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习得情况考察

2014-03-25金英实

科技资讯 2014年31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

金英实

摘 要: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的偏误主要出现在“把”后宾语、把字句谓语、把字句谓语的前后成分以及语序上。其中“谓语前后成分”偏误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谓语”偏误。“语序”偏误占的比例最小,语序已不再是把字句习得难点。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目的语干扰和母语干扰。该文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各成分的习得情况以及致误原因,并排出了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的准确度顺序,揭示了学生对把字句的认知规律和习得过程。

关键词:把字句 偏误率 习得难易度 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80-02

把字句一直是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难点之一。该文通过分析朝鲜族中学生的自然习作,考察学生的把字句使用情况,揭示朝鲜族中学生对把字句的习得过程。

1 被试和语料

该研究的被试者为延吉市第十三中学七、八、九年级学生。语料为学生的自然习作,作文样本字数为20万字。

2 书面语料中把字句各成分偏误

2.1 “把”后宾语

中学生对“把”后宾语的掌握比较理想。究其原因,跟汉语和朝鲜语都属于无冠词语言有关,而且虽然把字句和朝鲜语宾述句不是等价关系,但是朝鲜语的宾述句在翻译成把字句的条件下,朝鲜语宾语确实能充当“把”后宾语。从这一点来看,“把”后宾语的习得受母语正迁移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光杆普通名词的使用率最高,七、八、九年级各占31.03%、 38.89%、40%,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多;相反,“这/那+量+名”和“偏正”的使用率逐渐减少。这说明朝鲜族学生逐步意识到了把字句中光杆普通名词通常被自动赋予定指性的特征。从偏误率来看,“把”后宾语的偏误占整个把字句的6%左右。

2.2 把字句谓语

把字句对谓语动词有特别的要求。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只能由具有处置意义的动词承担,从而对其前面的宾语(多为受事)发生影响,引发某一结果或状态。因此,通常情况下,处置性弱的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而这一类动词在朝鲜语中可以进入宾述句做谓语,因此朝鲜族学生对把字句动词的“处置”意识不强,以至产生偏误。有些不及物动词不能进入朝鲜语宾述句,却能进入把字句,也给学生造成难度。

谓语在把字句中的平均偏误率为 12.65%。七年级学生的偏误率高达20.69%,到八年级学生受到了课堂上的正规指导,学生的偏误有较大的下降,偏误率为 7.94%。但到九年级反而有升高的迹向,这跟学生选择把字句谓语难度和复杂性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

2.3 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

把字句里的VP总是以复杂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把字句本身就用于表达某种变化或结果。一个动词没有其他语法成分的协助是无法表示该变化或结果的,把字句的动词必须加上其他成分,以表示事物处置的动态、程度、结果、趋向、动量、时量等等。据我们的调查,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偏误主要集中在把字句的补语上。通过调查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情况,我们统计了朝鲜族学生习得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时出现的偏误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字句补语的大致的习得顺序。我们统计了以下12种句式:(1)S+把O+V+在/到/给/成;(2)S+把+O1+V+O2;(3)S+把O+V+动量;(4)S+把O+V+了;(5)S+把O+V+来/去(趋向);(6)S+把O+V+结果补语(动);(7)S+把O+V+”得”情态(形);(8)S+把O+V+结果补语(形);(9)S+把O+一V:(10)S+把O+状+V;(11)S+状+把O+V:(12)S+把O+V1+V2。

句型3和句型6的偏误只出现在七年级,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两类偏误很快消失,到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不再出现。句型9的偏误率为0,但句型9的使用率很低,七年级无一人使用,八年级和九年级各一人使用,而且均为正确句。这一句的使用率太低,我们不能认为句型9为容易习得的句式,其实学生因为不会用这一类而采取“回避”策略。句型5、2、10的偏误主要出现在八年级,但到九年级就不再出现。句型7,8七年级没有出现偏误,而且九年级的偏误率高于八年级。句型1、4、11、12的偏误有延续性。从偏误的延续性来看,延续性较强的句式为:句式1、4、12、11>7、8>5、2、10>3、6。

3 结语

3.1 结果总结

通过20多万字的学生自然习作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对把字句各成分和语序的掌握情况。

(1)从书面材料统计的情况看,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把字句使用率基本持平,八年级略有增多,这也许跟教材把字句安排顺序有关(把字句语法点安排在八年级下册)。而相对偏误率各年级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七年级到八年级有较大的减少,可以肯定教材的安排、教师的讲解和重视程度起了积极作用。但八年级到九年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多了2.5%左右,也许到了九年级之后教师和学生对把字句语法规则的关注程度降低了。偏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说明把字句难度高,延续性长。把字句偏误并没有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很好的解决。

(2)从把字句各成分及语序在偏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七年级最高偏误率出现在把字句谓语上,偏误比率为42.86%,但“谓语前后成分”的偏误比率也相当高,达到40.48%。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最高偏误率都出现在“谓语前后成分”上。说明中学阶段的的把字句难点是“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

(3)除了“谓语前后成分”之外,八年级和九年级偏误主要出现在“V”上,学生掌握得很差。各年级的偏误率为七年级42.86%,八年级24.39%,九年级28.57%。此外,“NP”的偏误比率比较低,八年级为21.95%之外,七年级和九年级均为15%以下。

(4)语序偏误比例非常低,各年级偏误率不超过8%。这说明中学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把字句的语序。这一点是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把字句偏误现象的最大区别。

(5)“其它”类偏误,主要指原因不明的偏误。

3.2 偏误成因

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偏误根源与小学生相似,主要是母语干扰和目的语干扰。不同的是小学生偏误根源主要在于“母语干扰”,而中学生偏误根源主要在于“目的语干扰”,即因目的语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而引起的偏误。所选词语的难度和句子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着把字句的正确率,即把字句构成成分简单时,偏误率低,反之则否。此外,教师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谨慎程度也对偏误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49-64.

[2] 钱旭菁.第二语言研究的效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62-70,78.

[3]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 张凯.语言测验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注释

① 出现率=把字句的句数/语料样本的字数;相对偏误率=偏误句数/所有把字句句数。相对偏误率可以解决把字句出现率不同、样本不均的问题,使各个年级的偏误具有可比性。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
是教师讲好,还是让学生讲好?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数列概念教学探究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基于学生心理的数学概念教学探析
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茁壮成长
基于认知规律的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