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探究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2014-03-25赵彦刚王志臣
赵彦刚, 王志臣
(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则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合理就业,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及构成
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09年首次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指个体拥有和持续保持工作的能力[1]。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对就业能力进行修订,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获取就业岗位、维持就业岗位和重新选择并能够获得新岗位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而获得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求职应聘能力,也就是获取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能力,还应包括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专业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专业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能够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用来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二是交往能力,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三是自我发展能力,指个体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所处客观环境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四是求职应聘能力,指毕业生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获得招聘方认可的能力。包括:就业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自我决策能力和展示能力,等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笔者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来石家庄铁道大学参加校园双选会的企事业单位,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其中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统计
(一)专业技能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
从图1可以得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扎实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受用人单位青睐,但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表现的差强人意,理论知识匮乏,甚至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例如,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竟然分不清简单的交通信号标志,面对无法解答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另外,用人单位认为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工作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能够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不到三分之一。
用人单位对目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现所学非所用现象[3]。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仍然延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模式,一心学习书本知识,没有社会实践意识,认识不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重视实践教学,不参加任何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处,最终表现出实践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将分数作为考查学生是否合格的主要参数,忽视了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在学分考核体系中没有把毕业生实习实践能力真正融入进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毕业生当中非常普遍,理论强实践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顺利毕业,相反,实践能力突出但不能通过理论考核的学生则无法正常毕业。
(二)主动学习能力不强,求职应聘能力欠缺
学习是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4],很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低,主观能动性较差,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不高,在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主动意识,这些已经成为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障碍。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语言表达能力差,求职材料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求职失败。例如对求职简历不重视,在网上随便下载模板,然后填写自己的情况,没有突出个人特征;自我介绍时,不能让招聘人员清楚的了解自身状况;在面试技巧方面,不注重仪表、礼节礼仪等细节。
(三)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不清晰
大多数学生对“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认识,职业目标模糊,不会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很多高校虽然在不断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大纲,但由于是选修课、课时量少等原因,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往往为了拿学分而去选课。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系统的规划,大学生活得过且过,导致就业能力不足。在就业时面对激烈的竞争而束手无策,加之缺乏个性思考,随大流就业,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不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高校有关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在时间上缺乏连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仅局限于发布就业政策和相关单位招聘信息,侧重于求职技能和技巧的培训,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各自为政,相互合作浮于形式;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仅限于理论教学,而不是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目标模糊,求职过程中应聘能力和求职技巧欠缺,一味追求环境好和收入高的岗位。
(四)就业心态不端正,期望值偏高
针对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笔者也做过问卷调查,其中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单位和区域如图2、图3所示。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性质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首选,其次是能进国企,愿意到乡镇、中小企业工作的比例很少,自主创业者更是寥寥无几。在就业区域上,首选是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或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其次是省会城市,经济欠发达城市和西部地区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可见,如今高校教育虽是大众化教育,但大学生并没有摆脱“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没有转变就业观念,好高骛远,功利性强,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心态不务实,缺乏艰苦创业和基层成才的精神,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屡屡碰壁的重要原因。
图2 大学生理想的单位性质
图3 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区域
三、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石家庄铁道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始终坚持“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把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有担当精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优秀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10年连续保持在96%以上。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
1. 创新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素养
调整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对接。石家庄铁道大学主动适应国家的方针政策,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以及就业市场和行业发展状况,及时进行专业整合与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覆盖面,变专长教育为通才教育,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的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体。对就业质量过硬的专业,扩大招生数量、增加投入力度,如在2009年增设车辆工程专业,每年就业率都达到100%,并逐步增加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招生计划;对招聘市场反应平淡的专业,实行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学校根据长远就业需求和现实就业需求,通过 “停、减、并、增”的措施,达到专业设置整体优化,从根本上加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夯实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基。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突出重点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增设综合性课程,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以及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石家庄铁道大学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等,培养学生工管交叉、文理渗透的基本素质。改变“填鸭式”授课形式,鼓励采用讨论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到用人单位参观实习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石家庄铁道大学始终强化基础理论,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校期间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用人单位顺利对接,为国家输送“适销对路”的优秀人才。
2. 加强实践育人,提升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必须经过实践能力的锻炼。当代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普遍强于实践能力,在对他们进行理论素养、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以各种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提升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石家庄铁道大学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稳固的实训基地,大学生可直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大学生不但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还可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完善课外实践活动体系,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积极探索“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实行“3+1”和“2+2”等模式,即学生在学完前三年或前两年的课程后,提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利用寒暑假去现场锻炼。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参与工程施工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使学生受到基层的艰苦锻炼,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选择实践内容,是提高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是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与延续。例如科学技能大赛可提高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个人素质;机械工程专业开设的金工实习等训练课程和教研组开展的各种专业性课题,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很有帮助;利用暑、寒两个假期,组织大学生团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 “三下乡”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5]。
(二)强化就业指导教育,提升求职应聘能力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很多情况并不是“无业可就”,而是“有业难就”,归根结底是学生的求职应聘能力弱,不能在用人单位面前很好地展示自己,以至于丧失就业机会。另外,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千人调查显示,62.0%的人没有接受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63.7%的人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示不满意。[6]”可见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石家庄铁道大学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自主创新能力、收集和正确利用信息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分析、总结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搭建竞赛平台,举办技能培训”活动载体,吸引广大学生接收就业指导教育,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结合社会实际,正确审视自我和合理定位。
建立专家化、专业化、阶段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咨询体系。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同时,具有灵活的咨询方法、较强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教师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就业指导内容专业化,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知、自我认知、求职技巧与礼仪提升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以成熟的理论体系为依据,根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培养计划,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过程阶段化,指涵盖了大一到大四整个大学过程,根据各个阶段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培训方案,而不是到了高年级才开始对学生进行指导。就业指导方式多元化和个性化,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课堂教学和讲座等集体辅导的方式,也可以与学生个体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在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上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决策[7]。
(三)开展就业观教育,端正就业态度
就业观教育属于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择业的指向。目前当代大学生吃苦精神严重缺乏,拼搏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在就业观的教育中要加强苦文化教育,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他们在生活中艰苦朴素,在学业中艰苦奋斗,在生存中艰苦创业,在发展中永久奋斗。改变大学生物质至上、不愿吃苦、不愿意通过付出艰辛努力换取幸福生活的观念。[8]石家庄铁道大学通过课堂教育,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现身说法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把握时代特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走基层成才之路、培养艰苦创业意识;通过举办“名师讲座”、“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动力,使“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要成为毕业生的信念,而且能切实转化为他们的行动。在就业方向选择上,鼓励大学生向中西部城市和城乡基层转移,让他们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创业最光荣”的就业理念[9]。石家庄铁道大学秉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精神,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本科毕业生就每年都会有近67%的毕业生走向基层艰苦行业,近21%左右的毕业生到西部就业。
参考文献:
[1]郭德侠,郭德红,李怡.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与高校课程改革[J].高等理科育,2014(3):81-87.
[2]崔秀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提高就业能力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3-94.
[3]臧甲友,朱海龙,于龙全.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化素质的现状及解决策略[J].学理论,2009(16):221-222.
[4]江玲玲.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和做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208-210.
[5]易 忠.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J].学术探索,2013(6):125-128.
[6]生涯辅导.调查显示63.7%的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EB/OL].(2010-03-03)http://ulone.univs.cn.
[7]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8]高晓峰,肖剑,刘荣贵.高校助学与育人并重工作体系构建研究——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86-90.
[9]高晓峰,常学洲.服务于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