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与巴蜀非遗、农耕文化的关系研究述略*
2014-03-26李钊张弘
李钊 张弘
(1.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9;2.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一
讨论巴蜀文化的研究动态,主旨不仅仅在于概述本年度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和取得的新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梳理研究现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深化研究的新思考,以便为推动日后地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有必要首先回顾“巴蜀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基本问题。
一般而言,巴蜀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巴蜀地区人群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和,既包含史前时代,也包含整个文明时代。但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命题,“巴蜀文化”首次提出却是在抗战时期。1941年,广汉真武宫玉器坑和成都白马寺坛君庙青铜器两处考古发掘引发了学界对巴蜀文化的密切关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题名为“巴蜀文化专号”,并刊发了卫聚贤先生的考释性论文《巴蜀文化》。卫氏根据上述两处考古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兵器等考古实物,结合《华阳国志》、《山海经》等相关文献,认为巴蜀文化较之中原文化具有“古”、“异”两大特征。卫氏观点一经刊发,立即引发了学界的轩然大波,著名学者于右任、商承祚等相继发表学术论文从巴蜀地域、青铜器、族属以及与中原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予以批驳,“巴蜀文化”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虽然这一阶段巴蜀文化的学术研究还基本笼罩在考辨氛围之中,但却标志着“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的最终确立”[1]。
建国之后,徐中舒先生先后发表了《巴蜀文化初论》[2]、《巴蜀文化续论》[3]两篇重要论文,全面讨论了巴蜀先民族属、政治、经济等问题,并提出了“四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区,但是它并不是孤立的”这一开启巴蜀文化研究范畴的前瞻性观点[4],从而被后来学者认为是“关于‘巴蜀文化’研究里程碑式的论著”[5]。其后,蒙文通先生发表了《巴蜀史的问题》[6]、缪越先生发表了《<巴蜀文化初论 >商榷》分别对巴蜀历史、疆域、古蜀王国及其文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7]。1979年童恩正先生通过对巴、蜀涵义及其历史沿革的分析,认为“巴蜀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带有独特的地方风格”[8],这一重要学术观点为日后巴蜀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至此,诸位先贤筚路蓝缕的研究拓展了巴蜀文化的研究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巴蜀文化的内涵,使巴蜀文化学术研究走上了科学的发展轨道。尽管研究时段还囿于先秦时期,但在确立巴蜀文化基本研究范畴的同时也奠定了巴蜀文化的研究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巴蜀文化研究迎来了繁盛时期,无论研究时限还是研究范畴都得到进一步的扩充。颇具代表性的学者李复华和赵殿增将巴蜀文化的研究视野上限扩展至新石器时代,研究范围也延伸至杜宇王朝建立国家之前巴蜀先民的文化遗存[9]。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文化当代价值的重构成为各地文化建设关注的热点。学界也开始注意到,巴蜀文化研究仅仅局限于先秦前后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将巴蜀文化的研究视野扩展至近现代,这就需要对巴蜀文化的内涵重新予以解构。在此学术背景下,学界提出了巴蜀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袁庭栋认为“巴蜀文化有两种含义,狭义的是指秦统一巴蜀之前还称为巴蜀时期的文化,广义的是指整个四川古代及近代的文化”[10]。段渝认为“当前关于巴蜀文化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一是先秦巴蜀文化,即原来意义或狭义上的巴蜀文化,这一概念在学界采用最为普遍,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肯定;一种是考古学上的巴蜀文化,主要流行于考古学界,并得到全国考古学界的肯定;另一种是广义的巴蜀文化……”[11]等。2006年,林向先生提出了总结性的观点:“‘狭义的巴蜀文化’,即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包括四川省与重庆市两者及邻近地域在内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地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12]林氏的解读使得巴蜀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因而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巴蜀文化提供了方向性的依据。
二
2013年巴蜀文化研究继续秉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向纵深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有创见、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巴蜀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诸方面,兹将分类择其要者综述,希冀对推动日后巴蜀文化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一)经济与经济制度研究
本年度巴蜀经济与经济制度研究时段主要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内容涉及农业和工商业。
农业 历史上,柑橘种植历来是巴蜀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裴一璞认为唐宋是四川柑橘的黄金期,不仅以贡品身份为皇家所青睐,而且以栽植广、产量大、果质优的特色饮誉全国。[13]农业灌溉技术是体现巴蜀人民农学意识的典型,陈桂权重点考察了清代至20世纪60年代四川水车灌溉的状况。[14]符必春认为民国时期四川小麦的运销主要集中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丘陵区,这与巴蜀特有的地理格局密切相关。[15]
工商业 杜泽江通过对清代四川炮税内容的解读,分析了炮税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16]唐春生认为清代重庆桐油业的兴盛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17]赵国栋对民国以来四川传统藏茶在茶商种类、经营方式、演变过程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8]陈岗考察了民国时期四川猪鬃产业的开发与经营状况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19]石涛讨论了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四川币值进行整理和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其社会实践意义。[20]贾玉英考察了现代成都茶馆经营的转型,认为应当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出发,结合成都茶馆文化的民俗特色,以文化消费为先导。[21]陆铭宁则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2]。另外,周格粉、王世峰等重点探讨了当前四川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23][24]
(二)文化与社会生活研究
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本年度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文化与文化产业、川剧、非遗、宗教、民俗等方面展开。
考古 考古实证分析历来是学界解读巴蜀文化内涵的重要依据。冯广宏先生对新都、宣汉两座王陵及其出土的玺印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考证,认为两处王印文字囊括了政治信念、社会伦理、生活行为诸多方面的内涵,皆为开明蜀王玺印。[25]通过对巴蜀青铜器虎纹的释解,指出从老虎图腾崇拜发展到廪君祖先化虎神崇拜再到虎神崇拜,巴人崇虎经历了从传统信仰到战神崇拜的宗教文化演化过程[26];高次若则认为早期青铜器代表的蜀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而又受到中原夏、商、周文化强烈影响的文化[27];袁艳玲利用青铜器考察了东周时期巴蜀地区的礼制问题,认为巴蜀地区虽然尊崇周礼,但以青铜礼器来表示身份地位的高低礼乐制度尚不完善,原因在于巴蜀地区农业、社会组织发展相对落后。[28]王文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了近年盐源地区出土的青铜钺所含成分及制作方式,认为该地区的青铜文化与同时期的巴蜀文化与滇文化存在着相互交流与影响。[29]谢洪波从巴蜀地区出土的东汉镇墓俑的出土情况、造型特点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巫鬼信仰的墓葬作用。[30]肖仁杰介绍了四川渠县出土的汉晋墓阙构件和石像生,认为这些出土文物都是汉晋时期渠县作为川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重要实证。[31]张如柏等认为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阴阳鱼太极图及天象图组合的玉器不仅印证了“易在蜀”,而且蕴藏着中华文明源头的大量信息。[32]另外,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的2008年四川汉源县龙王庙遗址发掘简报对2008年汉源县龙王庙出土的6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房屋基址、31个灰坑、3座商代石棺葬、6座汉墓以及相关陶器、石器、玉器等进行了综合考证。[33]
文化与文化产业 巴蜀哲学思想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蔡方鹿、刘俊哲、金生杨三位学者联袂考察了巴蜀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认为其孕育崛起于汉代,蜀汉至隋唐五代在流传兼容中演进,两宋形成高潮,元明清对理学做出批判性自我反省,近现代在批判传统中走向兴盛;同时,四川彝族、藏族哲学的发展丰富了巴蜀哲学的内涵[34]。在此基础上,刘俊哲又重点讨论了近现代巴蜀哲学思想内涵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35]。
邓经武在解读全球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成都文化的丰富多彩,可以为全球性文化的重构贡献独特而鲜明的元素和符号。[36]杨柳从涵化视角讨论了如何从政府的指导性变迁和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两个方面着手促进桃坪羌寨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这一核心问题。[37]李明通过对巴蜀地域文化的特点分析并结合鼎红酒家室内装饰设计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餐饮空间中地域文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38]
非遗 本年度学界对于区域内非遗的研究,更加注重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探讨。幸晓峰运用艺术史学和艺术考古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了唐五代时期巴蜀音乐舞蹈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意义。[39]曾小安通过对阆中巴象鼓舞内涵及特征的解读,探讨了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意义。[40]杨昌明认为蜀绣文化具有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追求享受美等显著特点。[41]陈云霞通过对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非遗保护的常态化、产业化、制度化的发展策略[42]。张垚、周睿等学者重点讨论了四川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43][44]付琪、骆秀文等学者则对四川清音的音律特征及保护传承进行了探讨[45][46]。
民俗 巴蜀地区极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贾雯鹤结合文献记载考察了壁山神信仰内涵的历史演绎[47]。朱和双介绍了巴蜀地区对“小神子”信仰的嬗变过程及其文化成因。[48]肖伊绯讨论了鬼子母信仰的内容及其在巴蜀地区流行的原因。[49]马强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阐释了明清时期武侯祠、庙在四川地区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50]。林移刚通过梳理清代四川汉族地区耕牛崇拜的内容及其表现,论证了耕牛崇拜的内容、表现以及社会因素。[51]曾为志认为四川客家人的树木信仰是客家人的万物有灵思想的文化表现。[52]
文学 本年度,学界对于巴蜀文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的双重边缘性。颜同林认为杜宇化鹃是源自古蜀的远古神话,其中既折射着历史现实的丰富内容,也沉淀着文学虚构的审美想象,成为巴蜀文学创造的母题。[53]邱嫦娟从巴蜀文学的发展、作家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总结了古代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程。[54]甘成英认为巴蜀古代神话传说,给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构筑起李白瑰丽的浪漫诗境。[55]
社会生活 尹建东通过对东汉魏晋时期巴蜀豪族与南中大姓发展过程中地域性差异的分析,从两地豪族大姓的来源、结构、生存环境以及政治局势等方面探讨了造成差异性的原因。[56]何玉红以王之望为中心考察了南宋四川总领所运行的状况。[57]马建堂从政局动荡、军阀混战、自然灾荒等方面考察了民国时期四川匪患严重的社会动因。[58]林移刚从西南地区现存乡规民约石刻入手,认为在空间上,云贵地区民间环境意识明显强于巴蜀地区,丘陵区的民众环境意识强于平原和山区;在时间上,西南各区域民间环境意识,整体上有一个逐步增强、然后又回落的过程。这种差异性与人口数量、生产方式、战争、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59]
川话与川剧 周及徐认为在四川官话方言里,自贡地区和西昌地区有平、翘舌声母之分,但分布的规律与其他方言有不同。[60]兰玉英等认为四川客家方言普遍具有跟闽粤赣客家方言相同的语音特点,据此可把四川客家方言分为四川粤东片和四川粤北片,再根据地缘标准进一步把四川粤东片家方言分为川西成都小片、川东南内江小片、川西南黄联小片[61]。
熊英发表了两篇文章讨论了川剧三国戏的文化成因和艺术个性。[62][63]余天钜通过对川剧杨家将戏的剧目结构、声腔类型以及渊源流变的综合考察,探讨了川剧对传统杨家将戏的丰富与发展问题。[64]王丝莉、马艺分别从传播和英文翻译方面提出了振兴传统川剧的途径。[65][66]
民族 顾正东考察了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67]秦美玉立足于民族文化生态、形态内涵的解读,以四川羌族为切入点,结合灾后羌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归纳出了民族文化形态的基本演化路径。[68]张莉全面描述了四川彝族近800首民歌唱词的结构、韵律、音节、内容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69]李光勇讨论了四川彝族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系统这一社会现实问题。[70]
宗教 尹邦志以圆悟克勤为例探讨了巴蜀禅的“文性”在中国禅宗史发展过程中的宗教、历史和文化贡献。[71]龙先昭结合历史文献对净土历史文化及弥勒信仰入蜀的途径、传法高僧弘扬该宗的历程以及嘉州大佛弥勒文化的影响予以了综合考察。[72]王永刚认为两汉三国时期汉中五斗米道经历了政教分离政教对立、和政教合一的发展阶段。[73]喻芳从道教文化的层面追溯了古代巴蜀女性文学创作繁荣的文化渊源。[74]刘伟结合藏族文献,从文化交流、“曼陀罗”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了四川藏传佛教建筑的外部空间模式及特点。[75]刘志庆则对天主教从明末至今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史进行了钩沉。[76]
教育 杨钊结合历史文献考察了万历年间陈文烛督学四川的教育功绩。[77]陈晓钢对抗战时期四川边地教育的演变历程、教育内容、教育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78]詹海玉则探讨了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79]
(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黄琪认为司马相如大赋具有按空间方位和事类进行铺陈、辞藻瑰怪、语汇繁赡以及风格诡奇等艺术特点,其成因与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和蜀人的精神特质、审美取向密切相关。[80]申东城在对范成大巴蜀诗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范成大巴蜀诗在唐宋诗歌演变中的贡献。[81]王慧对苏轼词作中的“怀归”情结予以了分析。[82]申田论述了明代巴蜀文人杨慎的文学创作成果及其影响。[83]郑小琼以《诗初学》为中心考察了刘咸炘的诗教思想。[84]
李劼人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对蜀中风情、乡土景貌和民俗特征的精细描摹[85],这也成为近年来学界解读巴蜀文化的热点之一。林泉从词汇方面对《死水微澜》中的部分四川方言词语进行了初步考释[86]。龙彦竹选取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与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中的主要女性为参照物,讨论了作家笔下的女性对父权、夫权的反叛以及反叛不彻底性的表现与原因。[87]谭梅认为李劼人思想建构之本真在于现代思想与民间文化的绝妙融合。[88]王学东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考察了李劼人“蜀空间场景”之下的文学思想。[89]
另外,历史文化名人考方面,谭平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指出,在秦国“重农抑商”的政策背景下,秦始皇礼遇巴寡妇清是由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经济、政治资源决定的。[90]王辉秀以《春望词(四首)》为据考察了薛涛追求真挚爱情的理念。[91]刘复生先生则追述了当代史学家吴天墀先生的治史风貌与特点。[92]
(四)历史地理研究
刘复生先生利用文献记载考察了“四川”这一地理概念的历史演绎。[93]段渝先生梳理了先秦汉晋西南夷族属及时空分布演变的内在规律性。[94]蓝勇对蜀道、巴盐和盐巴名实的流变进行了考证。[95]王德华认为汉武帝时代刘安《上疏谏伐闽越》代表了反开发者的华夷之别的文化地理观,而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则反映了主开发者的地理扩张与文教传播并进的大一统的文化地理观。[96]李沈阳考察了汉代易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动的社会因素。[97]王子今对米仓道在建安二十年战争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98]付玉强认为明清以来四川地区川主信仰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与四川特有的自然、人文因素密切相关。[99]夏日新对“湖广填四川”中“麻城孝感乡”现象的历史记忆重构进行了解读。[100]黄权生在对三峡军事区域范围探讨的基础上,认为大三峡及其巴蜀是秦陇的肘腋之地,相比吴楚是喉吭与唇齿的关系,三者在军事上相互依存,对数千年中国军事史产生了重大影响。[101]杜明义以四川藏区为例,在分析导致生态脆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生态资本投资、防范化解生态贫困等相关策略。[102]
(五)文献整理、书评与学术研究
文献整理赵志立在学术史上第一次从编辑史的视角对古代巴蜀的编辑活动及特色进行了梳理。[103]江蓉星等学者通过对巴蜀中医药古籍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数据库、挖掘数据等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方法和思路[104]。龙伟琼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史学价值。[105]张丽萍对《牧师书简(1911-1914)》的发掘及其史料价值进行了考证。[106]瞿巍则考察了抗战时期四川图书杂志的审查制度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107]
书评谢放先生认为陈建明教授的新著《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巴蜀书社,2013)是一部研究近代基督教(新教)在中国华西地区的“文字事工”即文字出版活动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成果。[108]谢桃坊认为王定璋先生的《文史思辨录》(巴蜀书社,2009)所收的论文以思辨方式探讨唐诗中重大的具有文学史意义的问题,体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平,是近年来唐诗研究的新收获。[109]黄荣武评价陈德述教授的《周易正本解》(巴蜀书社,2012)旨在正本清源地解读周易,是一部弘扬国学经典的佳作。[110]
学术研究舒大刚先生考察了汉代巴蜀经学的发展历程和宋代巴蜀学术文化的成就。[111][112]宋展云对汉魏时期巴蜀地区学术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113]李文泽以汉、唐宋、明代巴蜀学人为例探讨了历代巴蜀学人的文字学研究的发展状况。[114]李钊梳理了2012年度巴蜀文化的学术研究动态。[115]杨华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的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述。[116]谷满意从学术研究的文献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四川学术史发展的相关问题,可谓视角新颖。[117]蒋蕾则对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巴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118]
三
综观2013年巴蜀文化研究现状后发现:虽然本年度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并呈现出注重对巴蜀文化自身内涵的解读、突出区域内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研究等特点,但作为地域文化研究,有些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和人文两大环境空间,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空间的拓展都会带来地域文化的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蜀文化的形成应当是巴蜀特有的地理空间与历史发展双向优选的结果。尽管学界已经认同,以广汉三星堆夏商文化遗址、成都金沙商周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业已证明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但是,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为古蜀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的农耕文化在秦并巴蜀之后所表现出的发展走向到底是质的变化还是量的积累呢?巴蜀文化在同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进而如何从中认识巴蜀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今天巴蜀文化的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解读上述问题应当运用哪些科学方法?等等。由此看来,日后巴蜀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仍然面临新的思考。
总之,“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也殊未可知”,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七大文化圈之一,巴蜀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召力,相信经过诸位同仁的不懈努力,巴蜀文化研究必将开启地域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1] 段渝.巴蜀文化研究发轫[J].史学史研究,2007(4):49-58.
[2] 徐中舒.巴蜀文化初论[J].四川大学学报,1959(2):21-44.
[3] 巴蜀文化续论[J].四川大学学报,1960(1)1-43.
[4] 李钊.2012年巴蜀文化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2(9):165-171.
[5] 谭继和.巴蜀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未来[J].四川文物,2002(2):15-21.
[6] 蒙文通.巴蜀史的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1959(4):1-49.
[7] 缪越.《巴蜀文化初论》商榷[J].四川大学学报》,1959(4):1-8.
[8]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9] 李绍明,林向,徐南洲.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1.
[10]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1.
[11] 段渝,谭洛非.濯锦清江万里流:巴蜀文化的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2] 林向.“巴蜀文化”辩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90-94.
[13] 裴一璞.唐宋时期四川柑橘种植考述[J].三峡论坛,2013(1):30-34.
[14] 陈桂权.清代以降四川水车灌溉述论[J].古今农业,2013(2):65-74.
[15] 符必春.民国时期四川小麦运销研究[J].农业考古,2013(3):89-92.
[16] 杜泽江.清代四川炮税[J].四川档案,2013(1):48-49.
[17] 唐春生.清代重庆地区的桐油业[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39-44.
[18] 赵国栋.民国以来四川传统藏茶茶商初探[J].农业考古,2013(2):211-215.
[19] 陈岗.民国时期华商对四川猪鬃产业的开发与经营[J].农业考古,2013(1):239-244.
[20] 石涛.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对四川币制的统一以整理地钞为中心的考察[J].江苏钱币,2013(2):63-79.
[21] 贾玉英.公共空间视域下的成都茶馆经济与茶馆文化[J].农业考古,2013(5):110-112.
[22] 陆铭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9):53-55.
[23] 周格粉.全产业链视域下四川乡村旅游产业优化路径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4):219-222.
[24] 王世峰.对社会转型期四川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13(6):158-161.
[25] 冯广宏.巴蜀王玺印文字试解[J].文史杂志,2013(5):4-8.
[26] 杨小刚.巴蜀青铜兵器虎纹与巴人崇虎内涵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115-119.
[27] 高次若.链接关中与巴蜀文化的青铜兵器[J].东方收藏,2013(4):60-62.
[28] 袁艳玲.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器使用礼制研究[J].江汉考古,2013(3):105-112.
[29] 王文君,李晓岑等.四川盐源地区出土青铜钺的科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9-36.
[30] 谢洪波.巫鬼信仰视域下东汉巴蜀镇墓俑的功用分析[J].求索,2013(4):84-86.
[31] 肖仁杰.四川渠县新发现的汉晋墓阙构件和石像生[J].四川文物,2013(2):66-72.
[32] 张如柏,刘天佑.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阴阳鱼太极图”与“天象图”组合的玉器实物的意义探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3(5):1-6.
[33]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雅安市文物管理所,汉源县文物管理所.四川汉源县龙王庙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13(5):14-30.
[34] 蔡方鹿等.巴蜀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J].社会科学研究,2013(2):115-121.
[35] 刘俊哲.巴蜀近现代哲学思想的转型、发展及其特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6):26-30.
[36] 邓经武.中国现代文化重构中的“成都声音”[J].四川戏剧,2013(2):76-79.
[37] 杨柳.从涵化视角审视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传统文化的变迁[J].旅游纵览,2013(5):258-260.
[38] 李明.巴蜀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鼎红酒家空间设计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3):265-269.
[39] 幸晓峰.锦城丝管日纷纷——唐至五代时期巴蜀乐舞述论[J].四川戏剧,2013(2):92-96.
[40] 曾小安.巴蜀舞蹈中的“活化石”——巴象鼓舞[J].艺术科技,2013(5):127.
[41] 杨昌明.论蜀绣文化的几个特点[J].文史杂志,2013(2):6-9.
[42] 陈云霞.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保护策略[J].民族学刊,2013(4):62-70.
[43] 张垚.动画对四川皮影戏的保护传承策略探讨[J].四川戏剧,2013(10):66-68.
[44] 周睿.移影·制物·造境:四川皮影民俗文化的创意设计[J].中华文化论坛,2013(8):100-107.
[45] 付琪.四川清音演唱的发展探索[J].四川戏剧,2013(7):102-104.
[46] 骆秀文.“四川清音”传统唱词劫余举要[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113-117.
[47] 贾雯鹤.壁山神信仰探微[J].宗教学研究,2013(2):257-265.
[48] 朱和双.巴蜀地区的“小神子”信仰及其文化谱系[J].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2):5-7.
[49] 肖伊绯.鬼子母信仰在巴蜀地区的流行[J].寻根,2013(2):65-73.
[50] 马强,吴艳.庙宇、神像、香火:诸葛亮祭祀的泛民间化——明清时期四川武侯祠、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37-43.
[51] 林移刚.清代四川汉族地区耕牛崇拜研究[J].农业考古,2013(4):304-308.
[52] 曾为志.四川客家民俗信仰中的树木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13(4):128-132.
[53] 颜同林.杜宇化鹃神话与巴蜀文学[J].郭沫若学刊,2013(2):26-30.
[54] 邱嫦娟.探析古代文学中的巴蜀文学[J].语文建设,2013(8):35-36.
[55] 甘成英.巴蜀古代神话传说构筑李白瑰丽的浪漫诗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1-17.
[56] 尹建东.东汉魏晋时期巴蜀豪族与南中大姓发展差异性之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103-106.
[57] 何玉红.战争状态下南宋四川总领所的运行——以王之望为中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26-33.
[58] 马建堂.民国时期四川匪患严重的原因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3):31-36.
[59] 林移刚.乡规民约石刻视角下的民间环境意识——以西南地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70-75.
[60] 周及徐.四川自贡、西昌话的平翘舌声母分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166-171.
[61] 兰玉英.四川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分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174-178.
[62] 熊英.川剧三国戏的文化成因[J].四川戏剧,2013(5):33-37.
[63] 川剧三国戏的艺术个性[J].戏剧文学,2013(8):80-86.
[64] 余天钜.川剧杨家将戏剧目简论[J].四川戏剧,2013(7):83-86.
[65] 王丝莉.新媒体时代川剧传承的传播学思考[J].四川戏剧,2013(3):122-124.
[66] 马艺.文化视角下川剧英译策略研究初探——以川剧<滚灯>为例[J].四川戏剧,2013(7):64-67.
[67] 顾正东.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功能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2):168-170.
[68] 秦美玉,李钊.羌族文化生态、形态及演化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8):47-49.
[69] 张莉.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8):39-42.
[70] 李光勇.彝族乡村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体系调查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3(1):158-164.
[71] 尹邦志.巴蜀禅师的“文性”——以圆悟克勤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42-47.
[72] 龙显昭.巴蜀弥勒文化考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6):1-5.
[73] 王永刚.两汉三国时期汉中道教考略[J].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46-48.
[74] 喻芳.“蜀女多才”的道教文化渊源[J].中华文化论坛,2013(3):45-48.
[75] 刘伟,刘春燕.四川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外部空间特点解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32-36.
[76] 刘志庆.天主教在重庆和四川传播史略[J].中国天主教,2013(2):46-50.
[77] 杨钊.陈文烛督学四川兴学严教考略[J].中华文化论坛,2013(8):21-26.
[78] 陈晓钢.抗战时期四川边地教育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152-154.
[79] 詹海玉.四川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3(4):114-116.
[80] 黄琪.司马相如大赋艺术特质及其成因新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2):53-60.
[81] 申东城.范成大巴蜀诗与唐宋诗歌嬗变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2013(4):115-122.
[82] 王慧.吾归何处——论苏轼词作中的“怀归”情结[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2):117-124.
[83] 申田.明代杨慎的文学创作成果述略[J].兰台世界,2013(27):138-139.
[84] 郑小琼.巴蜀儒者刘咸炘诗教与《诗初学》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13(6):120-123.
[85] 邓经武.论李劼人创作的巴蜀文化因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4):128-133.
[86] 林泉.《死水微澜》部分四川方言词语考释[J].中华文化论坛,2013(6):47-51.
[87] 龙彦竹.李劼人与郭沫若女性形象书写的不彻底性[J].求是,2013(2):140-142.
[88] 谭梅.现代思想与民间文化之通融——李劼人思想建构论[J].求索,2013(5):244-246.
[89] 王学东.“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李劼人文学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83-87.
[90] 谭平.论秦始皇之礼遇“巴寡妇清”[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140-144.
[91] 王辉秀.小议薛涛的爱情观[J].文史杂志,2013(4):42-43.
[92] 刘复生.吴天墀先生之治史风貌及特点——纪念吴天墀先生诞辰百周年[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2):27-33.
[93] 刘复生.由虚到实:关于“四川”的概念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2):128-135.
[94] 段渝.先秦汉晋西南夷内涵及其时空演变[J].思想战线,2013(6):16-23.
[95] 蓝勇.巴蜀历史文化考二则[J].中华文化论坛,2013(7):25-29.
[96] 王德华.汉武帝时代两越西南夷开发之争及文章创作中的文化地理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1-10.
[97] 李沈阳.汉代易学人才的分布及其变动[J].江汉论坛,2013(10):48-51.
[98] 王子今.建安二十年米仓道战事[J].南都学坛(人文社科版),2013(2):1-4.
[99] 付玉强.明清以来四川地区川主信仰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7):53-56.
[100] 夏日新.孝感县与孝感乡——也谈“湖广填四川”中的“麻城孝感乡”现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3(1):120-121.
[101] 黄权生.三峡军事交通地利影响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2):82-86.
[102] 杜明义.生态资本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贫困治理——以四川藏区为例[J].理论月刊,2013(2):176-179.
[103] 赵志立.古代巴蜀典籍的编撰特色[J].中华文化论坛,2013(9):28-32.
[104] 江蓉星,聂佳等.巴蜀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建设及数据挖掘模式研究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7-102.
[105] 龙伟琼,王兴宇.《史记·西南夷列传》再研究——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13(2):135-136.
[106] 张丽萍.《牧师书简(1911-1914)》的发掘及其史料价值[J].暨南学报(哲社版),2013(4):122-127.
[107] 瞿巍.抗战时期四川的图书杂志审查[J].中国出版,2013(4):67-70.
[108] 谢放.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力作——《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序[J].宗教学研究,2013(3):274-277.
[109] 谢桃坊.唐诗研究的新收获——读王定璋《文史思辨录》[J].文史杂志,2013(1):67-68.
[110] 黄荣武.一部弘扬国学经典的佳作——评陈德述教授《周易正本解》[J].社会科学研究,2013(4):210.
[111] 舒大刚,吴龙灿.汉代巴蜀经学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6):5-13.
[112] 舒大刚.宋代巴蜀学术文化述略[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12-20.
[113] 宋展云.汉魏时期巴蜀地区学术文化考论[J].兰台世界,2013(33):12-13.
[114] 李文泽.历代巴蜀学人的文字学研究——以汉、唐宋、明代巴蜀学人为例[J].湖湘论坛,2013(4):53-60.
[115] 李钊.2012年巴蜀文化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3(9):165-171.
[116] 杨华.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3-9.
[117] 谷满意.现阶段四川学术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才智,2013(13):170
[118] 蒋蕾.巴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6):166-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