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底节梗死情况对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014-03-26张剑光张晓光韩淑祯
张剑光 张晓光 韩淑祯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疾病。脑卒中是一种应激性事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神经递质合成异常,从而间接产生抑郁障碍。研究认为左右两侧基底神经节区在语言、记忆方面均存在差异。最新调查结果表明[1,2],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为20%~50%。情感障碍中以抑郁和焦虑障碍最常见,国内的文献报道二者的发病率分别为48.8%和38.4%,还有约32.5%的患者同时有抑郁和焦虑障碍,其发病率为10.10%~27.81%。国外大部分学者认为额叶近端病变和优势半球损害容易发生情感障碍,并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左侧大脑半球重于右侧大脑半球,左半球又以近额极的卒中更易发生情感障碍,且症状也越严重[2,3]。本组研究就内蒙古名族大学蒙医药学院的不同基底节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情感障碍情况,以及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单一首发脑梗死患者,分别为左侧(A组)和右侧(B组)基底节梗死的患者各30例。A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为(58.9±4.1)岁;B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为(57.7±4.3)岁。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疾患或家族史阳性者;②本次脑梗死前已有痴呆表现及严重抑郁症者;③有明显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检查者;④病情严重或伴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CT或MRI证实左侧或右侧基底节梗死,病程在一个月以内,按照病例入选标准选择患者入组,测试前先用韦氏智力量表简式进行初步筛选,排除可疑智能障碍者;再用SAS、SDS自评量表进行筛选,符合标准者入组,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
1.3评定标准 HAMD评分均为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否存在的有效量表,其均为14 个评估因子,总分为0~56 分,以7分为阳性分界值,7 分以下表示患者无焦虑、抑郁等方面不良情绪的存在,7 分及以上则表示患者可能或肯定存在此方面的不良情绪。HAMA的评定分为0~4分,5级:(0)无症状,(1)轻,(2)中等,(3)重,(4)极重。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情感障碍发病率比较 本组研究发现,A组抑郁发病率为53.33%,焦虑发病率为43.33%,两者皆有的占33.33%,显著高于B组的36.67%、23.33%和1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感障碍发病率比较[n(%)]
注:a与B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
2.1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 采用HAMD和HAMA 分别对患者情感障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属于器质性情感障碍范畴,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有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由于脑组织损害破坏了脑部内的神经环路及神经心理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及传导。有研究发现基底神经节区,尤其是左侧基底节区受损更容易产生抑郁障碍,认为其原因是卒中病灶破坏了额叶-皮质下通路所致[4]。从本组研究作用机制来看,其额叶近端病变和优势半球损害容易发生情感障碍,并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左侧大脑半球重于右侧大脑半球,左半球又以近额极的卒中更易发生情感障碍,且症状也越严重,与目前报道的类似。
左半球皮质下病变-基底节区易发生情感障碍,右半球以皮质病变-颞叶及其相关脑叶易发生情感障碍,说明两半球在情感支配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本组研究分别对不同基底节梗死患者进行情感障碍分析,结果发现左侧梗死抑郁发病率为53.33%,焦虑发病率为43.33%,两者皆有的占33.33%,显著高于右侧的36.67%、23.33%和1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关于不同基底节所致的患者情感障碍的说法不一。Astrom等[5]认为急性期伴抑郁的脑卒中后焦虑障碍与左侧半球相关,单纯焦虑障碍则与右侧半球损害相关。李华等[6]认为卒中部位不同情感障碍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本组研究经过HAMD和HAMA 评分发现,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右侧,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临床需要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Kronenberg G, Katchanov J. Post-stroke depression clinical aspects, epidemiology, therapy, pathophysiology. Nervenarzt,2006,77(10):1176,1179-1182,1184-1185.
[2] 缪勇, 温凤飞, 李三清.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 中国实用医药, 2009,4(33):223-226.
[3] 李玉岭. 脑卒中性质、部位及程度与情感障碍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65.
[4] Tharwani HM, Yerramsetty P, Mannelli P,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 Curr Psychiatry Rep, 2007, 9(3):225-231.
[5] Astrom 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stroke patients. A 3-year longitudinal study. Stroke,1996, 27 (2) : 270-275.
[6] 李华, 席艳玲. 大脑两半球卒中患者情感障碍的对比研究.农垦医学, 2009, 31(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