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观察*

2014-03-26景常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益气通络传导

景常林

(四川省江安县中医医院, 四川 江安 6442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多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等,导致患者出现神经传导功能受损症状。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痛络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四川省江安县中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0~65岁,平均(53.3±4.5)岁;糖尿病病程5~25 a,平均(8.4±4.8)a;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5 a,平均(3.6±0.5)a。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2~65岁,平均(59.2±5.1)岁,糖尿病病程5~21 a,平均(7.7±0.9)a;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5 a,平均(2.9±0.4)a。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全科医学函授培训资料《糖尿病的诊断与处理》制定: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2];②四肢感觉异常而以下肢明显,呈灼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常伴夜间加重和/或睡眠障碍。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张伯臾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和文献[3]制定。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多,形体消瘦,肢体麻木,刺痛,唇紫,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1.4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DPN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年龄40~65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病例排除标准 严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妊娠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在相同的基础治疗2周后,获得均衡一致的疗前基线和治疗依从性,然后分组治疗,基础治疗方案继续进行。治疗组:以益气通络方进行治疗,每日1剂,煎汁200 mL分3次服,2周为1疗程。方药组成:黄芪、桂枝、赤芍、川芎、牛膝、全蝎、僵蚕、黄精、水蛭、地龙、当归、苍术、薏苡仁、秦艽、细辛、鸡血藤。对照组:以甲钴胺注射液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疗程同治疗组。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对疼痛症状进行评定,即0分为无任何症状,10分为最疼痛;观察治疗前后VAS分值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2组用肌电图测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辅助检查: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测定。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4]。显效:疼痛症状总积分改善>50%,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0%;有效:疼痛症状总积分改善>30%但≤50%,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0%但≤30%;无效:疼痛症状总积分改善≤30%,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0%。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腓线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理多与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营养障碍与及传导障碍有关[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消渴”,并发“痹证”、“痿证”范畴,由于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黏成瘀,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产生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其病位在络脉,故其基本病机为气阴两伤,脉络瘀阻[6]。治宜益气养阴,活络化瘀。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络脉通畅,故“络以通为用”是其治疗大法。而通络之法各有不同,高士宗《医学真传》云:“通络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之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仝小林教授认为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做脉络,将大血管叫做经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故本病治疗大法为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益气通络方的方药组成:黄芪、桂枝、赤芍、川芎、牛膝、全蝎、僵蚕、黄精、水蛭、地龙、当归、苍术、薏苡仁、秦艽、细辛、鸡血藤、方中重用黄芪、黄精、当归益气,川芎、牛膝、鸡血藤活血,苍术、薏苡仁、秦艽、细辛祛风除湿通络,全蝎、僵蚕、水蛭、地龙搜风活血通络,祛络中之痰瘀。益气通络方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络化瘀的作用,在改善神经传导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廉的优点,值得推广。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病例收集不多,远期疗效的观察仍在收集整理中,有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2]Wolff SP,JiAng ZY,Hunt JV.Protein glycAtion And oxdAtive stress in diAetes mellitus And Ageing[J].Free RAdie Biol Med,1991,10(5):339~352.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4]胡大一,王长华,许玉韵.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40.

[5]蔡红莉,杨敏,邵良,等.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77-78.

[6]李林.冯建华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中医杂志,2009,(10):15.

猜你喜欢

益气通络传导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神奇的骨传导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