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在某妇产医院的实施效果分析

2014-03-26薛傲霜王锐锐孙红霞吴伟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使用率药学医师

薛傲霜 王锐锐 孙红霞 吴伟华

近年来,卫生部先后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并开展多种形式督导检查工作(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开封市妇产医院从2011年7月起根据卫生部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大力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评价管理效果,指导今后该院抗菌药物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于该院2011年1~6月(整治前)、2012年1~6月(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金额、使用量,以及住院患者手术记录与用药医嘱、门诊处方、急诊处方。

1.2方法 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及Microsoft Excel 2000对所有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I类切口使用率、药物使用频度(DDDs)及住院患者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计算。

2 结果

2.1抗菌药物品种数、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 该院整治前抗菌药物品种数40种,整治后降为34种。抗菌药物金额及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见表1。

2.2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统计见表2。

2.3抗菌药物各项使用比例见表3。

2.4抗菌药物使用频度 (DDDs)及使用强度(AUD)见表4。

表1 2011(1月~6月)和2012(1月~6月)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

表2 2011(1月~6月)和2012(1月~6月)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

续表2

表3 2011(1月~6月)和2012(1月~6月)抗菌药物各项使用比例

表4 2011(1月~6月)和2012(1月~6月)抗菌药物DDDs和AUD

3 讨论

3.1结果判定

3.1.1抗菌药物品种数由40种降低为34种,符合要求。由表1可知抗菌药物销售金额降低幅度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减少7%,整治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1.2由表2可知①因该院为妇产专科医院外用制剂、抗厌氧菌、抗支原体感染的药品用量较大,所以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盐酸环丙沙星栓、奥硝唑注射液、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使用金额排名始终前十。②进入前十的抗菌药物销售总金额下降50%,排名前十位的每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及其占总金额(进入前十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在明显下降,由2011年排名第一的奥硝唑针占44.02%降到2012年的22.31%。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012年该院重新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将奥硝唑、美洛西林规定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奥硝唑排名由第1位降第3位、使用金额降低近7倍,美洛西林不在排名前十。④根据文件规定[2]该院2012年严格规范控制喹诺酮类药品使用,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商议后,修订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目录,删除培氟沙星、洛美沙星两个品种。⑤根据文件规定[2]该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改为头孢唑啉,头孢唑啉进入前十排名,说明该院围手术期用药选用品种基本合理。

3.1.3由表3可知I类切口预防使用率降低幅度达8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幅度达21%,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降低幅度达8%,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降幅度达1.8%。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仍不达标外,其余四项均达标。

3.1.4由表4可知虽然2012年住院人数比2011年增多629人,平均住院人数降低0.69天,但DDDs值减少1932298.632,AUD减少73.26,整治效果明显。

3.2制度建立 ①该院成立了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②明确责任制,科室主任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第一责任人。③建立抗菌药物使用奖惩制度,有效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3.3规范化培训 ① 自2010年以来每年组织对该院医师、药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不同类别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合格者给予相应级别的医师处方权、药师调配权。②每周由该院药学人员自己制作课件进行药品说明书培训学习,提高药学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以便于更好为临床和广大患者提供药学服务。③药剂科制定了符合该院妇产专科特色的电子处方集、方便广大医护人员及时查看、了解、掌握药品信息,避免药品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不合理。

3.4药师干预措施 ①有国外文献报道,对于拥有120张床位的社区医院,每周3 d的干预工作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消耗,降低抗菌药物费用[5]。该院临床药师每月固定一个科室参加查房,及时了解该科室抗菌药物基本使用情况,发现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时与科室主任、管床医师沟通、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②文献证明阴式分娩会阴侧切口感染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无关[6]。该院加大阴式分娩预防用抗菌药物检查力度,现该院此类手术以基本达到不预防用药。③重点检查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整治前医师普遍对手术室洁净度缺乏信心,对手术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放心,几乎每例手术均使用抗菌药物,通过临床药师与医师反复沟通,整治以后该院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比例明显下降,且已达标。④医嘱点评 每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每月对各科室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的病例进行点评,分别评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前十名医师与不合理医师后十名,并对其进行奖惩。对点评中存在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各科室,使其持续改进。

3.5问题与未来工作重点

3.5.1进一步加强医师培训、改变意识 该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仍存在选用药品不合理、预防用药时间长等不达标的问题。应当继续加大抗菌药物培训,使医师逐步改变意识,明白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3.5.2药师角色加强 多方位、全面学习临床、药学知识,逐步提高向医师、护士、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获得临床认可。

3.5.3术前预防用药、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药品应用管理 该院妇产科科特色,患者病情往往呈现危、急、重特色,加上医师、护士人员不足等原因,导致急诊手术患者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比例较低。而术前使用抗菌药物将降低感染几率,文献报道,医院急诊手术患者术前30 min也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7]。继续加强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药品管理,明确选用药品指征,加大微生物培养,以减少耐药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障用药安全。

3.5.4加强信息系统运用 信息系统运用,使抗菌药物的调查、统计、管理工作更方便、快捷的完成。在未来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扩展信息系统的运用,例如利用电子处方(医嘱)系统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品种、时机和疗程等,从而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控制,使抗菌药物的应用趋于合理。

3.5.5加大细菌培养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标本送检比例,努力提高微生物标本质量,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便于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减少细菌耐药率,减少治疗错误。

3.5.6多部门协作 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在抗菌药物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医务、药学、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通过整体全面的协调管理来提高该院抗菌药物管理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该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药品该院品种数、DDDs数、使用强度、使用率,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改变较为显著,显现了医院管理的效果。但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该院应继续巩固整治活动取得的成效,更加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10-09.

[2]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03-25.

[3] 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2011-04-18.

[4] 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04-24.

[5] LaRocco A,Jr.Concurrent antibiotic review programs-a rol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specialists at small community hospitals.Clin Infect Dis,2003,37(5):742-743.

[6] 田才宣.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09,7(9):34.

[7] 陈颢,沈裕厚,吕洪昌.急诊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46例.临床医学,2011,31(1):60.

猜你喜欢

使用率药学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