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呈现
2014-03-25薛志清
薛志清, 徐 晶
(1.江苏理工学院 思政部 江苏 常州 213001;2.江苏理工学院 学报编辑部 江苏 常州 213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是自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的论断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新江苏精神”是江苏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反映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践性,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目标追求的具体展现;推进“新江苏精神”建设,有利于在区域文化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在区域层面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这对于江苏经济发展找到内生式的原动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江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反映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践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契合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随着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思潮、文化理念相互撞击,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一个区域,要获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主导作用。2005年江苏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2011年江苏省委第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在“三创”精神的基础上,把“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三创三先”精神确立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并正式写进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新江苏精神由“三创”到“三创三先”,既是对“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继承与完善,更是对其内涵的“拓展与提升”。
创业,是江苏地域个性的鲜明体现。之所以是一种“精神”, 因为江苏人做事,“不做则已,一做惊人”。历史上,作为中国五大商帮之一的苏商在“实业富国、产业报国”的精神中创业,其创办的实业无论数量和规模都堪称中国民族工业的翘楚;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承包制以后,农民率先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解放出来,在人多地少,靠单纯的农业生产是不能富裕的困境中,自强而灵秀的苏南农民找到了符合自己意愿的创业之路——创办乡镇企业,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 当乡镇企业的发展动力在10年后开始降低之时,兼具“包容”精神的江苏人抓住了另一个创业机遇——外向型经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南苏北掀起了一股民营经济的大潮,形成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私营经济总户数全国第一。进入新世纪,面对国内、国际的双重竞争压力,江苏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层次上催生创业精神的直接阐发。
创新,就是对常规的突破,这是江苏人思想品格的最突出反映。常规不仅体现为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法律规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学术权威等,而且从本质上看是人们价值观选择的结果,常规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价值观的重新选择。正因为常规是如此重要, 所以创新才非常困难。而所有创新活动能够实现的背后则必然存在着文化价值观的创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来自江苏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建国以来的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指导力量。进入新世纪,当“创新型国家”被确立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时,2006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以自主创新为科学发展的战略起点和中心环节,也就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起点和中心环节,以建设创新型的社会。“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由上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一位,超越上海、广东、北京,成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3]创新提升了江苏在国内、国际中的竞争力。
创优,是江苏人生活特征最典型的写照,简而言之,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周任有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并非狭隘地指干得了什么,干不了什么,是指能干好什么,不能干好什么。常州蓝领精英邓建军曾经是一位电气维修工,他“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一次次艰难的技术攻关,使得黑牡丹公司生产的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牢牢控制在2.5的范围内,明显优于3的国际标准。泰州信访局长张云泉在号称“机关第一难”的岗位上,整整工作了26年,他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感情,换来了社会基层的政治稳定。扬州“世界氖灯大王”高仁林让一个街道福利厂不仅成为全国同业的排头兵,而且产品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位居世界同行之首。这种争创优秀业绩的“敬业”精神,使江苏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获得了优势地位。
争先,作为率先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先行者,江苏人培养了“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立潮头”的锐气,这是江苏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鲜明精神特质。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捷足先登的是广东和福建,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是上海浦东和海南岛,而江苏依靠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作用,其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突破瓶颈,从而后来居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苏已经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昆山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等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典型。
领先,是江苏社会氛围的高度概括,它既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定位,又是一种引导和行为过程。“近10年以来,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由全国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29个全国百强县(市),二分之一的国家生态市、四分之一的国家环保模范城都稳居全国首位,连续9年利用外资名列全国第一;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用占全国第10位的耕地面积获得了第4位的粮食产量,并成为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两个省份之一。2010年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1年超过3/5的县(市)达到标准。”[4]这是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领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江苏区域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率先,江苏省在上世纪末已基本完成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进入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后,江苏确立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并且明确要“坚定地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化,把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融合。”[5]这既体现了江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的实践追求,也体现了江苏人民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担当和示范。
今天,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新江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反映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践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宏伟目标和价值理想内在契合。因此“新江苏精神”成为凝聚区域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的精神旗帜,也沟通了国家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区域精神对接的通道。
二、“新江苏精神”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追求、价值追求和目标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互动作用的一致性
(一)“新江苏精神”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追求。“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6]而改革创新精神是在开放实践中催生的。江苏是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历史的文化大省,自强、灵秀、宽容、守规,是地域文化在江苏人格形态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征。这种精神特质,使江苏人不仅养成了重商崇文、兴办实业的传统,而且在当代科学思想引领下开拓、创新,追求经济社会领先发展、全面发展,提升了江苏精神的内涵。张家港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为动力,摧发了张家港速度,彻底摘掉了“苏南的北大荒”穷困落后的帽子。 昆山精神随时代变迁与时俱进,从“唯实、扬长、奋斗”至“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再发展为“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使昆山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位。放眼过去30多年,江苏的精神文化呈现着极富时代魅力和丰富个性的特征。不论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区苏、锡、常,以宁、镇为中心的金陵文化地带,以及以扬州为中心的维扬文化和以徐州中心的楚汉文化区,都呈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区域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力量和价值理念,都是“三创三先”精神在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追求的区域特色。
(二)“新江苏精神”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化,其终极指向是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软势力”,从而使党和政府更好地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江苏作为东南沿海的富饶之地、鱼米之乡,因其区域的优势和深厚的基础,先后抓住了农村改革、对外开放、转型发展三次重大机遇,成功实现了由农到工、由内到外、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持续快速增长30多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按照“六个更加”和“一个惠及”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制订了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在内的省级全面综合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标准,符合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期盼。仅文化事业来看,“‘十一五’期间,江苏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11年,江苏文化产值占GDP比重3.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7]其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覆盖到乡镇,文化室覆盖到所有的行政村。广电网络的全覆盖使现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1800多万户,文化服务设施的全覆盖为老百姓提供了获得文化信息,文化娱乐,文化各方面的产品服务更加全面。因此,尊重人、理解人,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精神条件,是“新江苏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的实际呈现。
(三)“新江苏精神”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就中华民族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百年沧桑历史铸就的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需要每个社会阶层、每个利益群体的人们能够认同,并为之努力奋斗来实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一“中国梦”。
江苏在发展中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形成区域共同的理想和实践目标。2003年,江苏省委第十届五次全会上通过了《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提出了全面小康指标实现中的“三个不能代替”(即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级全部达标;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收人和生活水平,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多数老百姓认可全面小康的实际成果,不能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的价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南通、张家港的精神文明建设,昆山、华西村的区域价值观建设,常州、泰州对改善民生的努力,无锡江阴市、苏州沧浪区对幸福理念的实践,以及宿迁市的创业文化建设等,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9]
(四)“新江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互动作用的一致性。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也体现了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当今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从方向上赋予“新江苏精神”以质的规定,指导着“新江苏精神”的培育与光大。二是“新江苏精神”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赋予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一方面,改革开放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蕴涵着“新江苏精神”;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处于较高的平台上,要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进而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必需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依然提倡区域特色,但已不是过去的那种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的胸怀,生动地体现江苏改革发展“走新路、开新局”的时代性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三是“新江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区域文化建设中的实现形式、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江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新鲜活力,从而为江苏“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江苏精神”建设新格局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发展要求,要克服江苏精神中诸如冒险精神不足、守土恋家、小富即安的弱点,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把学习“新江苏精神”延伸转化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必需在理论信念、机制和制度保障、社会系统等方面构筑其实践体系。
用“观念输入”筑牢“新江苏精神”的理论信念。“新江苏精神”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要建立在时代与实践发展之上的坚定信念,在社会大众中不是自发的产生过程,正如列宁所说,先进的理论不可能从自发的群众实践中产生,“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0]“新江苏精神”是在江苏改革开放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产生的。因此,从内容上看,“新江苏精神”上合中央对江苏发展的定位要求,下应江苏人民追求发展的期盼,能够使国家、区域层面的价值认同易于转换成公民个人的价值认同,从而使理论说服群众,掌握群众,赢得群众,也使“新江苏精神”的价值凝练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这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更加丰富的内容,构筑起“新江苏精神”的理论信念。
用“有机结合”,构建“新江苏精神”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江苏精神”作为意识形态,其社会作用机理不同,所涉主体有别。通常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国家层面的思想道德要求,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及相对的严肃性。而“新江苏精神”激励的对象是全体江苏人民,具有局部性、地域文化的区域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因此,要把两者的作用机理内在地结合起来,不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指导和规范“新江苏精神”的凝练与培育,也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局性和长期性特点,把“新江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于价值培育和道德实践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江苏精神”的对接和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为。
用“制度建设”推动“新江苏精神”的持续动力。“新江苏精神”不是空乏的、抽象的概念和口号,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同区域人们的利益和梦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实践,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和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影响,更由于公平和效率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得内含在社会主义制度内的平等、民主等权利和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道怎么设,水就怎么流。首先将“新江苏精神”的培育体现于我们的制度建设中,通过“新江苏精神”的践履引导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使制度、政策资源成为弘扬“三创三先”精神的有效手段。其次是要强化党委和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通过政府廉洁自律的形象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江苏精神”的践行。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公共利益,行使着公共权力,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道德义务。
用“社会环境”来构筑“新江苏精神”的实践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新江苏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表面功夫,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不懈的坚持、不断的发展。”[11]要全方位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江苏精神”的领域和渠道,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营造健康向上、生动丰富的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宣传舆论部门应大力宣传正确的财富价值观,营造促进创业的思想舆论,形成人人争先、行行领先、整体率先的社会氛围,使先进典型、人物所体现“三创三先”精神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二是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注重网络民意,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有效抵制和减弱消极颓废思想的影响,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三是根据学校、社区、村镇社会管理基层单位的特点,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不断进行载体建设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江苏精神”的观念与实践渗透于教育、管理和服务之中。总之,要通过社会合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新江苏精神”建设的持续动力,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新江苏精神”延伸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常州日报,2012-11-18(A1-A3).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 王欣,傅咏梅.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环境支撑——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5):13-17.
[4] 罗志军.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新局面[J].求是,2012(20):11-13 .
[5] 李源潮: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群众,2006(12):4-15.
[6]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46.
[7] 叶凌.“三创三先”的“创”与“先”——对新时期江苏精神的认知[J].唯实,2012(11):61-65.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9] 温波.江苏文化差异的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9-13.
[10]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
[11] 谭苑芳. 用“三个倡导”筑牢“三个自信”[N].光明日报,2013-02-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