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英语了?也许是好事
2014-03-26
听说各地高考改革方案纷纷要拿英语“开刀”了,有人问了我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假如全中国的中小学一夜之间取消了英语课,会怎么样?我认真地想了想,回答说:不会怎么样,说不定还是好事呢。
不是在说反话,我是认真的。
我从事外贸工作10年了,作为公司的海外市场主管,经常会面试一些前来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最初看到他们的简历时,我对他们总是充满期待:瞧瞧,全是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其中还不乏专业英语八级或者国际贸易毕业的“准专业”人士。但是进入面试现场,剧情就立马发生了180度的大反转——
几乎所有应聘者的英文自我介绍都是事先背熟的,而且除了姓名、学校、求学经历等信息各不相同之外,其他部分简直就像是从同一个模板拷贝粘贴而来的。当我实在是感觉有点听腻了,打断他们,用英语抛出一个问题后,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Pardon?”好吧,我再重复一遍我的问题,对面可怜的孩子们大多数在略作思考后,继续来一句:“Pardon?”
好吧,都知道大家长期以来学的是“聋哑英语”,那么最起码读和写总要过得去吧。对不起,看老外写来的函件需要借助百度,自己写的邮件估计能把高中英语老师给气死……
好不容易挑出若干感觉还可以的,实际工作之后却处处难挑大梁,别说大梁,小担都挑不起来。比如我带着新人见外国客户,全程只有我在和老外谈,他在旁边连记录也做不了,偶尔我手机一响,说声抱歉离开一会儿,现场就只剩下两个默默相对的人。兄弟,谈判你不行,闲聊几句也不行么?倒是也有敢说话的,有一次我带着一个实习生跟客户谈,中途我去取一份文件,老外向这位实习生问起产品价格,这位实习生转头问我:“How many the price?”我一听就晕了,这是哪个星球上的英语啊?
可能有人会质疑我:你是哪国人啊,秀什么优越感啊!好吧,请允许我回顾一下自己的“英语血泪史”。当年高考时,我英语的成绩是92分,刚过及格线。大学毕业考英语四级,我60分,也是刚刚够线。毕业5年后,工作中没有一项能用到英语,所以学到的东西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后归宿吧。
就在青春时光所剩无多的时候,我突然厌倦了平淡无奇的生活,决定出国深造。为此,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拼命补习英语,最终雅思拿到了6.5分,得以进军欧罗巴大陆。刚刚出国的头3个月,我听不懂老师讲课,做不了笔记,动不动来个项目设计,还要和同学不停地讨论,然后要在二三十个人面前做陈述。别以为你组里有其他同学,你就可以只动手不动嘴,老外的习惯是每个人都要上台去讲,任何一个人讲不好都影响你们小组的成绩。我们那帮中国同学都把项目设计称为BLOODY PROJECT(血泪项目)。
在那段压力山大的日子里,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到后来即便是和来自美国的同学吵架,都丝毫不落下风。回国后做外贸不管是应对英美客户、二吊子水平的印度客户,或者是发音奇葩的日本客户,不管是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可以讲英语的地方出差,我都可以做到全程沟通无障碍。
同学们也许会说,那是因为你要用到英文,所以才能学好。没错,大家这么想就对了!事实上,在我们公司,所有干得不错的同事,无论他当初毕业于什么专业,其英文能力都是通过两三年的实际工作,在不断地和老外的接触与沟通中磨练出来、提高起来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英语真的不应该是一门“学科”,学校里学得再好,以后如果不用也很快就忘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用外语工作,熟练掌握外语也并非高人一等的事。但是中国总要和世界交往,总要和外国做生意,就必然需要一大批人能够运用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并且拿它来给自己挣饭吃。如果你兴趣在此,有志于此,你一定会努力去学并且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