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实证分析

2014-03-25王超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衣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文/王超超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评价居民消费需要满足程度的两个重要范畴。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西安市城镇居民2004~2012年共九年的消费支出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把握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特征。

一、数据说明

表1是“2004~2012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支出表”,表中数据来源于《西安统计年鉴》。由于各年的原始统计数据格式不尽相同,本文在将这些数据录入本表时统一作了圆整处理。(表1)

表1 2004~2012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支出表(单位:元)

二、模型建立

(一)消费函数模型

1、消费函数形式。确定消费者的消费性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消费水平研究的基础。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列消费函数形式如下:

上式中,c 为人均消费性支出,y 为人均可支配收入,β 为边际消费倾向。需要指出的是,c 和y 均为个量(是人均值),而不是宏观总量。

2、参数估计。选取表1中第二列和第三列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其中,SPEND 代表人均消费性支出,INCOM 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括号中数字为t 值。

3、经济检验。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 的回归系数为0.6673,满足0<β<1的要求,符合经济理论。

4、统计检验

(1)决定系数R2=0.9989,表明拟合优度良好。

(2)总体F-检验值F=6141.449,F0.01(1,7)=12.25,F>F0.01(1,7),故在α=0.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H0:β=0,即两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是显著的。

(3)因t0.005(7)=3.4995,78.3674 >t0.005(7),10.6293>t0.005(7),则参数α 和β 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4)查DW 临界值表可知,当n=9,k=1,α=0.01 时,dL=0.554,dU=0.998,而DW=2.6274,即DW>dU,故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5)运用怀特法(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进行异方差性检验,P 值对比如下:

F-statistic 2.761043

Probability 0.141208

表2 2004~2012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结构表(%)

Obs*R-squarde 4.313349

Probability 0.115709

表明不存在异方差性。

(二)消费支出结构模型

1、说明。消费支出结构是消费者通过货币支出反映的消费结构,它与消费结构并不是等同的概念。消费结构既包括通过市场交易关系取得的消费资料,也包括不通过市场交易关系(例如依靠自己生产),以及通过不完全的交易关系(例如补贴)取得的消费资料。

随着消费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消费结构中后两部分消费资料所占比重越来越低,消费结构基本上可以通过消费支出结构得到反映。因此,大多数对消费结构的研究都侧重于对消费支出结构的研究,本文也不例外。

2、函数形式。通过观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七项消费支出之间关系的散点图示,决定选用双对数模型:

其中,ci表示第i 项人均消费支出,y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

设定这种函数形式的一个优点是回归所得系数βi本身就是第i 个消费项的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3、参数估计。运用Eviews 软件对表1中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食品(FOOD)

衣着(CLOTH)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EQUIP)

医疗保健(MEDIC)

交通和通信(TRANS)

教育文化娱乐(EDU)

居住(LIVE)

4、统计检验

(1)公式(5)-(11)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5,表明各式的拟合优度较好。

(2)公式(5)-(11)的总体F-检验值均大于F0.01(1,7),即在α=0.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H0;β=0,即各式中两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是显著的。

(3)公式(5)-(11)中斜率系数的t 值均大于t0.005(7),表示这些参数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4)查DW 临界值表可知,当n=9,k=1,α=0.01 时,dL=0.554,dU=0.998,而式(5)-(11)的DW 值均大于dU,说明各式均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三)消费支出结构表。表2显示了食品、衣着等七个消费支出项目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表2)

三、模型结果分析

(一)消费水平分析。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消费对象(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有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服务消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而人均消费性支出是一项重要的价值指标。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总额在逐年扩大,从2004年到2012年,增长了188.6%,年均增长率达到14.2%。但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50.9%,年均增长率达到17.0%(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可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

(二)消费结构分析

1、支出项的权重分析

(1)食品。从表2的恩格尔系数一列可知,2004~2012年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总趋势是下降的(降低了3.67 个百分点),这部分地说明了西安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是趋于优化的。但在恩格尔系数下降的总趋势中又表现出比较显著的反弹。2006~2007年出现一次比较大的反弹,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当时一部分重要农产品价格的显著上涨。

并且,食品支出所占比重是各支出项中最高的,这种状况从2004年至2012年从未改变。

(2)衣着。衣着支出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从2008年以后,衣着支出的占比超过了居住支出的占比,这说明城镇居民在衣着方面的消费档次在提升。

(3)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支出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9.26%增至2012年的14.26%,是各项支出中增幅最大的。部分原因在于:一方面私家车保有量在增大,城镇居民用于交通方面的开支增加;另一方面移动通信方式的普及和升级,使得人们的通信开支有所增加。

(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重自2007年出现比较大的下降以来,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稳定性,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城镇居民对“教育”这一商品的偏好十分稳定。

2、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从上文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看出,7 个消费项目的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为正值,表明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消费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符合经济常识。其中,“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以及“交通和通信”这三项的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值较高,而“食品”、“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以及“居住”的弹性值较低。这说明,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般城镇居民并不倾向于提升“食品”和“居住”的档次,而会把更多的支出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交通和通信”这两项。

“衣着”需求的收入弹性最高这一事实表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的“衣着”已属于“奢侈品”(弹性值大于1),人们在衣着方面的消费档次在提升。

四、结语

综上述分析可知,从2004年到2012年,西安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结构从总体上来说是趋于优化的,但也存在如下问题:居住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低(在2008~2012年的5年内持续低于10%),原因可能在于房价的持续上涨抑制了城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消费需求。为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参照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2、有效推进教育、医疗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释放城镇居民被抑制的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1]伊志宏.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潘省初.计量经济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于京玄.七大原因造成交通拥堵.[N].西安日报,2010.11.26.

[4]李翔娟.我国城镇居民通信消费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衣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