性社会主义观向显性社会主义观的转化对于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特点以及增强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隐性社会主义观都要显性化,而衡量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否满足自身成长、成才需要。对于那些能够显性化的隐性社会主义观来说我们“可借用现有的文献信息描述,也可采用针对隐性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自我揭示、集体讨论、第三方描述等手段。透过显性信息看到隐性信息,从分析显性信息中挖掘出隐性信息,以科学的逻辑思维开发隐性信息,通过发现信息的差异性,在隐性和显性信息夹缝中推动隐性信息的显性化。”[8]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客体培育过程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客体培育过程主要是指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形成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接受性的受教者在社会主义观的培育和引导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体客体相统一、理论实践相统一和共性个性相统一。

(一)主体客体相统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张“让受教育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教学、工作、研究等活动中,自主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并通过自身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地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9]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客观、正确的来认识和把握受教育者。有基于此,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客体培育过程存在着主体客体相统一的关系,即作为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对象的受教育者当代大学生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体性,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有机统一。这一主体客体相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主客体同一性。长期以来,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客体来理解和认识是人们形成的普遍共识,这与传统的教育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我国,‘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中心’的观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化倾向,都是传统教育的表现。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支配力和权威性,是教育的唯一主体,学生只能消极依赖与服从,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因而被当作教育的客体。”[10]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的主体性也随之不断彰显,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普遍提高。这样,无论从施教角度、接受角度还是过程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观教育的受教育者既是接受行为者,又是接受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体现出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

第二,主客体的转化。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过程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体现了主客体的同一性,但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分析,这种主体和客体不仅仅是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同时,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相通性和动态性,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这种转化是居于主体的自我与居于客体的自我之间的调整和转化。具体说来,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过程中,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当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减弱时,其客体性随之增强。相反,当其主体性增强时,其客体性就相应地减弱。突出表现为既不是绝对的、纯粹的主体,也不是绝对的、纯粹的客体,而总是在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和谐共生中不断运动和转化。

第三,客体能动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观教育的对象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教育过程中居于客体地位,但这种客体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具有自觉和自主的特征。这是客体的人所特有的。当教育者进行教育时,受教育者虽然居于客体地位,但是,却是个积极的客体,对教育者的教导和要求,必然是自主选择、自觉领悟和接受的。另一方面,当受教育者向教育者求教时,受教育者是主体,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1]同时,客体能动性还突出地表现为:作为居于客体地位具有接受性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过程中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和环境等过程因素能够自主、自觉、自愿、自由地选择、利用和使用。

(二)理论实践相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客体培育过程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理论实践相统一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过程中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这一理论实践相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理论实践统一性。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仅有理论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践的运用和检验来牢固地树立,也就是说,它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12]具体反映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来说,当代大学生就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书本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要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第二,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是无止境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学习任何理论和知识时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13]新时期,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来说,同样是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展开而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而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确立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这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只能是在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把握。

第三,社会实践检验是社会主义观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客观事物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唯一标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14]而且,“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试验这三项实践中来。”[15]也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16]

(三)共性个性相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客体培育过程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共性个性相统一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在具体的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过程中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绝对不能够苛求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观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这一共性个性相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共性与个性的相互包含。我们知道,共性与个性是哲学当中的一对最基本而又古老的命题和范畴。学术界普遍认为“个性指个体特有的属性,又可称特殊性;共性指许多个体共有的属性,又可称普遍性。但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又是相互包含的。个性之中不仅有它独具的属性,也有它与同类个体所共有的属性;共性之中不仅有同类个体共同的属性,也包含了部分个性。”[17]可以说,世界上是绝对没有离开个性而能够独立存在的共性,也绝对没有不具备特殊本质的共同存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既然遵循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法则,也就相应地存在着这种相互包含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谁也离不开谁。也正是有基于此,广大的教育者才能通过当代大学生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来把握他们的共性,也同样是在共性的把握和指引下来透彻地了解和分析个性。

第二,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转化。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除了相互包含之外,二者之间还是可以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双方地位的绝对转化,即个性相对于更低层次的个性来说变为共性,共性相对于更高层次的共性来说变为个性。”[18]我们知道,不同的大学生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交织和影响,在社会主义观方面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但也恰恰正是由于这些鲜明差异的相互碰撞与相互转换,才促使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表现出不断整合和优化的发展动态。

总之,正确揭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准确掌握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主动权,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征,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为有关部门科学制定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方针和政策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5.

[4] 戴钢书.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8.

[5] 毛泽东文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0.

[6] 程婧.思想政治工作内化外化规律探析[J].党政干部论坛,2002(12):44.

[7]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10.

[8] 闵长富.试论隐性信息的开发[M].商业研究,1993(10):30-32.

[9]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10]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11]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13.

[1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1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5-296.

[1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16]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

[17] 周治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论(总论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224.

[18] 周治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论(总论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224.

猜你喜欢

外化共性内化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共性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