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寻求中美亚太共处之道
2014-03-25冯喆威薛兴国
冯喆威,薛兴国
一、当前亚太环境下的中美关系
当今世界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亚太的地位显著上升,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权力中心。亚太地区内部也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经济体,这是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亚太地区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不仅预示着亚太地区日本主导或美日共同主导的既有格局正在被改写,而且意味着中国崛起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在进行时[1]4。此时,实力相对衰弱的美国适时地将其全球战略中心瞄准了亚太。一个相对衰弱的、相对“重返”的美国和一个实力正在上升的中国在亚太相遇。不仅如此,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也调整了各自的亚太战略,企图在亚太占据一个席位。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体系均角力于此,但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当属中美关系。因为这对大国关系不仅决定着亚太地区权力的未来,也将左右世界权力的未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实力正在上升,中国崛起这个当初的假设命题如今已俨然成为了真命题,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中国能否实现权力的和平转移,能否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美国产生了这样的“战略焦虑”;另一方面,美国“重返亚太”加大对该地区的投入并通过战略布控使中国周边安全局势趋于紧张,进一步压缩中国发展所依赖的周边外部环境和战略空间,使中国面临更大的战略压力。中美两国的战略互疑进一步加深。而且,双方在重构亚太安全秩序上的分歧也日趋明显,这是中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中美两国面临着诸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威胁、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共同的全球性问题,也有了更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的交流合作也愈发紧密。同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在经济合作的互补性上日益凸显,这是双方关系合作的一面。此外,中美两国均刚刚经历换届,习近平主席的第一任期与奥巴马总统的第二任期交织,双方关系势必要经历一个试探期。因此,当前中美关系是在试探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由于中美关系的基本架构没有改变,中国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的意志依然坚定[2],所以,当前中美这种试探中的竞合关系总体上会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
二、中美在亚太的利益比较
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均具有广泛的利益,通过对两国在亚太的利益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竞争面与合作面,从而厘清中国亚太战略与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契合点与分歧。
从中国层面看,首先是安全利益,包括传统安全利益和非传统安全利益。其中,传统安全利益涉及维护祖国统一及领土主权及相关权益、确保周边环境的稳定、保护海陆战略通道的安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如台湾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都涉及中国的传统安全利益。非传统安全利益涉及防止民族分裂主义、应对恐怖主义、防范大型自然灾害、打击跨国犯罪等。如“疆独”问题、“藏独”问题、“湄公河惨案”等都涉及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利益。其次是经济利益,涉及中国与亚太各国的双边贸易合作、区域或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以及投资。亚太地区集中了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地[1]24。最后是政治利益,涉及地区秩序及相关合作机制。如中国希望在亚太地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的地区秩序。
从美国层面看,美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也涉及传统安全利益和非传统安全利益两个方面。其中,传统安全利益涉及维护自身和亚太盟友的安全、确保海上航行自由、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1]25。非传统安全利益涉及应对恐怖主义等。而且,美国寻求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主导权。在经济上,美国在致力于加强与亚太各国的双边贸易的同时按照利己原则打造贸易自由化机制。在政治上,美国向亚太各国输出美式民主和价值观,在地区事务上寻求主导。
中美两国在维护该地区和平与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动该区域经济长足发展以及构建和完善地区合作框架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双方在亚太的利益也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和分歧。中国维护祖国统一及领土主权与美国所谓的维护其亚太盟友的安全存在利益冲突,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就是真实写照。南海问题也凸显中国维护海洋权益与美国确保航行自由上的矛盾。中国积极推进亚太经济合作,而美国则想在框架内“另起炉灶”,打造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贸易自由化合作机制,如TPP。在政治上,中国尊重亚太各国的差异性,提倡在区域内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而美国更致力于推行美式民主和价值观,谋求在地区事务上的主导权。
战略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中美在亚太地区利益的不同也导致了中美亚太战略的异同。中美两国都致力于更为广泛地参与亚太事务,但中国追求的是平等、互利、无排斥性质的合作,而美国则寻求在亚太事务上的主导权,并有意无意地设法将中国排除在外。在战略实施上,美国在机制构建和地区秩序布局上更在行,手段多管齐下;中国则善于发挥经济优势和影响力,并辅以政治手段。
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寻求中美在亚太的良性互动
如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在亚太崛起已不可逆转,中美间要建立什么样的双边关系才有利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共处,于是构建中美“新兴大国关系”应运而生。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访美时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合作伙伴关系”的构想;胡锦涛主席在2012年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正式就如何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五点指导意见[1]3。中方的这些做法也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美国国务院在2012年7月12日于东盟地区论坛召开之际,专门发布“美中在亚太地区合作的简报”,明确表示“美国与中国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美中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美中两国、有利于亚太地区和整个国际社会。”
关于中美未来如何在亚太地区共处的路径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提出了5种愿景:冲突型共处、对抗型共处、竞合型共处、合作型共处和权利和平转移型共处。其分别从中美两国的角度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竞合型共处是最为可能的、最优化的选择。所谓“竞合型共处”,是指亚太地区形成多极化的格局,除了中美两个大国以外,一些中等国家和地区集团(如东盟)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既牵制中美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又缓解中美之间的竞争,中美两国在这种多极化的地区格局中纵横捭阖,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但不会走向直接冲突,这类似于当下中美亚太的关系模式[1]30。
这种竞合型的共处实质上是进行一种避免冲突的良性互动。虽然中美在亚太的政治、安全、经济事务存在着诸多分歧,但寻求这种避免冲突的良性互动具备很高的可行性。
首先,中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直接矛盾。虽然中国维护祖国统一、领土主权及其相关权益与美国所谓的维护其亚太盟友的安全和确保海上航行自由存在分歧,但美国均是以第三方介入。中美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领土主权争议,也没有根深蒂固的历史隔膜。
其次,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角色并无交叉。毋庸置疑,中国是当今亚太浑然天成的经济“领跑者”,经济影响力可见一斑。而在安全领域美国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亚太区域的一些国家“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二元格局短期内无法消除。因此,中美两国在亚太区域内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互不交恶。
第三,中美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所共同关注的领域更为广泛,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利益也更为趋同。因此,双方在这些领域上的合作也更为深入并有着良好记录,这为中美在亚太进行良性互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最后,冲突不符合两国的发展战略。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内经济复苏”将分别是中美两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实现这样的目标,要依赖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所以,冲突不是明智之举。
这种良性互动中的合作将是合理的、负责任的,而且互动中的竞争将是有利于相互提高的。要与美国在亚太进行这样的互动,笔者认为中国要办好以下几件事:
首先,增强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增强战略互信的前提是消除战略疑虑。美国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宣称其要在亚太地区发挥领导作用。美国维护其在亚太的主导权的想法可谓是路人皆知。由于美国忙于反恐战争导致其亚太主导地位客观上出现了相对的松动,而中国抓住战略机遇期迅猛发展,在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影响力明显加大[1]14。因此,美国便产生了其亚太主导权受到挑战的战略疑虑。而中国官方不仅从未表达过要做亚太地区 “领导”的想法,而且多次正式声明期待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1]14。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实际上是“被争夺”亚太地区的主导权。消除战略疑虑要把我们不争夺主导权而且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想法通过与美共同参与亚太事务的契机传递给美方。我们还要向与美应对全球性问题那样,与美在亚太地区寻找利益的契合点,深化与美的战略合作。
其次,实现各自倡导体系的互相接纳。在亚太区域的安全和经济合作上,中国和美国各自倡导一套体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亚太安全体系上,仍将是美国领导的以旧安全观为指导的军事同盟体系和以中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指导的合作型安全架构共存的局面。同理,在经济上,美国主推的TPP与中国致力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将是并驾齐驱的格局。实现中美各自倡导体系的互融互通,将有利于两国在亚太更好地开展互动。
第三,做好几个热点区域的危机预防。亚太地区内几个热点区域的热点问题与中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如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在这些热点问题中既有中美利益的契合点,也有分歧点。而且,其中的分歧点还将是中美在亚太交锋的焦点。因此,做好危机预防不仅有益于中美在利益契合点上深化战略合作,还有利于防止中美在利益分歧点上产生冲突和矛盾。
最后,在亚太与美相处时,还要处理好与第三方的关系,防止三角关系变形。正如前文所述,当今亚太地区还有一些力量值得关注,就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的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因此,处理中美俄、中美日、中美印和中美澳这四组三边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使这个关系三角产生形变,三角形的另外两个点无限接近,而中国离这两个点将越来越远,进而被孤立起来不利于良性互动。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中美亚太共处之道:中国、美国与第三方[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
[2]唐永胜.构建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战略稳定[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4).